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高興得太早了,伊朗再次關閉談判大門,白宮苦心布局或泡湯

大唐神策軍 發佈 2019-12-16T13:47:01+00:00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美國人還是高興得太早了。從今年5月開始,隨著美國對伊朗採取近乎"極限"的制裁力度,導致伊朗問題再度發酵的同時,整個波斯灣地區也陷入了劍拔弩張的境地。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美國人還是高興得太早了。

從今年5月開始,隨著美國對伊朗採取近乎"極限"的制裁力度,導致伊朗問題再度發酵的同時,整個波斯灣地區也陷入了劍拔弩張的境地。

在過去大半年時間後,即便一向自詡實力傲視群雄的美國,從經濟、外交、軍事等多方面向伊朗施壓,也依舊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伊朗之所以能面對美國的重壓而不被壓垮,除了得益於伊方在外交上的"合縱連橫"之外,還仰仗於德黑蘭方面逐步進行的核開發計劃,不僅逼迫了英法德等國做出表態,也威懾了美國不敢輕舉妄動。

也正是在這的背景下,已經在伊朗身上耗費大量精力、時間的美國,不想再繼續無意義的投資了,而是希望通過談判的方式,締結一個更加有利於自己的"伊核協議"。

所以,在最近幾天時間裡,美伊關係出現了一個不小的轉折——美伊雙方開始互相釋放"在押人員"——美方釋放了一名被關押的伊朗科學家,伊方也同時宣布釋放一名被關押長達3年的美國研究員。

雖然,此次美伊"換囚"活動是在第三方國家的推動下得以實施的,但不論如何都算是美伊關係迎來的一個"轉折點"。並且,在"換囚"行動過後,美國總統還親自出面"自我表揚",稱自己與伊朗進行了一次非常公平的談判,非常感謝伊朗,隨便還強調了這名被關押3年之久的美國科學家能回到祖國,離不開自己的幫助。

簡而言之,美總統在"換囚"行動後,主要還是想向外界傳遞一種,美伊關係向好,伊朗願意與美國政府談判的意思。不過,伊朗隨後的反應便很快證實了,美國人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德黑蘭並沒有要與華盛頓展開談判的意思。

並且,在"換囚"風波還沒過去過久,伊朗又做出了一番表態,直接打破了美國人的"僥倖心理",並再次關上了談判大門。

據環球網報導,日前,伊朗外長與政府發言人表示,自上周與美國確認了交換在押人員後,伊朗已經準備好與美國交換更多的在押人員。不過,這些舉動的出發點僅僅是為了"人權道義",讓更多被非法扣押的伊朗公民能得到釋放並回到家鄉,並不意味著德黑蘭將與美國進行有關雙邊關係的談判。

事實上,早在第一次美伊"換囚"行動進行後,伊朗就已經表露過,與美國進行"合作"僅僅是為了讓更多伊朗公民回到家鄉,並沒有多餘的想法。並且,在"換囚"行動還在進行中時,伊朗轉身就制定了一個2020年應對美國制裁的預算方案,伊方原子能機構還表示,將儘快推出新一代的國產濃縮鈾離心機,顯然還是打算將核計劃繼續進行下去。

再結合這次伊朗的表態,談3個粗淺看法吧。

第一,美伊之間的"換囚"行動還將繼續。按照伊朗方面的表態來看,只要能讓更多遭到"非法羈押"的伊朗人回到家鄉,伊朗並不排斥與美國合作。

但要注意,伊朗此舉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純粹的本國利益與"人權道義",並不是美伊關係。再加上那句"非法羈押",不能看出伊朗對美國的意見還是很大的。

第二,美伊兩國雖然破天荒進行了一次合作,但並不意味著原本劍拔弩張的關係會回暖。雖然說,美國確實有心向伊朗、向外界傳遞關係"回暖"信號,但最終目的卻還是想逼伊朗回到談判桌,接受美國提出的"不平等"要求。

這也是為什麼,伊朗一面準備著"換囚",另一面卻還是在繼續為抵抗華盛頓的制裁而做準備。因為他們深知,美國根本就沒有要"鬆手"的打算。

第三,要想真正解決伊朗問題,估計還是離不開"第三方"介入。從這次的"換囚"行動中就可以看出,第三方勢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避免美伊兩國直接接觸的前提下,促成了二者的合作。

所以,要想解決伊朗問題,還是得找一個有能力、有實力,且願意一手托起美伊兩國的勢力,其中矛盾才能得到調解。

至於,哪個國家有這樣的實力與魄力,還能同時被美伊雙方所認可,就難說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