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楊爍「詐屍式」育兒更可怕的,是他的這個舉動

精讀君 發佈 2019-12-29T07:35:12+00:00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268天01前幾天,楊爍「詐屍式」的育兒方式上了熱搜,網友看到他和兒子的相處方式,直呼窒息。幾個片段,大家品一品:楊爍和兒子乘車到達目的地以後,兒子楊雨辰和他不是一個方向從車上繞到路上的,他就讓兒子走回去,重新按照跟他的路線走一遍。


01


前幾天,楊爍「詐屍式」的育兒方式上了熱搜,網友看到他和兒子的相處方式,直呼窒息。


幾個片段,大家品一品:


楊爍和兒子乘車到達目的地以後,兒子楊雨辰和他不是一個方向從車上繞到路上的,他就讓兒子走回去,重新按照跟他的路線走一遍。



走慢了不行,走路有點內八不行、書包從衣服上滑下來沒及時調整好也不行,整個過程,都能聽到楊爍的呵斥聲。



楊雨辰沒疊好衣服,他是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兒子的:



看到這一幕,成年人大概都會覺得怕吧!


很多網友都表示,心疼楊雨辰。



然而,比這種「詐屍式」育兒更可怕的,還在後頭。


節目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們去撿垃圾拾牛糞,爸爸們留下來做飯。


孩子們回來後,有的跟爸爸邀功,有的一臉驕傲地說自己在路上放了6個屁……


爸爸們都無一例外地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又是擁抱又是誇獎,即便有些孩子只撿回了一點點垃圾,都能換來爸爸一句「寶貝,你好棒」。



唯獨楊雨辰,因為被爸爸冷落一直站在旁邊,神情哀傷,不知所措。



村長李銳想要緩和父子倆的關係,屢次找機會鼓動楊爍表揚自己的兒子。


先是當著楊爍的面兒表揚楊雨辰,說他表現特別好,兢兢業業地撿完了所有的牛糞。



結果忙於做飯的楊爍,話到嘴邊又變味了,一句單薄的「你好棒啊」,毫無感情。



後來,李銳又專門空出時間,把大家集合起來,挨個表揚孩子們,順勢讓楊爍夸一下兒子。


當大家都在等著楊爍誇讚的時候,楊雨辰卻突然崩潰大哭。



每個旁觀者都能感受到,楊雨辰的崩潰,是因為心裡太委屈:


默默做了那麼多,卻得不到爸爸一句真誠的誇獎;回來時所有的孩子都在跟爸爸親密互動,只有他被冷落在一邊,怯生生地看著爸爸的反應。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02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存在性焦慮」,指的是,當孩子無論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一種冷漠敷衍的態度,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沒有存在感的,是不被愛的


偶爾一兩次的冷漠和敷衍或許沒關係,但次數多了,那種被忽視、被遺棄感,足以摧毀一個孩子。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靜止臉實驗」。


他先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也非常積極熱情地回應媽媽。



接著,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需要在三分鐘之內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孩子做什麼,都面無表情。



孩子慢慢開始發現不對勁,開始想辦法引起媽媽的注意,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



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



實驗表明:在母親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大,如果持續下去,他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


心理學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孩子一出生是沒有存在感的,是借著母親高質量的需求回應,以及充滿愛意的凝視,在母親的眼睛裡鏡映了自己,確認了自己的存在


在與大人互動時,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溫和而積極的回應。


一旦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表現出沮喪、焦躁等情緒。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慢慢用冷漠代替恐懼,用麻木代替悲傷,最終演變成抑鬱人格。


法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納伯格在《缺愛》一書說:「抑鬱,是人失去存在感或者存在感減少,具體表現為感覺沒有未來,沒有規劃,沒有時間概念。」


那人如何擁有存在感呢?就是擁有關係


他在書中說:「關係就像是一個交換: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當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樣時,痛苦便隨之而至。」


