邢台一鄉村中學爛尾4年,學生被迫遷出借讀、生源流失

剝洋蔥 發佈 2020-06-08T04:59:35+00:00

原計劃投資8408萬元、一年建設期的改擴建項目,在開工數月後便停建,耗時四年成爛尾。「學校建不好,我們比誰都著急,我們也是儘量創造條件滿足教學,」景洪浩表示,區里也注意到了學校生源流失和小學教學用地緊張的情況,目前社會發展局擬就學校擴建項目和文廟修復項目分開招標,「我們已經把沙河

原計劃投資8408萬元、一年建設期的改擴建項目,在開工數月後便停建,耗時四年成爛尾。

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項目工地。新京報記者 魏芙蓉攝

文 | 新京報記者 魏芙蓉 實習生金錢熠

編輯 | 陳曉舒 校對 | 李銘

本文約4118字,閱讀全文約需8分

從沙河城鎮中學畢業兩年了,小雅還是沒能見到新校區的樣子。

這所中學位於河北省邢台市經濟開發區沙河鎮南街村南頭。擴建後的學校按計劃應該在2016年就投入使用,是此前學校容量的3倍,建成後可容納學生1200名。但現在,尚未完工的教學樓等結構主體暴曬在烈日之下,工地內雜草叢生。

原計劃投資8408萬元、一年建設期的改擴建項目,在開工數月後便停建,耗時四年成爛尾。

負責學校改擴建的投資方將問題指向「當地政府征遷工作低效、批覆手續遲緩」。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則認為根源在「投資方拆遷款不到位」。也有知情人士稱,是邢台經濟開發區的人事變動影響了學校的修建計劃——曾極力推動學校改擴建項目的原開發區書記因故被停職後,項目不被重視,推進遲緩。

爛尾工程直接影響了附近三所學校學生的就學。邢台經濟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辦公室項目負責人回應新京報稱,「爭取今年內把部分教學樓建好,讓學生今年就能進校園」,而學校整體建設的完工,可能要到2021年。

學校改擴建,300餘名學生遷出借讀,生源流失嚴重

小雅這屆初中生曾經是老師口中「最幸運的一屆」。

初一時上學,小雅從南街村家裡出發,騎自行車不到十分鐘就能到學校。一進校門就能瞧見的孔子像、學校院落西南方向的沙河文廟廂房都是她抹不去的記憶。

與村裡其他校舍相比,沙河城鎮中學原占地面積為3000餘平方米的校區顯得相對寬敞,有實驗課、電腦課等準備的專用教室,還為部分偏遠學生提供住宿。

但因建校時間長,校舍難掩老舊。小雅回憶,「教室小,桌子坑坑窪窪,(紙)鋪在桌子上寫字都特別費勁。」

沙河城鎮中學一老師也提道,因為建築老舊不安全,生均建築面積不達標,多年來曾對學校進行過多次加固修繕。

於是2016年,這所已經建校70年的中學決定改擴建。計劃建設教學樓及綜合樓 7 棟、宿舍樓 4 棟,還包含食堂、報告廳、浴室樓 、操場及其他配套設施等。

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項目總平面圖。圖源邢台經濟開發區官網。

老師所說的幸運,便是小雅能趕上「有游泳池的新校區」。

為校園改擴建作準備,2016年的6月21日,包括小雅在內的全校師生——數十個教學班,超過300名學生從沙河城鎮中學遷出,全部搬至附近的南街小學,借用其校舍就讀。南街小學的學生則搬入北街小學,兩所小學和幼兒園的學生共用一個校舍。

搬到南街小學後,沒有食堂,學生也不能再住宿,小雅對南街小學最主要的印象是:擠。

這所小學只有一棟兩層教學樓,共八間教室。五間教師辦公室則設立在院一側的平房中。校內沒有操場,教學樓前的院子就是學生們的主要活動場所。

教室緊張,原來的兩個教學班合併為一個教學班,近60人的教室,只夠留下兩條容單人通行的過道;老師辦公室也擠,「一間辦公室七八名老師,課間輔導時辦公室站不下學生」。

沙河城鎮中學老師在擁擠的辦公室里開展教研活動。圖源網絡

上述沙河城鎮中學老師介紹,南街小學的校舍並不具備實驗條件,而中考又有實驗要求。在小雅臨近中考的前兩個月,沙河城鎮中學的100多名學生每天都要在班主任和體育老師帶領下,集體騎行到7公里外的留村中學借用其校區的實驗室進行實驗。

