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歷史真相?

365知識角 發佈 2020-05-14T23:03:05+00:00

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往往與歷史人物有密切關係,而其歷史真相又是怎樣的呢?1、朱元璋,張無忌與波斯明教《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五章《舉火燎天何煌煌》中寫道:楊逍案頭有一本《明教流傳中土記》,「張無忌翻開書來,但見小楷恭錄,事事旁徵博引。

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往往與歷史人物有密切關係,而其歷史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1、朱元璋,張無忌與波斯明教

《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五章《舉火燎天何煌煌》中寫道:楊逍案頭有一本《明教流傳中土記》,「張無忌翻開書來,但見小楷恭錄,事事旁徵博引。書中載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其時波斯人拂多誕持明教『三宗經』來朝,中國人始習此教經典……至會昌三年,朝廷下令殺明教徒,明教勢力大衰。自此之後,明教便成為犯禁的秘密教會,歷朝均受官府摧殘。明教為圖生存,行事不免詭秘,終於摩尼教這個『摩』字,被人改為『魔』字,世人遂稱之為魔教。」

這段考證的確不假,中國歷史上的明教確實源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在唐朝武則天時期傳入中國,明朝以後逐漸衰亡。這個可能只有歷史學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卻由於武俠大師金庸的《倚天屠龍記》而名聲大噪。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明教占了相當的篇幅,全書涉及明教的不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門派圍攻明教),還有朝廷的利誘瓦解(如趙敏郡主的拉攏),以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小昭與張無忌的感情),甚至還認為明朝之所以稱為「明」,也與明教有莫大的關係。那麼,真實的明教到底什麼樣呢?

公元3世紀創立,教徒全部吃素

摩尼教產生於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創立。摩尼教創立後,即在波斯境內廣為傳播,並迅速進入北非、歐洲、小亞細亞、中亞一帶。據說,摩尼本人在遊歷中亞時曾到過中國西北地區,但摩尼教正式傳入中國則是在唐武則天時期(公元7世紀末)。

由於摩尼教宣揚光明,在傳入中國後,逐漸被稱為「明教」。類似於佛教,明教教徒也要吃素,因為他們認為素食中包含的光明較多,吃素可以凈化自身的靈魂。因而,除非是叛教者,一般都嚴格遵守素食的戒律。《倚天屠龍記》第十四章中提及,張無忌見到所謂明教徒的朱元璋、徐達一夥在吃牛肉,為之一凜。張無忌的吃驚正反映了明教的教義之嚴。

勢力曾僅次於佛教,頻繁參與農民起義

明教在唐代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武則天時期,該教處於合法地位;唐玄宗開元二十年,朝廷認為該教妄稱佛教,欺騙百姓,故不准中土民眾信奉,只許在西域人中自行流傳。在此期間,明教成為了回鶻國的國教。安史之亂中,唐朝屢次向回鶻借兵求援,明教借回鶻的勢力,重新風行於中土,在各地廣建寺院(稱大雲光明寺)。經過七十餘年的發展,明教在中國的勢力達到頂峰,僅次於佛教,居著名的三夷教(明教、景教、祆教)之首。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朝廷下令禁止明教在華傳播,並沒收明教的寺院財產,明教教眾遂轉入秘密活動。在組織上,中土明教也逐漸與西域的摩尼教團總部脫離聯繫。

唐朝滅亡後,明教繼續在民間秘密流傳。一些信奉明教的知識分子,修建了許多明教寺院並隱居其中。如建於元代的福建泉州市晉江縣華表山麓草庵,就是中國僅存的明教寺院。

宋代農民運動中,特別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帶,反抗官府的農民所參加的諸多秘密會社中,不少都吸收或滲透了明教的成分,如北宋末年,方臘利用明教組織群眾,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震動了東南半壁河山。而在《倚天屠龍記》故事所發生的元代,明教仍然以種種形式存在,並相當興盛。《倚天屠龍記》中所寫的明教來源、傳入中土以及後來在中國的傳播、被禁的情況,與史實基本相符。

波斯總教、中亞教團相繼滅亡,中土明教碩果僅存

其實,在摩尼教的誕生地波斯,它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命運還不如在中國的明教。就在摩尼創立摩尼教後不久,波斯的薩珊王朝認為摩尼教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於是在公元276年左右,波斯國王巴赫拉姆一世處死了摩尼,宣布摩尼教為異教,對摩尼教信徒實行全面迫害。許多教徒不堪其苦,就向東逃亡,一部分教徒加入了在中亞的摩尼教團。

摩尼教團的創始人是摩尼的弟子阿莫大師,在中亞地區頗有影響,後來傳入中國的明教,實際上就是從中亞的摩尼教團傳來。由於早在公元6世紀,摩尼教團就在撒特·奧爾米茲的領導下宣布脫離設在巴比倫的摩尼教總教會,自己組成中亞教團,總部定於撒馬爾罕。因此中土的明教與波斯總教幾乎沒有什麼瓜葛,《倚天屠龍記》中明教隸屬於波斯總教的說法純屬虛構。

在中亞摩尼教團獨立後不久,波斯的摩尼教就迅速走向了滅亡。當時統治波斯的薩珊王朝與拜占庭帝國進行了連年的戰爭,但並沒有征服後者,反而嚴重削弱了自己的實力,結果薩珊王朝在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

阿拉伯帝國占領波斯全境後,全面推行伊斯蘭教,給摩尼教帶來了滅頂之災。中亞的摩尼教團也在穆斯林和蒙古勢力的夾擊下走向滅亡。這樣,到元朝末年,在中國秘密存在的明教反而成了唯一興盛的摩尼教。《倚天屠龍記》中波斯總教興師動眾地到中土尋找聖女,並最後把張無忌的女友小昭接回去當教主的故事,自然沒有歷史根據。

不過,小昭常唱的小曲「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倒是正宗的舶來品。該曲出自波斯著名哲學家兼詩人莪默·伽亞謨的詩集《魯拜集》,只是金庸先生多加了兩個「兮」字,便生出無限的意蘊。聯想到小昭的離別,更是令人不勝噓唏。金庸也自稱:在《倚天屠龍記》的幾位女性角色中,比較喜歡小昭。而小說的結局卻是把小昭發配到了早已滅亡的波斯,更是令人感慨不已。

明教弟子朱元璋創立明朝,登基之後取締明教

波斯總教既已滅絕,中土的明教也未能獨秀多久。元朝末年可以說是明教最後的風光時期了。一方面,明教的教義被其他秘密宗教如白蓮教吸納並發展;另一方面,明教自身在下層民眾和一些知識分子中不斷傳播。

