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中央空調的常見故障及維修

製冷百科 發佈 2019-12-16T17:57:44+00:00

一、常見故障現象漏:指製冷劑泄漏;電氣(線路、機體)絕緣破損引起的漏電等。 堵:指製冷系統的髒堵與冰堵;空氣過濾器堵塞;進風口、出風口被障礙物堵塞等。 斷:指電氣線路斷線;熔斷器熔斷;由於過熱或電流過大引起過載保護器的觸點斷開;由於製冷系統壓力不正常引起壓力繼電器的觸點斷開等。

一、常見故障現象



漏:指製冷劑泄漏;電氣(線路、機體)絕緣破損引起的漏電等。


堵:指製冷系統的髒堵與冰堵;空氣過濾器堵塞;進風口、出風口被障礙物堵塞等。


斷:指電氣線路斷線;熔斷器熔斷;由於過熱或電流過大引起過載保護器的觸點斷開;由於製冷系統壓力不正常引起壓力繼電器的觸點斷開等。



燒:指壓縮機電動機的繞組、風扇電動機的繞組、電磁閥線圈、繼電器線圈和觸點等被燒毀。


卡:指壓縮機卡住、風扇卡住、運動部件的軸承卡住等。



破損:指壓縮機破損、活塞拉毛、風扇扇葉斷裂以及各種部件破損等。


二、中央空調常見故障的判斷基本方法


對家用中央空調常見故障的判斷基本方法是:看、聽、摸、測、析。


1、看:

製冷系統:觀察製冷系統各管路有無裂縫、破損、結霜與結露等情況;製冷管路之間、管路與殼體等有無相碰磨擦,特別是製冷劑管路焊接處,接頭連接處有無泄漏,凡是泄漏處就會有油污(製冷系統中有一定量的冷凍機油),也可用乾淨的軟布、軟紙擦拭管路焊接處與接頭連接處,觀察有無油污,以判斷是否出現泄漏。



電氣系統:觀察電氣系統熔絲是否熔斷,電氣導線的絕緣是否完整無損,電路板有無斷裂,連接處有無鬆脫等。特別是電氣連接是否接觸良好,接線螺絲、插接件極易鬆脫造成接觸不良。



通風系統:觀察空氣過濾網、熱交換器盤管和翅片是否積塵過多;進風口、出風口是否暢通;風機與扇葉運轉是否正常;風力大小是否正常等。


2、聽:

通電開機細聽空調器壓縮機運轉聲音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音,風扇運轉有無雜音,噪音是否過大等。空調器在運行中,正常情況下振動輕微、噪聲較小,一般在50dB以下。[本文來源:製冷百科公眾號],如果振動和噪聲過大,可能原因有:


1)安裝不當。如支架尺寸與機組不符、固定不緊或未加減振橡膠、泡沫塑料墊等,均可使空調 器在運轉時振動加劇、噪聲變大。尤其在剛啟動和停機時表現得最為顯著。



2)壓縮機不正常振動。底座安裝不良,支腳不水平,防震橡膠或防震彈簧安裝不良或防震效果不佳等。如果壓縮機內部發生故障,如閥片破碎、液擊等也會發出異常聲音。


3)風扇碰擊。風扇葉片安裝不良或變形會引起碰撞聲。風扇可能與壁殼、底盤相碰,風扇的軸心竄動,葉片失去動平衡也會發出撞擊聲;如果風扇內有異物,葉片與之相碰也會發生撞擊聲。


3、摸:

用手摸空調器有關部位感受其冷熱、振顫等情況,有助於判斷故障性質與部位。正常情況下,冷凝器的溫度是自上而下逐漸下降,下部的溫度稍高於環境溫度。



若整個冷凝器不熱或上部稍有溫熱,或雖較熱但上下相鄰兩根管道溫度有明顯差異,則均屬不正常。蒸發器在正常情況下,將蘸有水的手指放在蒸發器表面,會有冰冷粘住的感覺。乾燥器、出口處毛細管在正常情況下應有溫熱感(比環境溫度稍高,與冷凝器末段管道溫度基本相同),如感到比環境溫度低或表面有露珠凝結及毛細管各段有溫差等均不正常。[本文來源:製冷百科公眾號],距壓縮機200mm處的吸氣管,在正常情況下,其溫度應與環境溫度差不多。


4、測:

為了準確判斷故障的性質與部位,常常要用儀器、儀表檢查測量空調器的性能參數和狀態。如用檢漏儀檢查有無製冷劑泄漏;用萬用表測量電源電壓、各接線端對地電壓及運轉電流是否符合要求,由電腦控制的空調器,還應測量各控制點的電位是否正常等。



5、析:

經過上述幾種檢查手段所獲得的結果,大多只能反映某種局部狀態。空調器各部分之間是彼此聯繫、互相影響的,一種故障現象可能有多種原因,而一種原因也可能產生多種故障。


因此,對局部因素要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從而全面準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與部位。如製冷系統發生泄漏或堵塞,[本文來源:製冷百科公眾號],都會引起製冷系統壓力不正常,造成製冷(制熱)量下降。但泄漏必然引起製冷劑不足,使高壓和低壓的壓力都降低;而堵塞發生在高壓部分,則會出現高壓升高、低壓降低現象,因此就可以根據故障現象加以區別,從而判斷是漏還是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