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檳榔、吃地攤、喝老人茶、唱卡拉OK的侯孝賢也太自在了!

鴻昇影業 發佈 2020-04-17T05:35:35+00:00

主要成就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 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第2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電影人簡介



194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台灣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金馬電影學院發起人、院長。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經歷


1947年4月8日,侯孝賢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4個月大時隨全家遷居台灣,本想客居幾年卻由於政治原因無法回歸故里,一家人輾轉幾地後,定居於高雄鳳山。

在參加大專聯考失利後,1966年,侯孝賢入伍服兵役,在這期間他看了一部英國電影《十字路口》,感觸之餘決心進入電影界。1969年,服完兵役的侯孝賢考入國立藝專電影科。1972年,畢業後的侯孝賢卻沒能進入電影界,在八九個月的時間裡只能做一份電子計算機推銷員的工作。

1973年,恰好李行導演的《心有千千結》劇組要找場記,學校老師便推薦了侯孝賢。由此,侯孝賢正式踏足電影界,師從李行 。


主要成就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第1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黑澤明」獎
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第2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第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第6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




導演評價


作為台灣電影界的領袖人物之一,在藝術電影領域,侯孝賢的作品呈現出來的藝術風格就好像桃花林盡之外的世態百象,既熟悉又陌生,既鄰近又遙遠。

侯孝賢的電影里總是有很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細節。這些細節真實地來源於生活,生活的無限也給予了侯孝賢擷取細節為電影所用的無限性,但是同樣的出現在無數影人構造的銀幕畫面上的細節在侯孝賢的捏合和幻化之下卻能散發出讓銀幕之外的獨立思想為之沉醉和動搖的魔力。

侯孝賢是一個喜歡給自己找難題的電影創作者,喜歡和人生困難的那一刻相對抗的創作者。不管是對細膩情感的把握還是對環境或者人物的還原,不管是對過去時代的重建還是對當下風貌的描繪,他不斷進行著各種題材實踐、聲畫結合實踐、鏡頭實踐、剪輯實踐,甚至在《最好的時光》中進行了現代彩色類無聲片實踐。

侯氏風格的重要特徵是長鏡頭、空鏡頭和固定機位。這樣的鏡頭表現卻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配有畫外音,如讀出畫面人物寫信的內容或者《童年往事》這樣交代人物經歷和小故事的敘述。簡單的鏡頭內容在生動的畫外音的拖曳下不顯單調,也不顯冗長,而是外化出一種含蓄內斂的風格。

普遍形容的侯孝賢的電影風格其實並不能認為是侯孝賢電影的精髓。無論是最初的商業電影還是後來的藝術電影或者藝術化商業電影,隱藏在其中的侯孝賢實際上是一位勇於探索和創新以及孜孜不倦地在電影世界裡找尋可以替代文字深度的電影意味空間的勇士。

在紀錄片《侯孝賢畫像》中呈現的侯孝賢是自在自得的嚼檳榔、吃地攤、喝老人茶、唱卡拉OK的與底層世界打成一片的侯孝賢。這樣的自在自得也在侯孝賢的影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沒有原則,也沒有規則,只有靈感,只有想法,只有實踐,只有自己的藝術世界,只有背向觀眾的理解力卻又面向觀眾的感情體驗的電影詩人侯孝賢 。


主要作品分析


《風櫃來的人》


它講了幾個風櫃的年輕人,晃晃悠悠的生活。賭博、撞球、看片、打架……離開風櫃,去往高雄,又回到風櫃,再出走。無處安放的時間,在他們身上一寸寸蒸發;無處藏身的空間,逼得他們四處遊蕩。最後,什麼也沒有結束,就像什麼也沒有開始。

這部影片是侯孝賢找到自己電影風格的開端,影片大量運用「長鏡頭、景框構圖和縱深調度」,給人一種冷靜的旁觀感,將人物置於時空中。

一位網友評價這部影片:少年的時光就是晃。用大把的時間彷徨,只用幾個瞬間來成長。


《戀戀風塵》


它改編自台灣作家、編劇、主持人吳念真刻骨銘心的愛戀往事。吳念真因與侯孝賢、朱天文長期合作,因此被影迷稱為「鐵三角」。

故事的主角,是阿雲(辛樹芬飾)與阿遠(王晶文飾)這一對來自山鄉的小情侶。他們倆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連理相伴一生。兩人初中畢業後,先後離鄉背井,作伙在台北市謀生。之後阿遠入伍服了兵役,而阿雲卻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