因為長期處於秘密狀態,明教教名也有了多種別稱,除浙江稱摩尼教、福建稱明教外,淮南稱二檜子,江東稱四果,江西稱金剛禪等。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實際上就曾加入過明教。《倚天屠龍記》結尾寫到:由於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國號中不得不帶一個「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歷史,均從明教而來。這種說法,雖然有點牽強,但也有一定的歷史根據。

更有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實際上導致了明教的全面衰落。朱元璋在登上九五至尊之後,由於深知秘密教派的厲害,便下詔嚴禁白蓮教、明教等教派,並把取締「左道邪術」寫進《明律》,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其後,白蓮教以各種支派的形式變換名目繼續得到發展,明教卻逐漸衰落了。到明清之際,明教在中國完全消失了。

2、真實的郭靖與蒙古大軍西征

金庸的武俠名著《射鵰英雄傳》中描寫了成吉思汗率大軍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在書中,郭靖隨蒙古軍隊出征,黃蓉暗中協助他用《武穆遺書》屢次化險為夷,最終幫蒙古大軍攻破花剌子模都城撒麻爾干(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郭靖用所得賞賜做交換,救了城中百姓性命。小說刻畫出了一個光輝的大俠形象,也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蒙古大軍西征圖。這是真實的歷史還是金庸大師的虛構?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西征的真實情況又如何呢?

其實,金庸在小說中所鋪陳的大背景在歷史中是確實存在的,只不過在這個大背景中又加入武俠這一鮮活的元素,使得整個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人物惟妙惟肖、有血有肉。

殺害蒙古商隊,處死蒙古使節,花剌子模激怒成吉思汗

13世紀初,在成吉思汗的統治下,蒙古部族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先後攻滅了草原上的多個部落。1218年,成吉思汗滅掉西遼,蒙古帝國開始與中亞國家花剌子模接壤。花剌子模人以經商著稱於世。蒙古帝國興起後,大批花剌子模商人來到蒙古,通過與蒙古人的貿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由於花剌子模商人販賣來的珍稀商品引起了蒙古貴族們的強烈興趣,成吉思汗曾專門降旨,命令在商路沿途設立驛站,保護花剌子模商人的活動,雙方逐漸建立起了密切的貿易關係。此後,成吉思汗又命令蒙古諸王、貴族、高級將領、后妃們各自挑選兩三名親信,組成一支龐大的蒙古商隊,前往花剌子模進行貿易。這支蒙古商隊的規模很大,有四百多人和500頭駱駝,攜帶有黃金、白銀、絲綢、駝毛織品、海狸毛皮和黑豹皮等貴重商品。

當蒙古商隊行至花剌子模邊境的訛答剌城(今哈薩克斯坦境內)時,該城守將對蒙古商隊的金銀財物起了貪心,他先是誣衊蒙古商隊是間諜,隨後又殺害了商隊的全部成員,洗劫了他們攜帶的財物。商隊遇害的消息傳來後,成吉思汗立即派專使前往花剌子模交涉,要求交出兇手。花剌子模王摩訶末不但拒絕了成吉思汗的要求,還下令殺害了成吉思汗派來交涉的使者。成吉思汗聞訊後十分憤怒,決心用戰爭來懲罰花剌子模,為商隊報仇。


成吉思汗率軍親征,殺人元兇終被懲處

1219年秋,成吉思汗率20萬蒙古大軍出征花剌子模。花剌子模雖然擁有40萬軍隊,又有精良的武器、充足的物資儲備和堅固的城池,但軍心渙散,戰鬥力不強。蒙古軍隊首先圍攻訛答剌城,不斷向城裡發射石塊、火箭、毒箭。但訛答剌城牆高大堅固,守軍據險堅守,蒙古軍隊一時難以攻破。於是,成吉思汗留下兒子察合台、窩闊台繼續攻城,自己則親率主力進攻花剌子模軍事重鎮不花剌。

1220年2月,成吉思汗到達不花剌,蒙古大軍從三面包圍了城市。隨著成吉思汗一聲令下,蒙古大軍陣中炮彈紛飛,成排的火箭射入城中。圍攻三天之後,守城的將領看到蒙古軍隊驍勇善戰,攻城很是凶勐,擔心城被攻破,趁著夜色率2萬士兵突圍。成吉思汗立刻派騎兵追擊敵軍,徹底殲滅了這支潰逃的軍隊。次日,不花剌城宣告投降。為了報復抵抗過蒙古大軍的不花剌軍民和為戰死的將士復仇,蒙古軍隊在掠取了不花剌的所有財物後,將這座美麗的城市付之一炬。不久,察合台、窩闊台也攻下訛答剌,他們抓到了下令殺害蒙古商隊的花剌子模將領,用酷刑處死了他,又在城裡大肆殺戮,替被殺的商隊報了仇。

追擊花剌子模國王,蒙古大軍橫掃俄羅斯、烏克蘭

隨後,成吉思汗開始進攻花剌子模的新都撒麻爾干。為了抵抗成吉思汗,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增修了工程浩大的壁壘,調集了十幾萬波斯和突厥士兵協助守城,還找來20隻戰象助威。面對圍城的蒙古軍隊,花剌子模軍曾發動過幾次反擊,並出動了戰象,但是戰象卻被蒙古軍隊的火器所驚,掉頭沖入花剌子模軍中,結果花剌子模在首戰中慘敗。初戰失利後,花剌子模的士氣開始瓦解,城中士兵紛紛攜眷屬及輜重出降,貴族和僧侶也潛入成吉思汗軍營中商洽投降條件,並在得到蒙古人的承諾後開城投降。

蒙古大軍進入撤麻爾干後才發現,摩訶末早已逃走,成吉思汗於是派大將哲別和速不台率軍隊前去追擊。摩訶末不停地逃跑,最後逃到裏海的一個小島上躲了起來,僥倖逃過了蒙古人的追捕,但受到極度驚嚇的摩訶末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不久後就病死在這座孤島上。具有戲劇意味的是,追擊摩訶末的蒙古軍隊並沒有得知他的死訊,為了捉拿摩訶末,這支蒙古軍隊從裏海南邊攻入波斯和南高加索地區,此後又越過高加索山,橫掃欽察草原、俄羅斯平原南部及烏克蘭地區。

