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墓前的一副對聯,雖然只有10個字,卻道盡他的一生

煮酒讀書 發佈 2020-05-16T08:29:26+00:00

讀過《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禁生出感慨:「開國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後,都免不了要殺戮功臣!韓信死後在其墓前就有一副對聯,雖然只有區區十個字,卻訴盡其一生!

讀過《二十四史》的人都不禁生出感慨:「開國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後,都免不了要殺戮功臣!」這似乎已成了一條鐵律。歷史上最有名的殺功臣者當屬明朝的朱元璋,為了鞏固朱家江山,能讓太子鎮服滿朝大臣,他拿無數功臣的鮮血去祭奠大明王朝的社稷。其實要說屠殺功臣的嗜好,早在另一位布衣天子漢高祖劉邦身上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幸的是為大漢王朝建立的不世功臣韓信就是被殺對象。韓信作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被後世奉為「國士無雙」。其一生也可謂是輝煌無數,是當之無愧的西漢開國元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臣也沒能逃脫「鐵律」,最終還是被丞相蕭何以朝賀為名誘騙其到長樂宮中所殺。韓信死後在其墓前就有一副對聯,雖然只有區區十個字,卻訴盡其一生!後來許多歷史專家都為之讚嘆不已,眾網友看後更是直呼:「真神作呀!」

眾所周知,名將韓信的出身並不高,《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經商)。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此話的意思就是說名將韓信是個不折不扣的平民百姓,而且家庭還非常貧窮,自己也沒有出眾的德行,沒能夠被推選去做小吏,又無經商謀生之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所以許多人都討厭他。可以說大將韓信早年是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最後還受到屠戶的胯下之辱。

直到秦末爭霸時,韓信才投身項梁麾下。後來項梁因輕敵大將章邯被殺,隨後就歸於項羽的帳下成為郎中。在跟隨項羽時曾多次為霸王項羽獻破敵之策,但均未被採納重視。事後偶然的機會韓信遇到自己人生最大的貴人蕭何,被舉薦給漢王劉邦。

然而沒曾想劉邦一開始也和項羽一樣,對韓信不加理睬,韓信於是想離開。幸運的是,蕭何這個「伯樂」能看出韓信這匹「千里馬」才華,於是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最終寸功未有的韓信被拜為大將軍,自此開始平步青雲之路。可以說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


作為統帥韓信果然不負眾望,開始領兵打仗嶄露頭角。自韓信統兵一生幾乎是百戰百勝,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為西漢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

最終成為千古名將,締造了「逢戰必勝」的神話,有了後來「兵仙」的稱號。就連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時也稱讚韓信:「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然而,韓信在軍事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但他對於政治卻十分的遲鈍。最後在垓下消滅項羽後,劉邦因忌憚韓信軍事才能就讓其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使其遠離根基深厚的齊地。最後又借巡遊雲夢澤之機,以謀殺罪之名將韓信抓回京師軟禁起來,安個淮陰侯的虛位。隨後韓信屢被猜疑,嗅覺敏銳的他,便聯盟夏陽侯陳豨想要密謀造反。不料被自己的伯樂蕭何發現識破,其用計將韓信引誘到長樂宮,被呂后斬首。

韓信死後,後世為了紀念他,給他修建了墓地。其中在江蘇有座韓信墓,裡面有淮陰侯祠,祠堂上有一幅名聯,只有十個字卻訴盡其一生。這副對聯就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後來許多專家見到這副對聯都為之讚嘆不已,眾網友看後也直呼:「真神作呀!」可以說這兩句話微言大義,說出韓信的生死存亡,點出韓信一生中決定其一生的三個人。

而上聯:「生死一知己」,這裡「知己」大家都應該知道說的就是韓信的至交好友蕭何。韓信之所以能取得戰功赫赫乃至日後朝堂上的地位,蕭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但蕭何雖然是韓信人生道路上的伯樂,卻也是韓信的致命毒藥。在陳豨造反時,韓信作為內應自然小心謹慎。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至交好友蕭何竟然將他誘騙到皇宮,進而被殺死。所以說韓信一生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下聯:「存亡兩婦人」,這兩婦人,一個是救了他的漂母,一個是殺了他的呂后。上文我們說過韓信投軍從戎之前家貧如洗,時常食不果腹。有次韓信幾天沒吃飯,餓的頭腦發暈,為了不被餓死,去河邊釣魚。這個時候有幸碰到一個洗衣服的婦人可憐他,於是就一連十幾天給他飯吃,救了未來的戰神韓信一條命。正是這位善良的漂母,才給了韓信以生機。

前面說到了,蕭何識破韓信謀反之事,將其引誘到長樂宮,最終被劉邦的老婆呂后斬殺。呂后就是這個最終結果了戰神韓信的另一婦人。韓信的一生,被一個婦人所救,又被另一婦人所殺。存亡兩婦人,可以說概括的非常到位!

最後我們不得不說寥寥數字就將韓信波瀾壯闊的人生一覽無餘,戎馬一生的韓信還是躲不過「君要臣死」的魔咒,這是韓信的勵志史,也是他的辛酸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