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是中國人發起的?中國是世衛組織的創始國?中國真厲害!

李夫子說史 發佈 2020-04-16T23:23:13+00:00

施思明的人生 剛過去沒多久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這幾個月我們經常會在新聞當中聽到有關世界衛生組織的消息,很多人可能都會問了,這世衛組織到底能管什麼用呢?

上世紀20年代的英國倫敦,這一天,一對父子正在討論選擇專業的事情,兒子說:「父親,為什麼要讓我學醫?在學校里我可是聯合國的創始人。」父親說:「那不過是你和同學搞的校園社團,別以為在學校里能建立社團,以後就能當上外交官。」兒子說:「可我真的不想學醫,我想像您你一樣,當一位外交官。」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 你以為外交官很風光嗎?現在都說弱國無外交,現在咱們國家的醫療水平有限,如果你能學成歸國當醫生,大家會更敬重你的,可比我外交官風光多了。」兒子又說:「可是我對醫學並不感興趣。」父親說:「兒子,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

這位小伙子當時可能並沒有想到,當他聽從父親的建議學醫數年歸國之後,竟又機緣巧合的成為了外交家,為世界的公共衛生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誰呢?為什麼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立與一位中國人有關?這位中國人為世界做出了哪些貢獻?世衛組織平時都做些什麼呢?李夫子今天和大家聊聊世衛組織的那些事。

施思明的人生

剛過去沒多久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這幾個月我們經常會在新聞當中聽到有關世界衛生組織的消息,很多人可能都會問了,這世衛組織到底能管什麼用呢?它到底算是個什麼部門呢?其實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截至2015年,世衛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是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預防和治療流行病」是世衛組織的職能之一,所以全球每次出現重大疫情,世衛組織都會介入,先是進行評估,然後會針對性的派出專家和專業人員去協助解決疫情。

其實說起世衛組織的創立,還和咱們中國有著特別密切的關係,因為他就是咱們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施思明」和另外一位巴西外交官,共同發起倡議成立的。這位施思明是何許人也呢?1908年4月5日,施思明出生於天津,因為那天正好是清明節,所以父母給他取名「思明」。施家算得上是豪門望族了,母親唐鈺華是民國第1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的侄女,父親施肇基則是中國第1位駐美大使。在父親任駐英國期間,施思明也跟著父親來到英國上學,後來還拿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的醫學碩士學位。可是看了開篇的對話,大家也知道,人家的志向其實是當個外交家。無奈當時時局動盪,施肇基知道外交是個苦差事,所以本著「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原則,他希望兒子可以通過醫術來拯救百姓。

施思明一直很聽老爸的話,更為重要的是人家是個學霸,想考哪兒就能考到哪兒。1925年,17歲的施思明順利通過了劍橋大學醫學預科考試,在劍橋他受到了良好的醫學訓練,授課教師也都是各學科的帶頭人。1928年施思明進入了倫敦最古老的醫院「聖•托馬斯醫院」實習,這家醫院始建於1213年,最初是濟貧院,後來倫敦市政府買下了它,將它改造成了免費治療窮人的醫院。在臨床實習的時候,施思明看到了那些窮苦人民最真實的生活。比如說在醫院裡,產婦們都被梳洗穿戴的很好,但是當實習醫生們把新生兒送到家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景象:母親和一大群孩子擠在地下室里,衣衫襤褸、雜亂不堪,這樣的場面見得多了,施思明覺得僅僅當一名好醫生是遠遠不夠的。

1934年學成回國的施思明加入了中華醫學會,回國之前他就打定了主意,在時局動盪的年代,當醫生能夠救助的病人實在太少了,要想救更多的人,必須要投身於公共衛生事業。抗日戰爭爆發後,已經成為中華醫學會總幹事的施思明,開始組織各種救濟隊伍,為學會的抗日活動四處奔走,他還幫忙建立了戰時麻風中心、組建救濟中心、開辦診所、建立血庫等等。