摩訶末死後,他的兒子扎蘭丁糾集了一些殘兵敗將,企圖繼續抗擊蒙古大軍。1221年,蒙古軍隊在印度河畔與扎蘭丁的部隊展開了決戰。靈活機動的蒙古鐵騎再次顯示出強大的威力,花剌子模的軍隊被徹底擊潰,扎蘭丁逃入印度。1223年,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隊東返。由哲別、速不台統領的部隊也在擊敗了斡羅思(俄羅斯)諸國王公與欽察人的聯軍後退兵,大軍渡過伏爾加河,經由裏海、鹹海以北與成吉思汗會師,一同回到蒙古,第一次西征取得勝利。

歷史上的郭靖與成吉思汗無關,因不肯降金投江自盡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所描寫的成吉思汗西征的宏大場面,有相當部分符合史實。但小說中關於郭靖和黃蓉的內容,則大部分出於虛構。據考察,歷史上的確有郭靖這個人。據《宋史·忠義傳四·郭靖》記載: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區一個地方土豪的護衛隊首領。1207年,當地宋朝官員吳曦投降了金國,郭靖和當地百姓卻不願降金,於是捨棄田地房屋,帶著老人和孩子,順著嘉陵江遷徙。吳曦派出軍隊阻攔,想把這些百姓趕回家。郭靖對此悲憤異常,他對弟弟郭端說:「我們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從金人入侵我邊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報國,反而避難入關。現在又被吳曦驅趕回去,我不想捨棄漢人的衣冠。我寧願死在這裡,做趙氏王朝的鬼。」於是投江自殺。

郭靖大義凜然的形象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倒是如出一轍,只是這個俠義人物死得太早,在他死後十幾年,成吉思汗才率軍西征。因此,真的郭靖並不像金庸筆下的郭靖那樣風光八面,在蒙古大軍西征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更是子虛烏有。至於黃蓉則完全是虛構的,是金庸為了演繹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而塑造的一個鮮活人物。

3、尋找一燈大師印度師弟的原型

小說《神鵰俠侶》中有一個情節:楊過身中情花之毒,危在旦夕,一燈大師的師弟――一位天竺(印度)胡僧專程到絕情谷尋找解藥。他認為一物剋一物,「毒蛇出沒處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藥,而配製情花解藥所需的藥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會生長在情花之下」。後來,他終於在臨死前發現了情花的剋星――斷腸草。另外在《天龍八部》中,去少林寺盜經的波羅星和哲羅星也是天竺僧人。金庸筆下的這些人物雖然難以考證。但從秦漢開始,陸陸續續來中國的天竺高僧確實不少,其中有許多身懷絕藝者。

漢明帝夢見佛陀,派特使請天竺高僧來華

傳說,秦始皇時代就有印度僧人室利房等十八人來華傳教。秦始皇和印度阿育王是同時代的人,當時阿育王派遣一批「傳教士」前往中國也是可能的事。此前的印度文獻就提到過中國絲織品,梵文里有關絲的詞,如Cinapatta(成捆的絲),Cinasuka(絲織衣服)等,都和Cina(中國)一詞相關。可見秦始皇之前,中國與印度已經有了往來。

但多數人認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是在東漢時期。相傳漢明帝「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他傳問群臣:「此為何神?」有人回答說,此神即「佛」。明帝於是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尋佛取經。公元67年,蔡、秦二人取回佛經佛像,並與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一起東回洛陽。第二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城西面,按照當時天竺佛教寺院的樣式為兩位印度僧人建造了白馬寺。

達摩與梁武帝不歡而散,「一葦渡江」開創中土禪宗

在所有來華天竺高僧中,名氣最大的大概要數達摩祖師了。少林寺的鎮寺之寶《易筋經》據說就是達摩留傳下來的。他不僅是中土禪宗的初祖,還是名揚天下的少林武功的祖師爺。

傳說達摩是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也是釋迦牟尼的第28代弟子,即印度禪宗的第28代祖。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父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後,應到何地傳教?」師傅說:「你應該去震旦(即中國)。你到震旦以後,不要住在南方,那裡的君主喜好功業,不能領悟佛理。」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收拾行囊,駕一葉扁舟,乘風破浪,花了3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後,終於到達廣東。梁朝的地方官得知後,急忙稟報朝廷。崇信佛法的梁武帝立即派人把達摩接到金陵(南京),但由於與梁武帝在佛法方面的見解不同,達摩不久後就離開南朝,渡江北上。

使人產生無限遐想的是,達摩渡過長江時,並不是坐船,而是「一葦渡江」――踩在一根蘆葦上面就渡過了長江。於是,不少人用這個故事來說明達摩的武功高強。其實,「一葦」並不是一根蘆葦,而是一大束蘆葦,是蘆葦做成的筏子。唐代儒家大師孔穎達也曾特意解釋說,「一葦」就是筏子,不是一根蘆葦。不過能以蘆筏渡過煙波浩渺、白浪滔滔的長江,至少說明達摩的膽氣過人。


達摩過江後,輾轉來到了河南的少林寺。說起少林寺的起源,則與另一位天竺高僧有關。北魏孝文帝時期,天竺僧人跋陀來中國傳教,孝文帝就在少室山腳下的一片茂密的樹林裡,為他建起了一座寺廟,少林寺因此而得名。

不過,達摩沒有直接進入少林寺,而是住進少林寺南五乳峰山腰一個石洞裡,面壁九年。據說達摩面壁時紋絲不動,一隻燕子以為他是一塊石頭,在他的肩膀上築了一個窩。最後,少林僧眾把他請入寺內,奉為寺主。從此,達摩開始弘揚禪法、創立了禪宗和少林功夫。達摩走後,少林僧人在洞中發現了一個鐵盒,鐵盒中有兩部奇書:《易筋經》和《洗髓經》。從此,少林寺作為禪宗道場和武學聖地而名震天下。

關於達摩的晚年去向一直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稱他中毒而死,葬於熊耳山。這是所有武俠愛好者所難以接受的,很難想像武學修為登峰造極的達摩會中毒。第二種說法是「只履西歸」,傳說北魏的使臣曾在蔥嶺遇見達摩,當時達摩手裡拿著一隻鞋,翩翩西行。這就很好理解了:達摩老祖遠離故土,在萬里之外完成了弘法傳道的使命後,當然想回老家看看。