校園擴建進程遲緩、工程停滯不僅影響了沙河城鎮中學的學生,也給南街小學和北街小學帶來不便。

南街村陳先生夫婦的孩子按照劃片入學應該在南街小學就讀,但自南街小學校舍被沙河城鎮中學「借用」後,他的孩子只能去北街小學,「南街北街的孩子擠在一所小學裡,一個班50多人」。

一棟兩層建築是沙河城鎮中學的主要教學樓,原為南街小學校舍。新京報記者 魏芙蓉攝。

陳先生夫婦倆一咬牙,去年給孩子辦理了轉學手續,轉入私立學校,家裡因此多出一萬多的支出。即便如此,陳先生說,孩子在北街小學就讀的班級,「這兩年來少說得走了十幾個。」對於即將「小升初」的女兒,陳先生夫婦也計劃放棄「劃片入學」自行給孩子尋去處。

在沙河鎮,家長和老師也都明顯感覺到了沙河城鎮中學近年來生源的嚴重流失。當地教育系統知情人士介紹,沙河城鎮中學的學生已經從2016年的近400人,銳減至如今的100人左右。

被拖延的「民生實事」

早在2016年,包含了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項目的「邢台經濟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包1」就入選了當年財政部公布的國家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範項目名單。

同屬於上述項目的還有邢台經濟開發區龍興學校改擴建項目以及恢復文廟基本規制項目,總投資近2.67億元。

據河北政府採購網在2016年6月23日發布的該項目「投資人招標資格預審公告」顯示,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項目計劃投資8408萬元,規劃用地6.26公頃,建成後可容納學生 1200 名,幾乎是當時學校學生容量的3倍。

學校院落內的沙河文廟修復項目同樣陷入停滯。新京報記者魏芙蓉 攝

這一份校區規劃曾被展示給不少學生和家長,宣稱「讓農村孩子享受到城裡孩子的教育環境」。

一紙規劃圖也激起了當地不少家長的期待,南街村有家長為孩子計劃,「上初中了就讓他住校吧,接受全封閉管理,學校有這樣的環境放心,也省去了來回騎車的麻煩」。

在2017年的邢台市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所學校的改建還被列入當年的十大民生實事。

「其實按照最初的規劃,2016年6月老校區全部清空,當年就要投入使用」,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的開發區書記要求各部門通力配合,依照這樣的時間計劃倒排工期。」

該知情人提到,當時的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小勇極力推動沙河城鎮中學的改擴建計劃,強調「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其在任期間,推動完成了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的初期設計和平面規劃;為施工隊入場作準備,當時還完成了校園搬遷,以及學校部分老舊建築的拆除工作。

但事實上,項目的實際推動進程可謂「緩慢」。該知情人士稱,邢台經濟開發區經歷的人事變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的修建計劃。據河北《邢台日報》消息,段小勇在項目初啟動的一個月後,2016年7月25日,因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中工作不力而被停職。

邢台經濟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辦公室規劃科長景洪浩自2016年就開始負責項目事務,他解釋稱,2016年7月邢台遭遇洪災後,「全區工作中心轉移,學校的擴建也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工程停了一年。」

直到2017年5月24日,邢台經濟開發區社會事務局與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元建設)、寧波明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龍元建設全資孫公司)簽署了《邢台經濟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包1投資人招標(PPP)項目合同》。

合同約定項目建設期為一年。一位龍元建設的內部人士表示,「按照經驗,前期跑手續加建設期,其實一年半就足夠。」但三年來,「房屋沒拆,土地證等相關手續也辦不下來。」

來自龍元建設的該項目主管陳嘉坡也證實,拆遷問題是影響工程進度的主要原因,「征拆遷補償標準一直沒定下來,沒有達到當地居民的訴求」,他介紹,在沙河城鎮中學的改擴建規劃中,擴建後的沙河城鎮中學占用了南街村的部分居民房屋和耕地,需要拆遷。

根據雙方簽署的合同,由邢台經濟開發區社會事務局負責項目用地的全部土地整理、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工作;確保項目立項、規劃、用地、環評以及項目建設等的合法性。

