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這麼沒有底氣,像受氣的小媳婦」,為什麼你不能自信一點?

職場 發佈 2020-06-13T22:44:12+00:00

在公司里,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帶人,工作方法方面都是最基礎的,畢竟只有做好了工作,公司才能往前發展,讓我們每一個人受益。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作者|楊小米 編輯|欣欣

來源|遇見小mi(ID:yujianxiaomi2015)

01

在公司里,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帶人,工作方法方面都是最基礎的,畢竟只有做好了工作,公司才能往前發展,讓我們每一個人受益。

但我還會要求一點,就是每個同事的軟實力,在公開場合,她能不能做一場分享;出去談合作,整個人要神采奕奕,氣場不輸,反應速度要快;面對複雜問題,能不能快速做出判斷與思考……

只要做到這些,我想以後哪怕她們不在我這裡工作了,都已經成長很全面,發展很好。

真正的學習與成長,並不是聽了什麼課,看了什麼書,而是決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同事真的都是好姑娘,平均比我小7歲,工作態度沒得說,認真負責又踏實。但有一點,讓我很無奈,就是她們有80分的能力,表現出來,就是60分,透著一股不自信。

這樣特別可惜,別人不知道你的真實水平,就從你展現的來判斷。

我就在日常工作中幫她們提升,比如開例會或一對一開會,讓她們講一件事,聲音很小,也有點混亂。

這時候,我就說:「重新說,大聲說出你的觀點,123列清楚講。」

她們就會硬著頭皮大點聲,也會勇敢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機會越來越傾向於會公開表達的人,她們需要克服不敢說這一點。

有一次,大白說完工作,我問她:「假如你是我,你聽了什麼感覺?」

她的反應:「我感覺工作不飽和,怎麼才做這點事。」

把我逗樂了,「我說你工作不飽和了嗎?你工作做得很不錯,就是能不能別像受氣的小媳婦,咋那麼沒有底氣,重新來。」

然後,她調整情緒再來一遍,我會帶著她梳理工作,怎麼劃分重點,怎麼匯報。

這樣刻意練習2個月,已經好太多了。

並且,我會和每一個同事分析她工作的價值,你做的這件事,為什麼重要?只有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人才會有成就感,不會低估自己。

大白說,她以前更膽小,不敢說,和成長的一些經歷有關,那是人生的功課。在心理學上,我一直相信行為主義的一些訓練方法,小步子原理,先邁出一小步,一點點做到。

大白有一點很無敵:心態好。有一天,中午吃飯,大白非常開心,天一逗她:「今天,是不是沒有被米姐罵?」

大白回答:「那是。」

並且,她是一位倔強又要強的姑娘,一件事,一定要做成。

02

除了在工作上這樣帶她們,對於年輕人,我覺得廣度很重要,怎麼理解?

就是接觸大量優秀的人,傾聽他們,哪怕就一兩句受益也行。

我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跟著優秀的人學習,絕對是其中重要的一項。

為什麼要和牛人在一起?

很多人會說,牛人,意味著人脈、資源,關鍵時刻可以幫忙,但這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索取的心態,影響交往。

對於牛人,重要的是你要和他在一起。牛人是你對標的對象,看到他做成什麼事,你可以學習和借鑑。

並且總是和高手交流,你獲得的信息量也不一樣。

我曾在「羅輯思維」看過一個觀點:待在牛人身邊,並不是要討好他、要他的幫助,而是占據他身邊隨時可能出現的生態位。

有一些很不錯的活動,我就會帶同事去。有一次,我們參加完一個活動回家,大白住的地方,離我家很近。我會順路帶著她,在車上,我會和她聊一些問題。

沒想到這個事,一開始對她是有壓力的,她怕我問她問題,甚至想找人請教:「跟老闆坐在一輛車上,應該聊啥?」

剛到車上,她是沉默的,我主動發起聊天,就問她:「這個活動,有什麼收穫?」

她就說了一兩句,然後,就沒有了。她是一個很坦誠的人,說出來自己的想法,覺得遠離工作,沒有認真聽。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們公司開會,關於君君的工作,我問大白什麼看法,她說:「覺得與自己的工作無關,沒有認真聽。」

這個想法挺普遍的,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少管閒事,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不要關心,但這不一定是正確的。

我和她分析,真正的學習,真不一定是具體上課、具體工作,每個場景都是學習。

如果這個活動,你只是人到了,這就是一個工作,成為你的心理負擔。下次,你就可以直接提出來不去了,畢竟咱們也不是比人頭多少,不是嗎?

