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深陷能源危機,會蔓延全球嗎?

米宅海外 發佈 2021-10-06T17:22:13+00:00

近期,歐洲各國缺氣缺電一次次衝上微博熱搜,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不斷突破歷史新高。許多歐洲國家缺油缺氣缺電,而隨著冬天取暖季到來,許多歐洲人開始走上街頭抗議。


近期,歐洲各國缺氣缺電一次次衝上微博熱搜,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不斷突破歷史新高。

許多歐洲國家缺油缺氣缺電,而隨著冬天取暖季到來,許多歐洲人開始走上街頭抗議。

富庶的歐洲,為何連天然氣和電力都不足以滿足呢?


十年一遇?

歐盟部分國家天然氣價格刷新歷史最高水平。

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9月15突破每千立方米880美元,創歷史新高。

在荷蘭交易的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去年上漲了450%以上,達刷新歷史最高漲幅,比利時的天然氣現貨市場價格漲幅為29%,其次是法國漲幅為26%。

英國的天然氣價格也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ICE英國天然氣期貨則一度突破194.94便士/千卡,同創歷史新高。

早些年,歐洲就開始「激進」的能源「脫碳」,大幅降低化石能源發電的比重,以至於天然氣成為歐洲能源結構的關鍵組成部分,歐洲國家對天然氣的依賴越來越大。當下氣價飛漲時,自然推高其他能源的價格,特別是電力。

英國等國電價9月上漲了一倍多,幾乎是2020年同期的七倍。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電力批發市場的平均電價達到175歐元/兆瓦時,約是半年前水平的三倍。

同時,天然氣不僅僅是主要能源,還是重要工業產品原材料,許多石油化工產業例如鋁生產,油漆等(專業)化學品,精煉產品,塑料和食品包裝等產業,乙醇的生產,它需要大量加熱(通過天然氣)蒸餾酒精,天然氣短缺也造成了許多工業產品原材料短缺。

嚴重緊缺的天然氣,居高不下的電價和供應不足的原材料共同「作妖」,導致歐洲企業端生產成本大幅抬升,甚至令一些化肥、鋼鐵、化工企業不得不減產或停產。能源和工業製成品短缺也不可避免產生「蝴蝶效應」,波及看似不相關的食品行業,許多食品行業由於面臨加工能源的短缺,隨時可能出現供應鏈斷裂的危險。

在能源和食品領域的通貨膨脹逐步顯現。

摩根史坦利預測,受能源價格推動,歐元區今年第四季度通脹率將上升約0.2%~0.3%。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日前公布的預測亦顯示,歐元區今年第四季度通脹率或升至2.27%,有望創歷史新高。

總的來看,缺氣和缺電正在反覆折磨即將入冬的歐洲人,這背後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究竟是為何

這場能源危機究竟怎麼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歐洲的基準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大幅上漲,主要原因還是電和氣的供應難以跟上不斷飆升的需求。

首先自然是經濟復甦,能源需求有所上升。

8月,隨著疫情有所趨緩,特別是部分國家已經「棄療」,所以歐洲大陸各國都在重新開放,歐洲經濟活動開始逐漸復甦,電力需求有所增加。

能源預測機構AleaSoft分析過,歐洲市場的電力需求大多呈上升趨勢。荷蘭市場電力需求上漲為4.9%,法國市場能源需求上漲為3.6%。

進入秋冬季節之後,歐洲大部分電力市場的需求將繼續增加。

但是電能供給不僅沒有增加。

歐洲這些年「激進」脫碳,以高耗能高排放的名義關掉了很多發電廠。

為了推進零碳能源發展的目標,逐漸淘汰煤炭,減少石油等能源的使用。發電設施也逐漸從煤炭轉變到燒天然氣,甚至還提出發展氫能的目標。

許多燒煤的電廠都被關閉了,荷蘭近些年就關閉兩家燃煤電廠1994年投產發電,其他國家也在揚言淘汰燒煤的電廠。

這個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脫碳」太快,另一邊的新能源替代的新型發電設施又布局緩慢。

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歐洲發電量的38%。

歐洲許多國家在如何放寬許可、消除風能等清潔能源投資的其他障礙等方面諸多細節尚未來得及一一敲定,導致許多清潔能源發電裝機量增長遲緩,受限於氣候和投資等原因,法國和西班牙等國風能產量普遍下降,上半年該公司離岸風電部門的核心獲利大減22%,這讓許多電力企業不敢擴大布局清潔能源,這些都導致新能源未能補齊傳統能源的缺口。

當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就想著燃燒更多煤炭發電。這個時候就面臨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碳排放配額,昂貴的碳排放配額只能「引導」企業去燒天然氣,導致天然氣發電以來越發嚴重,荷蘭、希臘、愛爾蘭和義大利雖然逐步淘汰煤炭,但很大程度上依賴天然氣發電。

這次一遇到缺氣,就直接缺電了。

最後,歐洲傳統能源進口也受到影響。

受自然災害影響,原先墨西哥灣的出口的天然氣量有所減少。

歐洲部分國家在今年早些時候對俄羅斯北溪2號項目推三阻四,影響天然氣輸送項目和早期天然氣儲備。

美國也一直出於政治利益阻撓北溪2號項目。

儘管這條管道已經鋪設完成,但是在德國授予該項目運營許可證前,這一管道尚無法輸送天然氣。能源供應不足,拖累了歐洲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


誰來拯救

在歐洲,批發天然氣和電力成本已飆升至創紀錄的高位,這給經濟陷入混亂埋下隱患。

高盛表示,歐洲能源價格的飆升是一系列大宗商品未來走勢的一個縮影,標準普爾GSCI商品指數在未來12個月內可能上漲11%。

也就是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全歐洲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等工業基礎原料都將會漲價,未來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可能會進一步刷新歷史新高,然後拖累疫情後的經濟復甦。

要想解決這次的能源危機,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能源供給。

歐洲本地生產的天然氣等能源不夠怎麼辦,從俄羅斯買吧!

但是從俄羅斯進貨,美國必然會插手。

作為主要的石化天然氣能源出口國,一直擔心歐盟在能源方面對俄羅斯產生依賴,所以不斷煽動歐盟內部「反俄」勢力,不斷攪局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天然氣供應項目。

這次歐洲能源危機,「不出所料」的有歐洲政客跳出來,把原因全部歸咎於俄羅斯減少天然氣出口。

歐洲議會的一些立法者指責俄氣在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方面做得不夠。來自所有政治團體的40多名歐洲議員還敦促歐委會對俄氣發起調查,指控該公司操縱市場,並推動歐洲天然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作為歐洲市場上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商,俄羅斯方面當然強烈反駁,然後也承諾未來會加大對歐盟的能源出口。

許多歐洲政客反覆操作話題,跟俄羅斯反覆拉扯,把原因歸咎於這個那個,但是現在的歐洲人,缺電缺氣缺油缺肉,凜冬將至,這日子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