小雅初中畢業那年,2018年6月,沙河城鎮中學在清校兩年後才剛迎來施工,當年12月底,因為手續滯後等問題,學校停建,爛尾至今。

小雅初三時,同年級的學生在南街小學的院子裡進行中考前的體育項目練習。圖源網絡。

政府稱「爭取今年內把教學樓建好」

陳嘉坡表示,當地政府曾經專門就辦證問題作出過「邊建設邊辦證」的承諾,「我們簽了承諾書,讓施工隊先進場,他們會在期限內把手續辦齊。如果有行政處罰或者行政違規,由他們來兜底。」

「我們安排了一次次征遷計劃、手續完成計劃,但是一次都沒有完成過,」陳嘉坡提到,「拖了好長時間,最後就不搞了。至少在我看來,他們(政府)對這個項目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

景洪浩則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龍元建設並沒有按照承諾及時撥付拆遷款,「我們給老百姓的房子做了評估,也入戶做了工作,但拆遷款一直沒撥下來」,景洪浩補充,「給他們提拆遷款時就說融不到資,要我們辦土地證,但是辦完了拆遷才能走辦證的程序。」

陳嘉坡稱不存在不撥付拆遷款的問題。「我們已經按照工商法根據項目進度打入部分資本金,政府如果完成工作進度、和我們項目公司協商,這筆資本金也可以用於拆遷款的償付。」但該說法同樣被景洪浩否認,「我們沒有權力動用項目資本金。他們資本金也沒有完全到帳。」

陳嘉坡補充稱,政府方負責的征拆遷工作拖延、手續滯後還影響到項目其他的融資,「(項目融資)金融機構需要我們『四證齊全』,而且證件齊全後項目才能開工」。他表示,這「四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至今都沒有拿到。

在遲遲沒有獲得合規手續後,2018年年底,龍元建設給學校施工隊下了停工令。陳嘉坡稱,公司在今年1月龍元建設就已經決定終止合作,目前正在擬定解約合同。

在沙河城鎮中學院內,與學校建設工程一牆之隔的恢復文廟基本規制項目也陷入類似的窘境。該古文廟始建於宋代,屬沙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因殘損嚴重且有倒塌的風險。

2018年6月,保定大唐園林古建公司從龍元建設處承包了文廟的修復工程。該項目負責人陳勇剛介紹,其公司已經前期墊資80餘萬元,對文廟古殿進行初期拆卸和維護。文廟修復項目作為和學校改擴建項目捆綁的工程,因征拆遷工作不能推進、開發商後續資金沒到位,使得文廟正式的修繕和復建工程也無法進一步開展。

「我當了兩年『守門人』,進也不成,退也不是」。陳勇剛稱因為擔心文廟受損倒塌,他只能親自在工地看守,用塑料布對待修復的古文廟進行覆蓋保護,但經過兩年時間,塑料布也已經被風雨侵蝕留下千瘡百孔。

2020年5月中旬,在學校改擴建的施工工地現場,記者在現場看到,沙河城鎮中學的校園舊址被藍色施工圍擋圈起,與施工前的校內建築相比,除一幢教學樓尚完整外,原有的科技樓被拆除,剩下的兩棟平房也已破敗不堪。

學校院內東側,新建設的兩棟教學樓均未完工,其中一棟才完成封頂,另有一棟兩層建築鋼筋裸露,直指天空。校園內地面隨處可見成摞的鋼筋,雜草已經長至一人高。

沙河城鎮中學改擴建項目工地,未完工的兩棟教學樓。新京報記者 魏芙蓉攝。

「學校建不好,我們比誰都著急,我們也是儘量創造條件滿足教學,」景洪浩表示,區里也注意到了學校生源流失和小學教學用地緊張的情況,目前社會發展局擬就學校擴建項目和文廟修復項目分開招標,「我們已經把沙河城鎮中學所有的預算做出來了,現在正在進行財政評審,(與龍元解約)以後馬上進行招標,讓施工單位進場施工。」

景洪浩說,「我們計劃分步實施,爭取今年內把教學樓建好,學生就能進去上課了。」而學校整體建設的完工,據其介紹,可能要到2021年。

在南街村,已經很少再聽到老師或家長再談論沙河城鎮中學的修復計劃,儘管家長們對擇校還是沒有主意,但方向似乎一致:「出去上吧,別把孩子給耽誤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