譯經累、思鄉苦,唐代天竺僧很鬱悶

到了唐朝,從天竺到中土的僧人更多了。唐中宗初年,天竺高僧般剌密諦秘密把《楞嚴經》偷運到中國。據說印度很珍視《楞嚴經》,禁止外傳他國。但般剌密諦不僅將它偷運到中國,還將它翻譯成了中文。

另外,這位高僧還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把少林寺的《易筋經》譯成了中文。原來達摩留下的兩部經書都是用梵文寫的。《洗髓經》由精通梵文的二祖慧可翻譯成中文,但武學寶典《易筋經》卻一直難以翻譯。中宗初年,攜帶《易筋經》的少林僧人在峨眉山巧遇這位天竺高僧,在他的大力幫助下,這部當世無雙的武學奇書才有了中文版。

其實,唐朝時,來華的天竺高僧絕大多數都做這種譯經工作,他們或介紹傳譯中國未流行的佛經,或重新根據梵本翻譯舊有的經典。為適應譯經活動的需要,唐朝甚至在一些名剎廣設譯場,設官分職,使其各有所司。

為了來中國傳經,天竺僧人在荒漠中孑然獨行,往返一次幾乎要耗盡一生的年華。而來華之後,又要長年累月地艱苦譯經,心情之苦悶可想而知。當時就有詩描述說:「空林衰病臥多時,白髮從成數寸絲。西行卻過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獨知。」充分反映了天竺僧異鄉染疾的幽苦情狀和思念鄉土的孤寂心懷。

唐代來華的天竺僧大約為30人,明確記載下落者12人,其中只有4人返回了故鄉,其他8人則鬱鬱而終,長眠在中土大唐。他們的譯經活動大大推動了天竺與唐朝的文化交流。

傳教兼治病,天竺醫僧名留史冊

現在看來,來華的天竺高僧大都具有傳奇色彩,有的則被神話了。這大概與人們對異域文化的崇拜心理有關,也和這些天竺僧在華期間行善積德、給人們留下了良好印象有關。

與金庸小說中的描述一樣,來華的天竺高僧精通醫學是確有其事。宗教往往對醫學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視,佛教亦不例外。有人甚至認為,印度醫藥學就包含在佛學體系之內。印度的一代醫王耆婆最後也皈依了佛教。

作為「借醫弘道」的手段,醫學對佛教在華的早期傳播事業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史料中常常有「胡僧」(天竺僧人占多數)的行醫記載,他們實際上就是小說中一燈大師的師弟天竺胡僧的原型。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佛教醫學擅長藥草知識和外科手術。因此,小說中天竺胡僧能想到用草藥醫治情花之毒並最終找到斷腸草,也是合情合理的。

毫無疑問,金庸是借用了天竺高僧到中國的記載,豐富和充實了他的武俠小說內容。不過,要說到小說中的具體人物,只能是金庸大師天馬行空的臆造罷了。

4、追尋袁承志下南洋的足跡

袁承志避難浡泥國

讓次要人物率先出場是金庸小說的一個特徵,目的在於引出重要情節和主要人物。在《碧血劍》第一回,金庸首先講述了一個生活在東南亞浡泥國(今汶萊)的中國人張朝唐的故事。張朝唐的先輩很早就紮根東南亞,經過多年奮鬥,張氏家族在當地經營得興旺發達。為了給家族爭光,張朝唐前往祖籍福建參加科舉考試。他到中國時,恰逢明朝滅亡、清朝剛剛建立統治之時,各地反清運動此起彼伏,社會動盪不堪。在途中,張朝唐遭遇劫匪,在走投無路時被幾個隱居鄉間的農夫所救。這些人其實是明朝抗清將領袁崇煥的舊部,他們肩負著撫養小主人袁承志和重樹反清大旗的重任。就這樣,張朝唐與小說主人公袁承志相識了,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在小說最後一回,已成為民間抗清領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復明的大勢已去,覺得自己空有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卻無安邦救國的權謀韜略,自己又不願落草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懶。這時,他回想起張朝唐說過浡泥國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便產生了避難海外的想法。隨後,他召集一幫同道中人從山東乘船前往東南亞,到達「浡泥國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島嶼」。他們趕走了盤踞在那裡的紅毛海盜,終於在海外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其實,袁承志避難海外的例子並非金庸獨創。明末清初小說家陳忱曾寫過一部《水滸後傳》,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漢,因不堪奸臣惡霸的欺壓,紛紛再次造反,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出逃海外。後來,他們在暹羅(即泰國)成就了一番大業,李俊最終成為暹羅國主。這些情節雖屬虛構,卻同《碧血劍》一樣反映了當時不少中國人避難東南亞的現實。這些中國移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崇煥沒有兒子

小說情節:《碧血劍》中的袁承志是明朝大將袁崇煥的兒子,20歲便當了七省武林盟主。

歷史真相:袁崇煥確係明朝大將,被清軍用「離間計」害死,但是歷史中卻無袁承志這個人,因為袁崇煥沒有兒子。據《明史·列傳一百四十七·袁崇煥》記載:「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可見,袁承志是一個虛構的人物。

「唐人」、「明鄉」遍布東南亞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漢代。據《史記》、《漢書·地理志》等文獻的記載,公元1世紀左右中國就與緬甸、越南等國互有來往。唐代以前,已有少量中國人移居東南亞;唐代時,移民人數開始增多,他們被當地人稱為「唐人」。宋元時期,由於海外貿易發達,東南亞的華僑更多了。到了明朝和清前期,前往東南亞的中國移民劇增。

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逃避戰禍或政治避難。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隨著農民起義、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戰禍的普通百姓和失權沒落的前朝貴族紛紛移居海外。由於地緣上的毗鄰關係,東南亞就長期承擔了中國移民避難所的角色: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一批漢儒學者、軍政官員數千人逃往越南;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士紛紛移居印度;唐朝後期,黃巢襲擊廣州時,廣東人爭相逃往東南亞;元滅南宋時,大批遺臣遺民也落難到此。特別是明末清初,大量的難民、被清兵打散的農民軍、抗清失敗的明軍餘部以及不願侍奉清廷的明朝遺民掀起了移民東南亞的高潮。明亡後,高、雷、廉三州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將家眷3000餘人、戰船50餘艘到達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這塊地方因此被稱作「明鄉」。1659年,跟隨永曆帝(桂王朱由榔)流亡緬甸的官兵眷屬,有的逃亡暹羅,有的被安置在緬甸邊遠地方,今天緬甸北部的桂家與敏家都是這些官兵的後裔。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直至近代幾次革命低潮時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國人移居東南亞。

