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皇帝為什麼被稱為官家,而其他朝代沒有?

炒米視角 發佈 2020-04-17T09:40:28+00:00

「官家」源自於「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用「官家」指代皇帝出現得很早,早在東漢就有了,在魏晉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官家」源自於「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湘山野錄》」。

用「官家」指代皇帝出現得很早,早在東漢就有了,在魏晉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其實「官家」和「聖人」、「至尊」、「天子」一樣,原本都是私下對皇帝的尊稱,而非與皇帝直面時的稱呼。原來在皇帝面前直接稱呼皇帝的時候還是應該用「陛下」、「聖上」、「皇上」、「萬歲」等等。

影視劇中,不同朝代對皇帝的稱呼還都比較特別。

比如在《漢武大帝》里,大臣們私底下稱呼漢武帝就是「天子」;在《長安十二時辰》里,稱呼玄宗就是「聖人」,《清平樂》里稱呼趙禎就是「官家」等等。

但是把官家拿來直接稱呼皇帝的第一人是十六國後趙武帝石虎,但「官家」成為皇帝獨有的專稱的確始於宋朝。

這裡有個關於「官家」故事。在王鞏的筆記《聞見近錄》里,記載了宋太祖趙匡胤敲打陳橋兵變的老兄弟們的故事。

說趙匡胤和這幫老兄弟們一起去遊玩時說:「此處無人,爾輩要做官家者,可殺我而為之。」這句話就是說,「這裡沒有其他人,你們要想當皇帝,可以把我殺了,取而代之。」眾兄弟們都嚇壞了,以後再也不敢亂跟他親兄道弟了,這才明白趙匡胤已經是皇帝來了,不再是以前的兄弟了。

其實歷朝歷代,更奇怪的關於「皇帝」稱呼,多了去了,特別是漢朝。

可能是因為秦始皇剛定下規矩,結果傳到二世結束了,所以在漢朝的對皇帝的稱呼,真的很複雜。比如「巨公」、「大家」、「天家」,這些大家可能還多少覺得有點靠譜。

那「縣官」,可能就覺得無法理解,其實你如果知道「上古曾把帝王所居之地稱為』縣』」,這麼個叫法你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到了東漢,光武帝就還被稱呼過「國家」,似乎也比較好理解。

唐朝對天子還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宅家」,那是因為「蓋以至尊以天下為宅,四海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猶陛下之義。」

如此一來,以後再拍漢唐劇時,真的可以不用再「皇上」、「陛下」,那麼單調且沒特色的稱呼了。

——炒米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