這部影片大量運用了長鏡頭和空鏡頭。初戀的美好和遺憾是這部影片共鳴頗深的地方,旁觀的角度表面平靜克制實則意味綿長。一個簡單純粹的愛情故事被嵌入厚重的人文底蘊讓人不禁想起沈從文的《邊城》。而談候式風格離不開從文文學。


《悲情城市》


描寫台灣「二·二八」起義的《悲情城市》,通過一個家族的興衰,折射出歷史的嬗變。這個大家庭最後七零八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林文清與寬美的愛情,也成了這個大時代下的一場悲劇。

該片於1989年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這是在國際影展獲得首獎的第一部台灣電影。

從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處見家國情懷、社會動盪。一網友評:山河破碎風飄絮,生是浮沉雨打萍。


《好男好女》


《好男好女》是1995年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一部政治文藝哲學電影,由抗戰人物蔣碧玉改編,伊能靜、林強、 高捷等主演,1995年9月15日在加拿大上映。該片以梁靜的生活為主線,梁靜和阿威的愛情以及梁靜扮演的蔣碧玉戲中戲為輔線,以三段不同的生活和角度探討人生、愛情、政治。該片入圍第4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和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女主角伊能靜憑藉該片亦入圍金馬獎女主角獎。


海上花


《海上花》是由侯孝賢執導,梁朝偉、劉嘉玲、李嘉欣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的是在十九世紀未的上海英租界裡,一所名叫「長三公寓」的高級妓院裡的幾個女人用生存、競爭與心計作武器參與兩性鬥爭的故事。該片於1998年10月5日在台灣上映

電影服裝、布景華美,飾物用品鋪排的獨具匠心。候孝賢用上海話來講述這個故事,讓電影最大限度的生活化。電影後景也做足了文章,具有強烈的生活實感。

海上花》講述恩客與倌人、倌人與倌人、恩客與恩客之間的家長里短、分分合合,在平淡的敘事中白描出一幅悲歡的畫面。年代雖遠,卻能讓觀眾感覺出人物心弦的每一次鮮活的撥動,讓觀眾產生著共鳴。


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是一部古裝題材的文藝武俠電影,由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等主演。該片於2015年8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 。

2015年第68屆坎城電影節上,該片入圍金棕櫚獎 ,侯孝賢憑藉該片獲得導演獎 ;而後該片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刺客聶隱娘》更多集中在視覺上,無論是內景貴族大臣的家居擺設,還是外景田野的自然風光,影片在視覺上以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共同呈現了一個古代唐朝的視覺世界。影片在神農架、武當山、內蒙古等多處取景,各地的自然風光,也讓這部影片在視覺上更臻完美。是從室內往門外看的一個鏡頭,使得內景與外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室內是充滿裝飾感的貴族之家,外景卻是猶若仙境的田園風光。兩種景色截然不同,卻各有特色。在對比中,別有一番意味。

在《聶隱娘》這部影片中,隱娘這位身懷必殺絕技的俠客出場次數極少,大部分都是隱藏在幕後,窺探著別人的生活,即使有限的幾次露臉,每次時間都不會超過幾分鐘,確實做到了「俠的至高境界為隱」的地步。她就像一根若有若無的線,串起了田季安、田元氏、聶鋒、道姑之間的恩怨情仇,將大唐中期軍閥割據的險惡環境與軍人狂妄跋扈的歷史事實展現在觀眾面前。因此,與其說侯導在講述聶隱娘的故事,不如說他真正想展現的是大唐王朝風雨飄搖的亂象。


導演關鍵詞:長鏡頭、空鏡頭、含蓄內斂、厚重歷史人文底蘊、寫實、創新、深度。


相關信息、圖片源自網絡。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分享、評論。每一個粉絲我都很珍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