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傅蘭雅到中國任職,他說他是中國的翻譯官,英國無權管轄他

作家李書緯 發佈 2020-04-16T23:15:22+00:00

英國人傅蘭雅是一名傳教士,他到中國本來是想傳教的。他到職後,也給他的牧師父親寫了封信,他告訴他的父親他在江南製造局的情況,「充任中國政府的科技著作翻譯官,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職業,它受人尊敬,無比光榮,而且有用。我打算將這一職位當作在中國謀求更高官銜的跳板。我的志向無邊,我的職位完全

英國人傅蘭雅是一名傳教士,他到中國本來是想傳教的。但是,他不滿英國直接傳教的方式,認為傳教應該循序漸進。他在英華書院任教職時,堅持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遭到英國聖公會的反對。當英國聖公會決定不在聘請他時,傅蘭雅依然決定到大清江南製造局任職。江南製造局翻譯館還在籌建中的時候,傅蘭雅就曾經幫助做了一些事情。1868年3月,他還在英華書院教職任上,江南製造局官員前來拜訪他,希望他幫助在英國訂購一批科技圖書、化學實驗儀器等等。徐建寅還邀請他合譯了《運規約指》一書。正式任職之前,傅蘭雅已經與江南製造局簽定了「譯書合約」。合約從6月20日起生效,為期三年,期滿後再行續定。


傅蘭雅離經叛道地從他原本希望的傳教事業轉向「純世俗性工作」。他到職後,也給他的牧師父親寫了封信,他告訴他的父親他在江南製造局的情況,「充任中國政府的科技著作翻譯官,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職業,它受人尊敬,無比光榮,而且有用。我打算將這一職位當作在中國謀求更高官銜的跳板。我的志向無邊,我的職位完全是獨立的——我是中國的翻譯官,英國的什麼領事館、海關,甚至英國政府都無權管轄我。」 [1]

傅蘭雅以充滿理想和光榮的心緒開始了新工作。他相當的賣力,當然也是想獲得職位的提升。再者,他知道自己距離江南製造局所需要的科學知識素養還有很大差距,這也使他不得不下苦功夫努力鑽研,他給父親的信中又說,「我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從頭開始。……上午,我研究煤炭及其開礦,下午則學化學,晚上學聲學」。同時他特別注意以一種「屈尊俯就」的態度與翻譯館的中國同事相處,和他們交朋友,以至於他覺得自己「已是半個中國人了」。他還感嘆道:「在這兒住了八年,我已不再思戀家鄉……我的最好的朋友都是中國人。」 [2]

傅蘭雅努力工作,試圖獲得清朝官場的信任,他的努力遭到了同在翻譯館的其他洋員的反感,把他視為「叛徒」,這使他漸漸地斷絕了與西方人的來往,但傅蘭雅要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官場的信任也並非易事。他很想謀得一官半職,得到大清皇帝的親諭,命他奉旨在倫敦開辦一所中國學院,「率領一群年輕人去歐洲考察西方的各種藝術和制器」。


不可否認,傅蘭雅最初的努力,帶有一定的功名利祿心,但是憑心而論,他的目的還是為了讓中國擁有更多的人才,讓中國更加富強,從而步入世界強國之林。但事實上,清廷所做的一些舉動,讓傅蘭雅大失所望。容閎、曾國藩推動的幼童赴美留學,因反對派的破壞而落了個學業未成而卻被中途召回的尷尬局面,清廷雖然推動了洋務運動,但他認為這種所謂的「自強」運動,具有很強的功利心態,並沒有使中國真正的進步。[3]

諸多的舉措和事件,使得傅蘭雅經歷了一個從希望到失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使他逐漸認識到了科學技術是國家富強文明的前提,只有科學技術才能使中國真正的富強。在仍視西學為「異類」的時代,傅蘭雅開始感到「極有希望幫助這個古老民族走向強盛,使之跨入西方人引以為豪的向文明進軍」的軌道,他漸漸地對他所從事的翻譯事業產生了神聖的使命感。


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譯書長達28年。期間,1873年受製造局的委派回英國考察鋼鐵、機械製造技術,回中國後,他將妻子安娜帶到了中國。1878年,他將妻兒送回英國,並在英國休養了一段時間,其餘時間,他都把精力投入到中國的譯書事業中。江南製造局搬到高昌廟後,由於地處偏遠的郊區,遠離租界,局中所聘洋員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傅蘭雅住在局裡,雖然生活單調,但他堅持譯書不懈,對於當時的生活狀況,他在日記中寫道:「西人常居局內,專理譯書之事,故人遠處,無暇往來,而且水土為災,不勝異鄉之感,終朝一事,難禁悶懣之懷,然多年敏慎,風雨無虛者何也? 蓋以為吾人於此,分所當耳。況上天之意,必以此法裨益中國,安可任意因循違乎天耶! 是故朝斯夕斯忍耐,自甘所以順天心耳。」[4]

傅蘭雅在江南製造局的譯書數量是最多的,他先後翻譯了77種,占整個翻譯館譯書數量的三成之多。他翻譯的西書多從英國直接訂購,他所譯的化學、國際法學、政治學等著作,在當時都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功臣:《洋人舊事: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外國人》,第105頁。

[2]張功臣:《洋人舊事: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外國人》,第106頁。

[3]尚智叢:《傳教士與西學東漸》,第207頁。

[4]傅蘭雅:《江南製造局翻譯西書事略》,見《格致彙編》第六卷,1880年7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