華人血汗成就東南亞盛景

移居東南亞的這些避難者大多是貴族、軍事將領、知識分子和巨商富賈,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社會的精英,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不少是掌握一定技術的工匠。他們為當地的開發和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上川率領官兵歷經10年把同耐河到湄公河的廣袤土地開墾為越南一流的良田,並興建了一個城鎮「堤岸」,將該地區發展成遠東最大的大米市場。這些華僑深得越南人的敬重,被尊稱為「伯父」。

華僑還開發了東南亞的工礦業。在印尼加里曼丹,特別是三發一帶,華人是當地金礦的唯一經營者。礦工人數最多時曾超過9萬,每年生產的金礦砂一般都在百萬盎司以上。19世紀以前,馬來亞的錫礦也幾乎全部是由華僑開發。當地許多被稱作「錫湖」的大型錫礦區,都是華僑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正是由於華僑的辛勤開採,馬來亞的錫產量在很長一段時間占據世界錫總產量的一大半。就連馬來亞的英國殖民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精力和事業成就了今日的馬來亞。」

還有許多華僑在僑居國從事商業活動,負責管理海外貿易,收購當地土特產,銷售該國貨物,從而形成一個溝通中國海外貿易的僑居地商業網絡。這些人也多為當地政府所倚重,暹羅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沒有華僑,宮廷什麼買賣也做不成」。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華僑從事手工業,烤麵包師、裁縫、鞋匠、金匠、銀匠、雕刻師、鎖匠、畫家、泥水匠、織工,行當幾乎無所不包。從事農業、園藝和漁業的華僑人數也很多,他們同樣在當地社會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華僑的傳播,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也產生了積極影響。明代的菲律賓成了中國和拉丁美洲之間「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番薯、菸草等拉美農作物經這裡傳入中國。

至於小說中主人公袁承志是否到了東南亞,則無法考證。但金庸先生借用當時大量中國人避難東南亞的歷史大背景,為主人公安排了一個很好的歸宿,既賦予小說歷史的厚度,又讓人感覺亦真亦假,其駕馭歷史知識的能力和絕妙筆法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5、揭開韋小寶俄國情人的面紗

《鹿鼎記》第三十六回中,描寫了主人公韋小寶與羅剎國公主蘇菲亞之間的一段奇遇。先是韋小寶在雅克薩城陰差陽錯地遇到了蘇菲亞,隨即被後者帶到了斯科,並由此引發了一段異國情緣。後來,憑著聽書看戲學來的謀略,韋小寶竟然幫助他的這位金髮碧眼的情人成為了羅剎國攝政女王。

這場浪漫的跨國艷遇當然純屬虛構,但蘇菲亞這個人物卻不是空穴來風,她的原型就是俄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攝政索菲婭公主(1657年―1704年)。拋開小說中虛構和戲說的成分,回頭再看索菲婭的真實故事,其曲折驚險的程度,絲毫不輸於金庸先生的生花妙筆。

謊稱皇子被殺,索菲婭公主煽動「御林軍」造反,索菲婭公主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的女兒。阿列克謝一世子女眾多,奇怪的是,兒子個個體質虛弱,女兒卻都體格健壯。他的頭5個兒子中,3個早夭,太子費奧多爾患有「壞血症」,小皇子伊凡不僅體弱,智力也遠遜於他人。所幸的是,續娶的新皇后娜塔利婭給老沙皇生了個健康的兒子,取名彼得,他就是後來俄羅斯帝國的一代名君――彼得大帝。在小說中,索菲婭被描繪成一個肌膚雪白、容貌美麗、精明狡猾、生性FD的女人,但真實的索菲婭卻長得黑粗高大,與金庸大師描述的相差甚遠,性格則與小說中一樣的兇狠狡詐。


1682年4月,年僅20歲的沙皇費奧多爾去世,由於沒有子嗣,兩位皇弟伊凡和彼得成為皇位繼承者的候選人。索菲婭支持同母弟弟伊凡,皇后娜塔利婭自然支持親生兒子彼得。由於俄國傳統的「杜馬會議」站在了皇后一邊,最終10歲的彼得成為沙皇,娜塔利婭也當上了攝政。

野心勃勃的索菲婭豈肯甘居人下?很快,莫斯科的射擊軍為她提供了一個奪回權力的機會。當時,射擊軍負責守衛京城莫斯科,相當於中國的「御林軍」,射擊軍原本享有許多特權。但是,沙皇費奧多爾在位時,他們的許多特權被取消,軍官們也開始剋扣軍餉、欺壓士兵。這些都引起了射擊軍的強烈不滿。沙皇死後才三天,射擊軍因糧餉久久未發而進宮請願,結果娜塔利婭事後卻把16名射擊軍軍官撤了職,並處以笞刑。索菲婭趁機散布謠言,稱射擊軍的困境是娜塔利婭造成的,還說娜塔利婭殺害了伊凡皇子。射擊軍聽信謠言,把仇恨的矛頭對準了娜塔利婭家族,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靠ZB奪取攝政寶座,索菲婭同時擁立兩個沙皇

4月30日早晨,莫斯城內的警鐘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哀鳴。射擊軍衝進皇宮,展開大殺。他們按索菲婭的命令,瘋狂地尋找娜塔利婭的哥哥伊凡·納雷什金,因為索菲婭說他是加害伊凡皇子的頭目。聽到射擊軍BD的消息後,納雷什金嚇得躲進壁櫃里,藏在堆積如山的被褥下,搜尋的士兵一次次從他躲藏的地方經過,但沒有發現他。於是,狂怒的暴亂士兵揚言:「不殺死納雷什金,就將全部權貴殺死!」莫斯科的貴族朝臣們被嚇壞了,他們跪著向娜塔利婭皇后求情。娜塔利婭只好忍痛獻出了自己的哥哥。結果,暴亂士兵揪著納雷什金的頭髮,把他拖到廣場上,先施以酷刑,又用長矛亂戳,最後將還有一口氣的納雷什金大卸八塊,他的頭、手臂、腿分別被釘在木樁上。

接著,射擊軍軍官要求加冕伊凡為沙皇,與彼得共同執政。否則,他們還將進行更大規模的殺戮。「杜會議」同意了這個荒謬的要求。於是,俄國歷史上出現了彼得一世和伊凡五世兩個沙皇同時掌政的怪事。「杜馬會議」還決定由25歲的索菲婭擔任女攝政。索菲婭終於達到了目的。

