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貴州某高校一口氣招385人,有人差點中招!千萬小心

視聽涼都 發佈 2020-01-06T22:29:56+00:00

最近有一條招聘信息吸引了不少求職者的眼球: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一口氣招聘385人學歷僅要求大專及以上別信,這是假的!招聘信息截圖年底了,工作不好找,看到這麼好的機會,求職者們肯定想投簡歷試一把。

最近有一條招聘信息

吸引了不少求職者的眼球: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一口氣招聘385人

學歷僅要求大專及以上

別信,這是假的!

招聘信息截圖

年底了,工作不好找,看到這麼好的機會,求職者們肯定想投簡歷試一把。但正在找工作的小秦卻發現事情有蹊蹺:

「我昨天在一個公眾號上看到的招聘公告,上面留了一個手機號,就直接打電話過去問了。」小秦說,他本想諮詢招聘流程之類的,但電話那頭的「何老師」卻只是讓他準備好照片簡歷然後加他微信。

小秦告訴記者,他已經求職好幾個月了,無論是機關單位還是公司工作室,各種招聘信息他都曾認真閱讀過,他覺得這所學校的招聘流程很奇怪。

小秦分析,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作為一所高校,一般招聘都會有筆試環節,但這則招聘信息上沒有;就算不筆試,那也應該留學校相關部門的座機和投簡歷的官方網址或郵箱,而這則招聘信息上只留了一個老師的手機號,交簡歷的方式竟然是加微信。

「而且高校一般對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都挺高的,這個招聘公告上卻幾乎只要求大專及以上,總覺得有點反常。」出於對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小秦沒有加「何老師」微信。

1月2日,記者添加「何老師」微信,顯示帳號異常,無法添加。隨後記者撥通「何老師」電話,他解釋是因太多求職者添加微信,才導致帳號異常。隨後他要求記者將個人信息,特別是身高體重等,通過簡訊的方式發給他。

顯示該帳號異常

記者詢問為什麼不是將簡歷上傳到學校官網,「何老師」表示簡訊更方便。記者詢問什麼時候安排面試,「何老師」讓記者不要著急,等通知即可。

記者撥打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官網所留電話,由於學校已期末考試結束,已無人接聽。但在該校官網上有一則聲明,原來學校已於上月28日對此招聘公告闢謠。

校方聲明截圖

但截至發稿,

一些網站、公眾號

仍有這則虛假招聘公告。↓↓

每年都有不少人因找工作被騙,

輕則損失幾百元、個人信息被盜用,

重則被限制人身自由、背上巨額網貸……

下面這些鑑別虛假招聘的經驗,

大家可要看仔細了——

鑑別虛假招聘:

一、虛假招聘的8個顯著特徵

1、招聘單位只有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的單一聯繫方式;

2、收取「服裝費、伙食費、體檢費、報名費、辦卡費、押金、培訓費」等各種費用;

3、告知無需任何條件可直接面試、上崗;

4、通知面試職位明顯與實際工作崗位不相同;

5、薪資明顯高於同職位同工種薪資水平;

6、扣押、或以保管為名索要身份證、畢業證等證件;

7、公司地址含糊不清,面試場所不正規,類似臨時租借來的賓館等地;

8、非正常工作時間段預約面試、或面試地點在很偏遠的地方。

二、虛假招聘信息主要表現形式

1、以央企、銀行、知名企業等單位總部或分支機構名義的招聘信息,在各類求職網站上發布,收取學生簡歷後會以各種名義向學生索要報名費、中介費等費用。

2、部分行業(取證)培訓機構,通過發布虛假行業內企業招聘信息或以真實招聘企業名義發布招聘信息,騙取學生簡歷後,向學生開展各種推銷活動。

3、部分中介機構或者招聘網站,通過發布大量虛假招聘信息或以真實招聘企業名義發布招聘信息,吸引學生註冊登錄,騙取學生簡歷,提高訪問量,後續可能還開展推銷活動等。

三、辨別真假招聘信息的方法

畢業生如何在進行網絡求職中避免網絡求職陷阱呢?辨別真假網絡招聘信息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查用人單位是否合法。如果查不到信息,或查到對不上,或查到有違規受罰記錄,可以認定為公司不合法。

第二,查招聘信息是否真實。通過官網或查號台確認用人單位聯繫方式,如果查不到號碼,或查到與招聘信息不一致,或打給查到的用人單位號碼確認無招聘需求,可以確認該信息為虛假信息。

第三,查用人單位在網上的其他相關信息。如果你看到的只是千篇一律的招聘信息,沒有體現企業規模、詳細地址、實體業務等具體信息的,很可能是皮包公司。

各地、各級教育、人社的官方網站

大多開設了招聘專欄

他們會對招聘單位進行比較嚴格的審核

因此發布的信息較為真實

視聽妹也提醒小夥伴們

自身務必要提高警惕

若發現應聘過程中

有以上類似的不正常現象

請多留一個心眼

轉發提醒你正在求職的朋友們吧~

來源:貴陽晚報、貴州闢謠

編輯製作:視聽涼都

總監製:李松濤

監製:奚寬軍

執行監製:黃向東

全媒體編輯:郭光倩 程竹鐫

責任編輯:王星

六盤水廣播電視台法律顧問

貴州中創聯律師事務所 魏興律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