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之癌!無數大作毀於其手!遊戲外掛為何屢禁不絕?

steam遊戲 發佈 2020-04-17T09:49:19+00:00

騰訊剛起來則更加可怕,從入股藍洞開始,他們便開始聯手警方,成功在線下抓捕並搗毀了多起《絕地求生》外掛製作和銷售特大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超過100人,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

外掛,網路遊戲行業最大的頑疾。

遊戲外掛的歷史幾乎和網遊的歷史一樣悠久,打網路遊戲誕生之初,外掛就如同寄生蟲般緊附其中。廠商們無論大小都深受其害,遊戲越是火熱就越難以逃脫外掛的魔掌。

如同天使與撒旦的戰爭一樣,遊戲廠商與外掛之間的鬥爭也無窮無盡,縱使打倒了一批人,新的外掛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噴湧出來,斬不盡也燒不絕。

有些遊戲本體甚至被幾乎外掛所取代,比如著名的「一刀999」的傳奇私服。如今各大換皮傳奇類頁游、手游基本上都打著這種招牌,可見私服在中國玩家群體中的影響力早已蓋過了原版遊戲。

很難認為《傳奇》的外掛遭遇是否算的上不幸,但絕大多數被外掛寄生的遊戲最後都下場慘澹。一款名為《QQ堂》的網遊曾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而筆者本人也曾熱衷於其中。可當我在離開遊戲的一段時間後重新回來,發現遊戲已經成為了各路穿牆、無敵和飛天遁地的神仙專場時,顯然它再也無法恢復往日榮光了。


FPS,外掛產業下的重災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網絡的地方也就有了掛,但若論哪一片區域稱得上紅海,還非FPS遊戲莫屬。

《使命召喚:戰區》推出後人氣火爆,上線僅一個月玩家人數就達到了5000萬,這一當紅炸子雞自然也成為了外掛製作者們眼中的香餑餑。好在官方已早有準備,4月14日,《使命召喚:戰區》發布官方推特,表示他們已經封禁了超過7萬個作弊帳號,未來還將持續推出安全更新與外掛玩家鬥爭到底。

更為經典的案例則是2018年2月6日《絕地求生》里的那場轟轟烈烈的「絕地求生諸神之戰」,在一則「凡人勿來」微博的公告下,各路開掛神仙齊聚在同一個戰場,引起了無數玩家和媒體的關注。神仙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隱身、鎖血、飛天、自瞄無所不能,其荒誕獵奇程度堪比一場解構式後現代主義行為藝術大賞。

當然,開掛一時爽,一直開掛火葬場。用掛的人自己爽了,可外掛對競技環境的破壞是難以修復的。普通玩家們的遊戲體驗被外掛者們踐踏摧毀後,是否還能重燃遊戲熱情?包括《絕地求生》、《全境封鎖》、《戰地》等等等等FPS遊戲人氣下滑的原因都與泛濫成災的外掛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

為何相比其他品類的遊戲,FPS遊戲外掛如此普遍與猖獗呢?廠商又為何無法徹底解決FPS遊戲外掛的問題呢?

在Moba遊戲中,玩家每次操作產生的反饋都會上傳到官方網絡伺服器中,然後伺服器會分析你傳遞過去的信息,判斷你的操作是否受到第三方影響。

不過這項技術在FPS遊戲卻並不適用。FPS遊戲的操作反饋量往往相當驚人。玩家點擊滑鼠、移動視角都在同時進行,且頻率極高,這對於數據上傳有著極高的網絡需求。為了提高遊戲運行效率和降低網絡延遲,FPS遊戲運行時用到的大多數文件都存儲在本地,官方難以監管,可外掛開發人員卻因此可以隨心所欲地研究遊戲漏洞,輕而易舉將遊戲破解。

從遊戲感官上講,當一款遊戲本身就賦予了玩家較多的操作空間時,外掛能夠帶來的擴展體驗就不是那麼明顯了。但傳統的FPS遊戲提供給玩家的是一種操作細微而感官複雜的遊戲體驗,玩家能做的操作基本僅限於移動和瞄準射擊。或精妙或空曠的地圖卻賦予了外掛玩家無限的操作空間——想想吧,如果是飛檐走壁的蜘蛛俠穿越到了《CS:GO》地圖,或是鋼鐵俠誤入《絕地求生》中,這將是多麼可怕的一場災難。

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在網絡上找到各類開掛沙雕圖


有需求就有市場

英國遊戲研究員理察·巴特爾曾建立過一個模型,他將所有的遊戲玩家分為4類,分別是「成就型(Achievers),探索型(Explorers),社交型(Socializers)和殺手型(Killers)。這裡我們要談到的是第四類「殺手型」玩家,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享受競技帶來的廝殺與勝負,遊戲劇情對於他們無關緊要,增進操作以便擊殺更多對手才是他們所看重的。

這類玩家也在我國遊戲玩家群體中占據了最高的比重,他們熱愛射擊類和Moba類遊戲,並會因為別人對自己戰績的評價而感到自豪。

假如他們的實際水平達不到自己的心裡預期,他們會怎麼做?

