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山東土豆「繁種人」(上)

齊魯晚報德州在線 發佈 2020-05-10T03:34:43+00:00

種子被譽為農業的晶片,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有一群山東漢子,14年時間,他們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的馬鈴薯新品種,扭轉了我國馬鈴薯單產世界落後的窘境。

種子被譽為農業的晶片,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有一群山東漢子,14年時間,他們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的馬鈴薯新品種,扭轉了我國馬鈴薯單產世界落後的窘境。他們就是來自樂陵希森的馬鈴薯「繁種人」。日前,本台記者驅車700公里,踏上了他們繁種的那片熱土。

內蒙古的春天乍暖還寒, 16處種薯項目部的生產大田化作一副繁忙的「春耕圖」。 集團生產總監屈海東一刻不敢放鬆,嚴格把控著春播質量。

地壟間,大型原原種播種機將一粒粒元氣滿滿的「小金豆」種下,它們需要經過兩年的大田擴繁,才可以作為種薯賣給農戶。

我國馬鈴薯播種面積8000萬畝,世界第一,但平均單產卻只有1.2噸左右,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原因就是沒有好種子。2001年,企業董事長梁希森決定搞脫毒馬鈴薯的育種。

育種的過程漫長而又艱辛,在經過多方考察,企業決定將樂陵馬鈴薯繁種基地擴展到700公里外的烏蘭察布。

創業沒有一帆風順,2010年因為將收穫期延遲了10天,滿載著希望的馬鈴薯幾乎全爛在了地里,損失上億元。

資金投入大,經驗匱乏,資金鍊吃緊,是就此止步,還是艱難前行?他們憑著山東人骨子裡的倔勁,頂住了壓力。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長達10年的艱難選育, 2017年希森6號在我省膠東地區測產中一鳴驚人,單季畝產9.38噸,高於國外最高單產7噸水平,創出世界紀錄;2018年,這一紀錄再次被刷新,單季畝產達到9.58噸,高產、穩產、優質的馬鈴薯新品種吸引了全國馬鈴薯經銷商的目光。希森集團在內蒙古的繁種工作也終於迎來了曙光。

來源 奏嘛網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