想當首個女沙皇,索菲婭與彼得大帝公開決裂

身為攝政,索菲婭自然掌握實權,兩位小沙皇只不過是裝點一下門面,只能在宗教儀式和外交場合上走走形式。小彼得更是被趕出皇宮,與母后一起遷居城外的皇村。但索菲婭並不滿足於這種姐弟三人共主帝國的局面。尤其是七年之後,當彼得長成一個高大英武、才能出眾的青年時,她更感到自己的專權已面臨威脅。上一次,她抓住機會,成為女攝政;這一次,她要製造機會,奪位當俄國第一位女沙皇。

1689年,彼得完婚。按照皇室傳統,沙皇結了婚就應該親政,攝必須交權。但索菲婭毫無讓位之意,甚至用「公主陛下或大公」的尊號簽署官方文件,儼然要做女沙皇。在7月8日舉行的一場宗教典禮上,索菲婭決定給彼得一個下馬威。她挑釁性地參加了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的教徒遊行,手捧十字架和聖像,趾高氣揚地走在遊行隊伍的前面。彼得看了怒不可遏,當即騎馬離開。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公開反目。這次衝突是由歡迎戈里津(即小說中蘇菲亞的情人高里津的原型)從克里米亞遠征歸來的慶祝典禮引起的。這次遠征並不成功,但索菲婭卻要大張旗鼓地嘉獎戈里津,目的就是要拉攏握有權的戈里津。為了表示抗議,彼得拒絕參加慶祝活動。索菲婭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她的直接挑釁,雙方的關係已完全破裂,衝突一觸即發。

走漏消息政變失敗,女攝政修道院裡度過餘生

不久後,索菲婭得到密報:彼得已經武了兩個軍團,準備向莫斯進攻。索菲婭緊急召見了射擊軍總監沙克洛維蒂,授意他制定一項政計劃。8月6日,沙克洛維蒂召開了射擊軍指揮官參加的秘密會議,宣讀了攻打皇村和逮捕彼得及其謀臣、軍官等的計劃,政變時間定在8月7日凌晨。

然而就在行動前三小時,少數指揮官動搖了。他們將政變計劃報告給彼得。彼得立即帶幾個心腹逃到一座修道院。次日,倒戈的軍官帶領一些部隊趕了過來,彼得的親信也籌建了一支僱傭兵團前來支援。有了這幾支部隊,彼得信心大增。他派人給在莫斯科的所有軍官發出命令,要他們不得擅自行動,否則一律處死。射擊軍不願冒險同支持彼得的軍隊發生武裝衝突,他們開始違抗索菲婭的命令。

彼得還致函哥哥伊凡,說明了自己剷除索菲婭的原因和決心,信中寫道:「皇兄陛下,吾兄弟業已長成,你我身側仍有某無恥之徒越俎代庖,執掌我國家大權,視吾輩如同等閒,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封信讓他獲得了伊凡的支持,也讓宮廷鬥爭最終落幕。這樣,彼得幾乎未費一槍一彈就挫敗了索菲婭的宮廷政變。索菲婭則被迫前往莫斯科近郊的新聖母修道院當修女,並在那裡走完了自己的後半生。彼得及其親信掌握實權後,痴呆的伊凡只在名義上履行沙皇的職責,直到1696年逝世。此後,彼得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俄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改革,從而成為一代雄君。

金庸先生將一向詭秘複雜的俄國歷史和索菲婭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引入自己的小說,顯示出大師豐富的史學修養。據史書記載,索菲婭在當政前確實有一段時間滯留在雅克薩城,金庸借韋小寶到雅克薩城而安排了這段「歷史邂逅」,進而塑造了一段「跨國戀情」,導演了一場中國版的「羅馬假日」,令人稱絕。但是故事畢竟是故事,通過考證後我們發現,歷史上並沒有這麼一個中國人與索菲婭建立過「戰略盟友關係」,索菲婭本人在發動宮廷政變前也未與任何中國人接觸過,這段歷史完全是虛構的。但是俄歷史上這段「索菲婭時代」的故事確實太精彩了,它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庸先生把它寫到自己的大作當中,令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從而成就了金庸先生戲說歷史的生花妙筆。

6、被屈死的喬峰大俠

說到天龍八部第一男豬腳蕭峰,我們都知道他其實是被擠兌死的,在丐幫被人說是契丹人,到了契丹又放不下漢人的是非,失散多年的老爸還整天在背後搞些陰謀詭計,到最後兩面不是人,只好自殺了。其實按照真實的歷史,喬峰根本就不會死。

按金庸先生自己的話說,這天龍八部是根據歷史上宋遼夏當時的歷史事件加以發揮寫成的。也不知道金先生是沒看過歷史書,還是為了寫小說故意歪曲歷史,實際上宋和遼之間根本就是相愛相殺的好基友。

遼國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政權,它建立的時間甚至比宋還要早一些,統治的區域也比宋來得大。當時中原正值五代十國戰亂之時,後晉皇帝石敬瑭為了取得遼國的支持,就把現在山西大同到北京的幽雲十六州讓給了遼國(其實這塊地方也不是他的,只不過被他給「預支」給了遼),在《天龍八部》里經常提到的雁門關就在這片範圍以內,不僅如此,他還死皮賴臉的要給遼國皇帝當兒子。

沒過多久,等北宋統一了南方以後,就想起這一大片土地來了。找遼國人要吧,遼國人說了,這是我兒子孝敬我的,我憑什麼還給你啊。你說以前這地方是你們的,那怎麼不「以前」到十幾萬年去啊,那時候人類都還在非洲呢。宋朝人就火了,我和你說領土主權,你和我扯什麼人類起源,沒話說了,干架!然後嘩嘩嘩,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征去打遼國,結果一點便宜沒占到,皇帝反被射了一箭,以後一到颳風下雨天氣變化,箭傷就發作,因醫治無效英年早逝了。這算是宋遼兩國最大的仇了,可是誰叫你去惹人家來著,這不是自取其辱嘛。

之後宋朝每次去打遼,幾乎沒有贏過,花錢、死人都不算什麼,主要是面子掛不住啊。契丹人也煩了,宋朝你是鬧哪樣啊,借打仗搞計劃生育怎麼著?你們有錢沒地方花,乾脆給我們,一年30萬,我們就和平相處,今天我們心情好,附送一個大禮包,我們遼朝皇帝稱唿你們宋朝皇帝叫哥哥,以後不管我們皇帝多老,你們皇帝多年輕,都不改口。這下有面子了吧。宋朝皇帝一想,一年30萬,只不過是我幾個縣的稅收而已,眼皮都不用眨一下,還能換來和平。而且還多了個弟弟,這個買賣可以有。就答應下來了。