根據統計,在遊戲中願意使用外掛的玩家比例接近50%,低廉的成本和開掛帶來的勝利感能極大滿足一部分玩家的虛榮心。

更重要的是,有些東西就像毒品,一旦沾染上去就很難脫身了。享受了飛天遁地虐殺凡人的快感之後,想讓他們再腳踏實地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神通廣大的中國外掛產業

許多玩家都喜歡早期的《絕地求生》,這款遊戲讓「大逃殺」玩法成為行業主流。可當它在中國爆火之後,遊戲環境就變得愈發惡劣了起來。不計其數的開掛玩家瘋狂湧入到戰局,極大程度破壞了正常的遊戲體驗。《絕地求生》創意總監Brendan Greene證實遊戲里99%的開掛玩家來自中國,這使得不少玩家希望《絕地求生》可以單獨封鎖國區。

可開發商藍洞始終沒有聽取玩家意見,最終導致了玩家的大量流失,此時再鎖國區已經為時已晚。另一款熱門大逃殺遊戲《Apex 英雄》也遇到了同樣的困境,亞洲服的開掛現象尤為泛濫 ,激起了Reddit上的千層浪。這就是中國玩家在一部分群體中的口碑極低的原因。

隨著遊戲市場的火熱,外掛市場也愈加瘋狂。騰訊遊戲在2018年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遊戲外掛黑產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0億人民幣。在巨大的商機利潤面前,一條地下產業鏈漸漸形成起來,一個個開掛的「神仙」背後,隱藏著一條從外掛製作者、代理商、第三方銷售平台到賣家的成熟灰色產業鏈。

新京報去年曾就外掛問題派出記者在外掛銷售平台收集過信息。據記者報導,產業鏈上游和核心是外掛作者,負責寫核心源碼並輸送給分銷商。整個產業鏈中最為活躍的則是處在中間的負責招收下級代理的代理商。整個產業從生產到銷售分工明確且運行效率極高,外掛作者往往在遊戲更新12小時內就能找到新的漏洞並更新到外掛版本中,下級的分銷代理商則立刻就能補上新貨並販賣到外掛大神手中。

FPS遊戲的數據傳輸方式也使得外掛的製作難度和門檻都不是很高,甚至許多外掛的原始碼只需要在海外開源網站上搬運即可。只不過目前的地球上除了中國以外,應該還找不到第二個地區有著如此龐大的開掛剛需來形成一條完整的黑產業鏈市場。


易守難攻,反外掛是一場艱難的戰爭

遊戲公司家大業大,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不是外掛商可比的,可為何還是有這麼多大作毀於外掛之手呢?

歸根結底,廠商與外掛的之間打的其實並不是一場平等的戰爭,反外掛比做外掛要困難許多。外掛商在任何時候都占據先發優勢,遊戲官方只能根據外掛的進攻隨機應變,一步走錯還會惹惱玩家老爺。

大廠們對於外掛的態度往往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許多《GTA5》線上模式的老玩家們都深有體會,當有「神仙」降臨到一個戰局裡大肆屠殺時,身為受害者的自己反而有時會被封號,這曾讓《GTA5》在一段時間內的Steam口碑跌至褒貶不一。

騰訊、暴雪則是出了名的嚴苛,只要你開掛,直接永久封禁。暴雪在前年幹掉了一個名為Bossland的全球最大外掛團隊,讓他們徹底停止了旗下針對暴雪《魔獸世界》、《爐石傳說》和《暗黑破壞神3》外掛產品的銷售,其外掛官網甚至都關閉了訪問。可以說暴雪在長期對外掛商的圍剿中終於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騰訊剛起來則更加可怕,從入股藍洞開始,他們便開始聯手警方,成功在線下抓捕並搗毀了多起《絕地求生》外掛製作和銷售特大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超過100人,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

不過即便如此,《絕地求生》中的外掛玩家也並沒有被徹底打倒消滅,雖然不復往日榮光,可他們依然如同燒不盡的野草般倔強的生存紮根在遊戲中。而暴雪的《守望先鋒》也時常被詬病外掛泛濫,使得這款遊戲在國內的人氣急劇下滑。

連騰訊、暴雪這種擁有著尖端技術和豐富反外掛經驗的大型公司都贏得如此艱難,其他中小型遊戲廠商面對外掛時的無助自然更甚於此。


結語

在巨大的利益和源源不絕的玩家需求面前,我們似乎難以看到外掛產業被徹底根除的那一天。低廉的上手門檻和簡單粗暴的快感體驗讓無數商人和玩家頂著違法和封號的風險前赴後繼投入到外掛的擁抱中,屢禁不絕。

對於遊戲玩家而言,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在自己遠離外掛的同時活躍使用舉報系統,對使用外掛的主播們採取0容忍態度。我們在反外掛的戰爭中貢獻出的每一份力量最終都會成為凈化遊戲環境的除菌劑,而最終受益者,是我們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