世衛組織的成立

1943年,施思明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寫下了《中國的衛生問題》一書。在這本書里,他介紹了當時中國在醫療、健康教育、醫學教育、醫學會、軍醫署等方面的情況,並提出了解決各種問題的政策建議。後來施思明進入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作,開始著手籌劃全球的戰後重建。不過在這裡要說一句,1943年的聯合國可不是咱們現在的聯合國,其實是所有反法西斯國家的統稱。咱們現在聯合國是1945年成立的,1945年4月25日,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中國是會議的發起國之一,因為代表團團長宋子文需要一位能夠用英文寫演講稿的秘書,就向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借調了施思明。

在會上施思明發現大會上通過的聯合國憲章中隻字未提衛生工作的內容,可是衛生工作怎麼能不重要?之前的一些國際衛生組織都因為戰爭停止了活動,現在急需建立一個新的能夠正常運轉的衛生組織,整個世界都太需要治癒一下了。正好在會議中間的午餐時間,施思明和挪威代表以及巴西代表一同進餐,聊到這事的時候是英雄所見略同,不過施思明和巴西代表都是善後救濟總署的職員,不能提交議案。那可怎麼辦呢?就讓能提交的人去說。於是他倆成功遊說了自己國家的代表團遞交了這份報告,於是中國和巴西發表共同宣言:戰爭已經過去,全球健康問題已經是擺在眼前的問題,各國不能置之不理。

這份宣言打動了所有參與會議的國家,各國一致通過了施思明牽頭的宣言,並同意另行舉行會議,商討成立一個跨國衛生組織。而施思明則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組織技術籌備小組委員會的成員之一。1946年3月18日,技術準備委員會在巴黎召開,施思明與加拿大精神病學家「契斯•歐姆」負責起草章程的序言,他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定義健康這個概念?傳統觀念認為人只要身體沒有出現病態就是健康。可是施思明與契斯•歐姆等人認為,應該綜合考慮機體、精神、社會等諸多方面的狀況,他們最終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軀體的完全適宜,精神和社會的安樂,而不僅僅是不存在虛弱和疾病。」1989年世衛組織對這一定義稍加修改,加入了道德健康的內容,沿用至今。

1946年在紐約召開了新組織正式成立前的最後一次準備會議。關於新組織的名稱,一種觀點認為,既然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應該在其名字前面冠以聯合國的前綴,施思明並不同意,他認為雖然這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但它具有獨立的行政財務系統,並且向所有國家開放,包括因為政治原因拒絕加入聯合國的國家,所以不應該加入聯合國的前綴。最終技術籌備委員會採納了施思明的觀點,將新組織命名為「世界衛生組織」,就這樣,中國成為了世界衛生組織名副其實的創始國和最早的會員國之一。

世衛組織存在的價值

不過作為世衛組織之父,施思明卻沒有在世衛組織內擔任一官半職,而是直接到聯合國總部擔任醫學總監,負責管理聯合國總部及各地員工的健康。他在這個位置上工作了20年,直到1968年退休。咱們再回過頭去說說世衛組織,1948年4月7號,得到了26個會員國批准後,世衛組織憲章正式生效,所以每年的4月7號也就成為全球性的世界衛生日。那麼世衛組織的組織機構是什麼樣子的呢?還有咱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的世衛組織總幹事,又負責什麼工作呢?

其實世衛組織的總幹事是由世衛組織的最高權力機關,也就是世衛組織大會所任命的,這個總幹事就是世衛組織的技術和行政一把手。這世衛組織自打成立以來,在全球範圍之內,對於消除各類慢性和流行性疾病都提供了一定的指導和幫助。不過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當中,世衛組織所能夠給出的指示建議就是呼籲國際關注和共同行動。至於各國採取什麼應對方案,還是得各國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另外,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之後,世衛組織總幹事除了可以向其他國家發布建議之外,世衛組織也會有行政團隊以及應急醫療專隊,協助各國防控疾病、從事公共衛生研究、醫療改革等工作。

可能有的人會問了,幹什麼都需要錢。世衛組織的錢從哪來呢?主要還是靠收會員費。各國加入的時候,既然要享受世衛組織的服務,自然得每年交點錢。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基金會和世界銀行會為世衛組織提供專款。比方說就拿最近來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傳播,3月7號,中國就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了2000萬美元,支持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抗擊新冠疫情的國際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

醫療機構的會徽有什麼含義呢?

