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品牌酸湯好味道

黔東南身邊事 發佈 2021-10-06T17:11:09+00:00

金秋九月,正是豐收時節,走進凱里市龍場鎮老山辣椒種植示範基地,農戶們正在細心挑選、整理、裝筐剛採摘的辣椒。  「我們一直堅持種植本地特有線椒,這種辣椒是製作紅酸湯的優質原料。

金秋九月,正是豐收時節,走進凱里市龍場鎮老山辣椒種植示範基地,農戶們正在細心挑選、整理、裝筐剛採摘的辣椒。


  「我們一直堅持種植本地特有線椒,這種辣椒是製作紅酸湯的優質原料。」滿金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蝠棕說,「目前基地種植面積達450畝,今年與亮歡寨簽訂收購協議之後,銷售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亮歡寨是凱里市一家以凱里酸湯為主打,集黔東南苗侗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美食經營、民族歌舞表演、旅遊購物、民俗展示、民族調味品研發和生態養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餐飲企業。兩者合作,讓作為一產的辣椒種植,進入了「接二連三」的產業鏈條環節。


  一個辣椒,引出一個大產業。


  據了解,凱里酸湯有著1400多年的發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黔系菜品的主要代表。酸湯分為紅酸湯、白酸湯、魚醬酸等類別,主要加工原材料為辣椒、西紅柿、生薑、大蒜、大米等。


凱里亮歡寨紅酸湯


  黔東南獨有的溫暖濕潤自然資源氣候為凱里酸湯的自然發酵和菌落生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013年,「凱里紅酸湯」獲得國家質監總局批准,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20年,凱里酸湯魚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酸湯含有豐富的乳酸菌,有開胃、健脾、增強食慾和降脂減肥等特性,十分符合現代飲食潮流。據統計,目前凱里市共有各類酸湯餐飲門店343家,酸湯及特色食品銷售企業328家。


  從老百姓的民間菜品變成市場餐飲,上千年的歷史、獨特的口感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是凱里酸湯產品受眾廣、忠誠度高的「基石」,並造就了紅遍大江南北的凱里酸湯火鍋餐飲業。是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餐飲為一體的高聚合度產業。



  作為「中國酸湯美食之都」的凱里,把酸湯產業作為特色產業,不斷探索與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深挖酸湯內涵、做好酸湯文化、打響酸湯品牌、做強酸湯產業。


  省委、省政府確定,「十四五」期間,將以黔東南為重點進行貴州酸湯產業布局;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確定凱里市和凱里酸湯產業園為全州酸湯產業的核心區和主戰場;凱里酸湯產業園被列為全省十大生態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園區之一,受到重點支持。


  層層政策加持下,將凱里酸湯產業推進發展風口期。


  為抓好凱里酸湯產業的提質轉型升級,凱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確定「十四五」期末全市酸湯產業總產值要實現35億元,2030年突破50億元。並全方位、深層次、多措並舉高位推動酸湯及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全面推進凱里酸湯及特色產業,科學、有序、健康發展。



  目前,該市擬定了十條酸湯及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優惠扶持政策,組建了一支名為「凱里酸湯貸」的酸湯全產業鏈發展基金,重點幫助企業在原料收購、市場拓展等流貸融資方面做風險擔保。


  同時,組建了以該市工業投資集團為發起單位的凱里市酸湯產業發展協會,將全市在酸系原輔料種植養殖產業、二產加工業和三產餐飲、商貿業的代表企業納入協會,在生產標準、品牌商標、研發產品、推廣品牌等方面,形成統一的凱里酸湯產業聯合體,抱團發展。


  位於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碧波農業產業園的凱里酸湯及特色食品產業園區,已建成1.5平方公里,配套6000噸冷鏈倉庫設施。已入駐酸湯及特色食品加工企業14家,已投產10家,建成年產酸湯3萬噸、酸湯粉4000萬盒,藍莓飲料、果脯及果酒1萬噸的生產規模,有各類酸湯火鍋底料、拌料、方便食品、飲料、果乾產品129種。2021年預計實現酸湯及特色食品工業總產值2億元。



  目前,凱里市辣椒、西紅柿、生薑、香蔥等酸系原料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萬畝(州內周邊縣市種植面積10餘萬畝),原輔料種植養殖基地45個,新型經營主體13個,酸湯及特色食品年綜合產值2.8億元左右。共有各類酸湯餐飲門店343家,酸湯及特色食品銷售企業328家,湧現出了玉夢、亮歡寨、苗廚、牛滾盪、嘎佬傳說、苗嶺高山、凱緣春等一批酸湯加工、餐飲和藍莓特色食品品牌,在省內外發展餐飲連鎖直營、加盟店50餘家。


貴州日報記者:餘光燕

圖片均為資料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