從此之後100多年,宋和遼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兩國關係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在遼國直接稱唿宋朝皇帝的名字,是要殺頭的;宋朝皇帝死了,遼國全國要披麻戴孝,反過來也一樣。宋徽宗聽說遼天祚帝被金國打得沒地方去,還主動邀約他到宋朝來政治避難。哪有那麼大的民族仇恨。

另外,就算是遼國曾密謀攻打宋朝,也不可能是《天龍八部》中的耶律洪基。根據歷史記載,遼道宗耶律洪基非常仰慕大宋文明,他曾公開向別人表示,自己下輩子要當一個宋人。

7、歷史上的大理段氏

大家都知道在天龍八部裡面大理有個花心的王爺段正淳,還有個痴心的王子段譽。大理段氏頻頻出現在武俠小說當中,那麼在歷史上大理段氏一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段氏建立大理國,是在五代時期。當時大理國的疆域包括現在的雲南,廣西,貴州,以及寮國越南緬甸的一些地區。

在天龍八部裡面出現的段正明當國王之前,大理國發生了叛亂,大將軍高升泰,對,就是小說裡面整天跟著段正淳打轉的那個門客,率兵平定了叛亂,但是真實的高升泰,並不是小說裡面寫的那個順從忠心的隨從,他雖然在平叛之後把國王的位置還給段家,自己卻當了大理的丞相。從此,所有的大權全部落在他手裡,段家只能當一個傀儡皇帝,除了表示「可以、同意、辦得好」以外,什麼事也幹不了。後來,小說裡面的段正淳的哥哥段正明,就連說個同意估計也說不好,被人嫌棄,高升泰乾脆把段正明廢掉,讓他出家當和尚,自己披上了黃袍。

可高升泰當了國王沒多久就去世了,臨死前可能是良心發現就把權力還給了段氏,這時候當國王的就是段正淳。在史料中,這個段王爺是不是風流倒沒有記載,反倒是稱讚他很勤勉,為大理做了很多事情,很得民心,說他是「中興之主」。所以在《天龍八部》中說段正淳死後,「眾官百姓迎出十餘里外,城內城外悲聲不絕。」也不是毫無事實依據。

段正淳死後,國王的位置傳給了段正嚴,這個段正嚴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段和譽」。誒,就是那個痴情小子段譽了。這個段譽,在歷史上是非常勤政愛民的好國王,而且他曾經出使宋朝,受到宋朝皇帝的冊封,成為了大理國第一任受到中央承認的自治國王,別小看這樣一個舉動,這等於是從唐朝以後,讓斷了好久聯繫的西南版圖重新回歸到大中國懷抱中的一個壯舉。要放在現在,這樣的愛國舉動起碼得封一個副國家級領導人乾乾。雖然段譽這麼能幹,歷史上也沒有一大堆姐姐妹妹讓他煩惱,不過他的幾個兒子爭權,也搞得他頭疼得要命,最後索性也出家當了和尚。

最後啊,段氏傳到《射鵰英雄傳》那個時候,跑出來一個一燈大師段智興。不過在歷史上這個段智興雖然信奉佛教,可是並沒有出家,最關鍵的是他一點也不聖明。他在小小的大理國建了60多座寺廟,浪費大量的國家財政。國王整天埋頭念佛,根本不理國政。是個昏庸的國王。

8、歷史上的全真教

在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裡面都提到了一個武功門派叫做全真教,在歷史上,這個全真教也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里,為了突出當時宋、金、元的民族矛盾,把全真教道長們寫成了一群民族主義英雄,在歷史上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王重陽與全真七子

歷史上的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可謂文武全才,而且長著一臉飄逸的長鬍子,儀表堂堂。早年間,他在金國是一個低級的稅務員,可朝九晚五的日子太沒勁,升官兒又沒指望,乾脆和他的祖師爺呂洞賓一樣也辭職當道士去。同樣是當道士,這個王道長可以說是「不走尋常路」。他自稱王瘋子,怎麼個瘋法呢?典型代表作就是金庸筆下的「活死人墓」。金老爺子抬舉他,說是因為他看到宋朝滅國,心如死灰才起了這麼個名字。其實嘛,王道長是為了閉關修煉一種「龜息功」。修煉要不吃不喝,看起來和死人差不多,所以才將此取名「活死人墓」。王道長在這「活死人墓」閉關兩年,不吃不喝,出關以後居然面色紅潤,變成氣功大師了。所以鄰居們都說他自從得了神經病,精神就好了很多。(誤)後來他還收了7個徒弟,就是所謂的全真七子。

王老大收的徒弟里,最有名的應屬丘處機。在《射鵰》里,這丘道長給郭靖、楊康取名,叫他們勿忘「靖康之恥」,是個民族好漢,然後整天倫理道德掛在嘴邊,給黃蓉添亂。

[ 轉自365知識網 http://www.zhishi365.com/ ]

和小說中描寫的不同的是,無論是丘處機還是後來的尹志平,都不是民族主義者,他們和金國還有後面的元朝都走得很親近,相對來說,和宋朝的關係反倒比較疏遠。為什麼呢?他們出生在金國時期的山東省,那時候無論是山東還是河北,都是金國的管轄範圍。特別是尹志平,出生的時候,北宋早就滅亡了,什麼亡國之痛他一點也沒感受到。本來嘛,古時候中國人與其說是有民族觀念,不如說是只有領土觀念,吃誰的皇糧,就替誰賣命唄。

和王重陽當官不順才半路出家當道士不一樣,丘道長從很小的時候就立志當一名道士。因為他聰明伶俐,王重陽非常喜歡他,經常帶在身邊。王道長去世以後,小丘就接過了老師的旗幟,名聲也越來越大。有一年,金國皇帝請他辦件事,幹嘛咧?說有個地方鬧農民起義,皇帝想叫他勸勸那些人別鬧了。結果起義軍一看是丘神仙來了,二話沒說,繳械投降了。

這樣他的名聲就更大了,鬧得蒙古的成吉思汗都想見他,問問怎麼才能長生不老啊。殺人魔王要找你,普通人早就嚇尿了,可丘道長不怕。他長途跋涉兩年多才見到成吉思汗,他勸成吉思汗說,要清心寡欲才能長壽,大汗你殺人太多了,這不行。成吉思汗為他的人格魅力(估計還有他的氣功)所折服,就命令手下不能殺道士。後來丘處機就利用這一點,給普通百姓發道士資格證,發了二三十萬張,上演了一出中國版的《辛德勒名單》。

尹志平在丘處機之後,扛起全真教的大旗,繼續親近元朝政權,為全真教的「做大做強」立下了汗馬功勞。

9、丘處機赴阿勸誡成吉思汗


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中講述過這樣一件事情:暮年成吉思汗年老體衰,他聞聽「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有養生長壽秘訣,便派人下詔請丘處機前往汗帳,想向他討教長生之術;丘處機欣然應命,率領門徒不遠萬里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進諫治國之本。那麼,歷史果真如此嗎?