順便說一句,自2007年《國際衛生條例》生效以來,世界衛生組織一共宣布了6次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分別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野生脊髓灰質炎病毒疫情、2014年的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情、2016年的寨卡病毒疫情、2018~2019年剛果金伊波拉病毒疫情,以及2019~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徽,會發現上面有一條纏繞在權杖上的蛇,這是什麼寓意呢?

如今世界上的醫學標誌有兩大流派,一個是雙蛇杖,另一個則是單蛇杖。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徽選擇了單蛇杖,繪有一條蛇盤繞的權杖所覆蓋的聯合國標誌組成。這個單蛇杖背後有什麼典故呢?話說太陽神阿波羅與凡間女子生下了一個半人半神的兒子,取名叫做「阿斯克勒庇俄斯」。這阿斯克勒庇俄斯從半人半馬神「喀戎」那學到了醫術和狩獵,成為了一名醫生。由於醫術很高,又善於鑽研,他在民間廣受讚譽,好多危重病人都被他從死神那給拉了回來,也不知道冥王哈迪斯大人有沒有意見?

總之人們將阿斯克勒庇俄斯奉為了「醫神」。有一回阿斯克勒庇俄斯正在給人們治病,一條毒蛇就悄悄的爬到了他經常使用的手杖上面,他發覺以後便殺死了這條毒蛇,而過了一會兒,他發現又有一條毒蛇,口裡銜著一棵草,爬到了那條他剛剛殺死的蛇旁邊,並用口裡銜著的那顆草敷在了死蛇的身上,死蛇竟然從蛇皮里爬出來復活了。這讓阿斯克勒庇俄斯突然意識到,蛇具有一種神秘的療傷能力。他熟知草木所具有的藥性,所以這阿斯克勒庇俄斯撿起了這條蛇,從此以後無論行醫、採藥、甚至休息的時候,他都要把它纏在自己的身上或者手杖上,形影不離。

漸漸的這根盤繞著一條蛇的手杖,便開始被人們神化,成為了醫神的標誌,也成為了從醫者職業的標誌。不過您要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醫院或者是醫學機構的標誌,其實是兩條蛇纏在一根柱子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它是另外一個希臘神話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比阿斯克勒庇俄斯高一輩,是眾神之首宙斯的兒子赫爾墨斯。這赫爾墨斯在出生當天就偷了阿波羅的牛,為了補償阿波羅,赫爾墨斯他發明了「里拉琴」,送給阿波羅作為補償。阿波羅很高興,回贈給他一根帶有三隻樹枝,代表財富的閃閃發光的金杖。

從此在希臘和羅馬神話中,赫爾墨斯就成為了商人的保護神,這根帶有樹枝的權杖成為了財富的象徵,所以單蛇杖是醫療之神的象徵,而這雙蛇杖則代表商業,和醫療壓根沒關係。原本代表商業的雙蛇仗怎麼就跑到了醫療系統了?那是在1912年,美國陸軍醫務部在設計標誌圖形的時候,想起了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蛇杖,但估計是記錯了,負責人最後選擇了雙蛇杖。之後很多醫療機構也開始以訛傳訛,使用雙蛇杖作為標記。但是大多數官方醫療機構,包括聯合國下屬的世界衛生組織,還是使用了醫神版本的單蛇杖標誌。

在咱們國家細心的朋友可能就會發現了,兩種蛇杖在我國都能看到,只不過醫神的單蛇杖作為醫療標誌出現了,而商業之神的雙蛇杖則用到了最貼切的地方,那就是海關。中國海關的關徽當中,和金色鑰匙交叉的就是商業之神的雙蛇手杖,鑰匙代表守護,而商業之神的手杖則代表貿易交流,貼合了它的本意。剛過去的世界衛生日註定是個備受關注的日子。世衛組織以及全世界的醫務工作者,都在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奔走忙碌著,設立這個日子寄託著世衛組織創始者的希望,他們希望全世界都可以重視衛生問題,提高全人類的健康水平。這裡面的苦心,我相信今天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