然後,我和她分享了我的看法,比如我跟每個人學到了什麼,哪些可以用於工作,哪些可以當素材。誰的分享中,是有所保留、有問題的,肯定有他沒有講的關鍵點。為什麼我做出這樣的判斷?也會說一說。

很多內容,你第一次接觸,只記錄一些關鍵點就可以。等有一天,你聽多了,你了解了很多行業,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會發生不錯的化學反應。

回到公司例會這件事,我們一周只開一次會,還是業務會,這是很好地了解一家公司的方式。

我和她分析,從別人的工作中,看什麼?你看看公司有哪些業務,別人是如何做的,有什麼方法可以借鑑的?你也要判斷這家公司前途如何?這才能幫你做出明智的決策,在關鍵節點上,選擇大於努力。

真正的學習,有時需要躬身入局,體驗現場感。這個當下的時間,需要你在,你也做不了其他的,那麼就全身心投入,你投入越大,收穫越多。

大白做具體工作,已經很好了,她需要的是在思維上的成長。毫不誇張地講,一個能夠從底層邏輯思考解決問題模型的人,勝過100個基礎執行。她基礎已經打牢了,需要再進一步。

我也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說教了,搞得同事們煩。但我還是希望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對她們有一些積極的影響,讓她們成長得更全面。

03

我還經常鼓勵她們:要以開放的心態,面對新事物,這樣能得到更大量且多元的信息。

我忘記哪個心理學家做過一個研究,只記得結論,開放的心態是好運的關鍵,當你對周圍的觀察越多,你就越可能捕捉到有價值的資源,或避開悲劇事件。

只要有機會,我就帶著她們見人。

有一個周末,我有一個得到大學的同學,關於他的業務模式,開一個私董會,具體內容不說了,私董會需要保密。

他是雕塑家,有很多作品,50歲後,開始健身,身材特別好。

我申請能不能帶2個同事,並且說了同事擅長什麼,肯定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然後,公司的小夥伴每個人都想去,這次我先帶了天一和君君,天一的交流、對外合作已經沒有問題了。

君君,經過一年多的成長,我想看看她對外方面的情況。

她表現特別好,也勇敢地提出問題,給出建設性的建議。她說:「第一次參加私董會,沒想到要提問,一開始特別緊張,就想快到我了,該怎麼辦?」

每次結束後,我還會問問,她有什麼感受?也說說我的看法。作為一個外行,君君為什麼能看出來很多東西?

她說,就是自己工作上,思考明白為什麼做一件事,如何去落地一件事?這樣在看別人時,我就想假如我去做,應該如何做?

這樣一對比,就發現了很多問題,同時,也知道,一些方法可以用。我們的問題,可能在別人的行業里,早就有了答案。

95年的君君,用一下午和晚上的時間,聽很多比她年長很多歲、事業有成的人,分享經驗,記住一兩句話,思維上發生一點點改變都是好的。

君君最大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工作上,而是她變得更開心了,一個內向的姑娘,變得特別幽默,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

如何提升自信?可不就是通過做成一件件事,積累起來的。

當你見過大大的世界,見過世面,有了廣度,提到一個事,我聽過,我見過,有一種熟悉感。再加上,工作上的持續精進,成長也就有了,人也會變得自信。

偶爾,我會跟我們公司幾個單身的姑娘開玩笑:「就是去相親,也要展現一個自信的自己。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