在小說中,為了突出郭靖的大俠形象,金庸將丘處機的「西行」處理得並不突出。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丘處機師徒這一路卻頗不平凡。他們歷經磨難,甚至付出生命,最終得以面勸成吉思汗體恤百姓,解救萬千黎民蒼生。可以說,丘處機的貢獻恐怕要比郭靖大得多。

被傳活了300歲

丘處機生於1148年,山東人,自號「長春子」,曾拜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為師,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1217年,他成為全真教第五任掌門。當時,由於戰亂紛繁、民生疾苦,很多人為尋找心靈寄託紛紛加入全真教,全真教在北方聲名大振。而年屆七旬的丘處機鶴髮童顏、碧眼方瞳,於是外界紛紛傳說他精通「長生不老之術」和「治天下之術」。這些傳言也傳到了率軍西征花剌子模國的成吉思汗耳朵里。此時的大汗已是耳順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將至,身邊人又向他進言:丘處機行年300餘歲,肯定有長生之術。這樣的神仙應該趕緊請來。於是,1219年,成吉思汗寫下一封言詞謙虛、懇切的詔書,派劉仲祿前去邀請丘處機。

起初,接到詔書的丘處機頗感為難,全真教一向主張清心寡欲、清靜無為,不希望與亂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為此,他曾先後拒絕過金和南宋的邀請。但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蒙古統治者很有可能一統天下。為了全真教的發展,他最終決定應詔。同時,他也想藉機為民請命,勸蒙古大汗少殺無辜。

弟子命喪西行途中

1219年臘月,丘處機帶領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弟子從山東啟程西行。次年2月20日,他們抵達當時蒙古統治下的燕京(今北京),當地官吏、士庶、僧道紛紛前往盧溝橋迎接這位大汗請來的神仙。而求丘處機題字簽名的平民更是絡繹不絕,他們希望有了丘處機的墨寶做護身符,就能免受蒙古大軍的燒殺搶掠。

此時,率軍西征的成吉思汗卻越行越遠,丘處機眼見在燕京見不到成吉思汗,便上書《陳情表》表明自己年事已高,並無治國才能,盼望能等大汗東返後陛見。劉仲祿以為丘處機是在講條件,就建議選一些漂亮女孩隨行,沒想到這一下子激怒了丘處機。劉仲祿慌忙派人將情況告知大汗。成吉思汗則再次下詔懇切催促丘處機西行。1221年2月8日,丘處機不顧年邁體衰,踏上萬里征途,向塞北高原挺進,開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旅。

當丘處機到達成吉思汗四弟斡辰的駐地貝加爾湖時,斡辰也想向他請教延年益壽之事。沒成想,正當丘處機準備向他講授之時,突然風雪大作,斡辰大驚,認為是自己想搶在大汗哥哥前面得知長生秘術引起了天怒,於是只好作罷。

西行途中的艱苦更不必說,他們時常要受到沙塵暴、流沙的襲擾。艱難的時候,車子陷到流沙里,馬兒停滯不前,人想挪動一步都很困難。丘處機的隨行弟子之一趙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

相處一載,神仙傳道

1222年初夏,丘處機終於到達了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見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見丘處機果真是仙風道骨,十分高興,便開門見山地向他討要長生之術和長生不老藥。丘處機顯然早有心理準備,他說:「世界上只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短命之人皆因「不懂衛生之道。」而衛生之道以「清心寡欲為要」,即「一要清除雜念,二要減少私慾,三要保持心地寧靜。」

在後來二人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丘處機還不斷以身邊小事來勸誡成吉思汗。一次,成吉思汗打獵射殺一隻野豬時突然馬失前蹄,可野豬卻不敢撲向成吉思汗。事後,丘處機便入諫說:「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現在聖壽已高,應該少出去打獵。墜馬,正是上天告誡陛下。而野豬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護著陛下。」成吉思汗對此十分信服,告訴左右人說:「只要是神仙的勸告,以後都照做。」 成吉思汗過橋時,橋一下子被雷劈斷了。丘處機便說,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順父母的蒙古人。於是,成吉思汗就詔告國人,聽從神仙的指示,要盡孝道。丘處機還多次勸導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術以「敬天愛民」為本,應該體恤百姓疾苦,保護黎民生命。

雖然丘處機開出的這些「秘方」並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沒有完全得到他的認可,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蒙古統治者對漢人的殘酷殺戮。康熙帝曾對此贊道:「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解救數萬黎民百姓

到1223年春,丘處機已在成吉思汗身邊呆了一個年頭。由於不適應高原氣候,加上思念故土,丘處機決定東歸。3月,大汗依依不捨地與丘處機辭別,並賜給他許多金銀財寶,卻遭到謝絕。於是,成吉思汗下詔免除全真教徒的賦稅,並派人率騎兵五千護送他返鄉。

歸心似箭的丘處機僅用了4個月就走完了來時的路。成吉思汗也傳來聖旨,詢問他歸途是否順利、現在住得合不合適,並說:「朕常念神仙,神仙勿忘朕!」後來,成吉思汗又賜給丘處機虎符璽書,並命燕京行省將原金朝的御花園賞給全真教建造宮觀。從此,丘處機得以弘揚全真教、廣建道觀,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當於蒙古國國師的地位。憑著虎符璽書,丘處機還解救了大批中原人,使兩三萬被蒙古掠奪為奴的人重獲自由。

1227年,丘處機病死,時年79歲。他死後,弟子李志常編撰《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了這段不平凡的旅程。由於丘處機的足跡遍及今蒙古、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國,該書也成為後人研究13世紀中亞歷史與文化的第一手資料,並相繼有俄文、法文、英文譯本問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