孩子之於父母,也是如此。


孩子之所以成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與他人建立了關係:與母親的關係,與身邊其他人的關係,以及與家族或社會群體建立的關係等。


在父母的目光下,社會的支持下,孩子才得以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們才能學著存在。



03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923:情感忽視》中提到,如果我們長期遭受情感忽視,很容易在心中形成難以解開的「心結」,影響我們的為人、處事,甚至影響我們的下一代


每個人天生都希望得到關注,尤其是孩子。


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一次又一次地無視,當失望攢夠了,孩子就不再需要你了。


這也是為什麼《都挺好》中,長期被母親忽視的蘇明玉,最後選擇了和蘇家斷絕關係。


這部劇中的結局有兩個場景耐人尋味:


一個是蘇父的老年痴呆越來越嚴重,最後已經不認識蘇明玉了。但他還記得當年攢錢,給女兒買習題集的事。


另一個是,蘇明玉回到老宅,靠在家門口,在想像中看見,自己小時候被二哥欺負大哭。蘇母聞聲趕來,關切地問發生了什麼,之後抱起她。


這是很多人眼裡認為的「大團圓」結局,因為它彌補了蘇明玉心裡最大的創傷: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回應,沒有感受到溫暖。



精神分析有一句名言: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家也不例外。


早前看到過一個新聞:父母只顧玩手機,孩子離家出走10多次「抗議」。



南京一位10歲男孩離家出走,在地鐵口徘徊被民警發現。


經詢問後得知,他已經出走10多次,原因竟是因為父母整天只管工作或玩手機,沒人理睬他。


在男孩眼裡,父母甚至不如民警關心他。



冷暴力,無論是在親密關係,還是親子關係中,都是傷人最深的暴力行為。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經對1511名兒童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在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視這四大暴力行為中,「忽視」導致兒童抑鬱焦慮的可能性最大。


對於孩子來說,愛的反義詞不是恨,而是忽視和遺忘。



04


很多人都知道羅森塔爾效應中的一個著名的實驗:


羅森塔爾挑選了一些班級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他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給了校方,並叮囑他們務必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8個月後,羅森塔爾對這些學生進行複試。


結果發現,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普遍提高,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


更有意思的是,孩子們並沒有得到明確的信息,老師是通過情緒、態度等積極方式影響他們。


這說明,如果父母也能發揮老師的作用,對孩子給予積極的期待,對他的行為進行回應,孩子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就能得到極大的滿足,最終形成了所謂的「自信」


所以,想要培養出一個自信優秀的孩子,首先應該從不忽視孩子做起。


不因工作忽視孩子


郭晶晶曾在某訪談中,提到她和霍啟剛在育兒方面的原則,就是儘可能給予多的陪伴


億萬身價的霍啟剛,工作忙是必然的,但只要沒有應酬,他都會回家吃飯。就算有應酬,如果中間有1個小時的間隙,他也會回家看看孩子。



周末的時候,他們會陪著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也會帶著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戶外活動。


在關注與陪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被足夠的愛滋養,因此內心也會擁有更多積極的能量


正確回應孩子的情緒


去年的熱播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的「我知道」句式一直為人所稱道。


準備吃飯的時候,小魚兒心心念念自己的新玩具,並要求媽媽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胡可的反對後,小魚兒鬧起了脾氣。


胡可卻溫和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小魚兒從水堡里出來因為害怕,哭了,胡可說:「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這就是回應孩子情緒的典範。


這種「我知道」的句式,不僅第一時間給予了及時的反饋,也表達了對孩子此刻內心真實想法的理解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當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好的,比如熱情和愛;當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見,就變成黑色的,比如憤怒、攻擊,是破壞性的。」


對孩子真實想法和情緒的理解,就是「看見」孩子生命力的過程。


在孩子的眼裡,父母對孩子的理解和回應,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


所以,下一次當孩子向你表達自己的需求時,請務必停下手中的事,聽聽他們的內心,而不是用「等一下」、「我在忙」、「別煩我」將他們拒之門外。


共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