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文化:綜藝層出不窮,掌握著戲劇的作用效果不凡

文人墨鶴 發佈 2019-12-16T21:14:56+00:00

近幾年,國內綜藝真人秀節目越來越多,由此,綜藝節目的業內競爭就越來越大,不免為了爭取觀眾、增加收視率而按劇本錄製節目。

近幾年,國內綜藝真人秀節目越來越多,由此,綜藝節目的業內競爭就越來越大,不免為了爭取觀眾、增加收視率而按劇本錄製節目。

為了使節目更加吸引觀眾,更多的節目更加注重節目的戲劇性,刻畫極賦笑點或看點的人物,製作一些人物之間的爭吵、矛盾,吸引輿論,這就是綜藝節目特意安排的,為了使節目更具戲劇性。

顯而易見,戲劇性在綜藝節目製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綜藝節目中的戲劇藝術也越來越顯著

一、什麼是戲劇性?

從運作流程看,戲劇是包括編劇、導演、演員、作曲、舞台等人員,在劇場進行,並有觀眾欣賞或參與的集體性創造。而綜藝節目也正是由編劇、導演、演員(包括主持人、嘉賓等所有人員)、背景音樂、節目舞檯布置等人員,在演播室或戶外進行,並有觀眾欣賞和參與的集體活動。

戲劇藝術中有一種觀眾和演員之間的「契約」,這種契約也就是觀眾承認演員形象的展現不是演員本身真實的形象,而只是表演而已。這就是戲劇藝術中的「假定性」。正如《明星大偵探》里,編劇給好各位演員不同的角色,而觀眾本身知道這個角色並不是演員本人,這時觀與演就達到了約定俗成的「假定性」的和諧。

戲劇性,是戲劇藝術審美特性的集中表現,是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即思想、感情、意志及其他心理因素通過外部動作、台詞、表情等直觀外現出來,直接訴諸觀眾的感官。戲劇性存在於人的動作語言表情之中,來源於人的意志衝突,也就是矛盾衝突。

戲劇性在綜藝節目製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綜藝節目中的戲劇藝術也越來越顯著。戲劇性,是戲劇藝術審美特性的集中表現,是戲劇之所以為戲劇的基本因素的綜合,是把人物的內心活動即思想、感情、意志及其他心理因素通過外部動作、台詞、表情等直觀外現出來,直接訴諸觀眾的感官。戲劇性存在於人的動作語言表情之中,來源於人的意志衝突,也就是矛盾衝突。要想讓節目更加具有戲劇性,首先要從嘉賓(演員)的角色塑造上下手。戲劇性的衝突是節目能有熱點的一項重要因素,電視節目需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二、戲劇性在綜藝節目中的作用。

在綜藝節目中,戲劇性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個具有戲劇性的節目往往熱點話題更多,比如一些電視節目中對異性明星的CP炒作,一些爭吵等皆可炒作。剛播出的《女兒們的戀愛》里鄭爽與男友張恆的冷戰,也被炒到了熱搜榜,節目話題閱讀量迅速增長。當初《這就是街舞》播出時,後期惡意剪輯,炒作黃子稻發火停止錄製,也一度讓節目熱度高漲。而此前播出的《即刻電音》,導演為了讓張藝興留下一名網紅,張藝興覺得網紅實力不夠,想堅持自己的意見,後又選擇留下網紅,這戲劇性的一幕也被網友炒上了熱搜,節目就有了熱點話題。可見毫無戲劇性的節目,就失去了營銷熱點,沒有了話題瀏覽度。

綜藝節目怎樣才能更加有熱點和話題,也就是如何讓節目更加具有戲劇性,讓觀眾自願收看、營銷號自願營銷、網友自願轉發評論為節目增加熱度

三、如何才能讓綜藝具有戲劇性?

(一) 、要想讓節目更加具有戲劇性,首先要從嘉賓(演員)的角色塑造上下手。

經常看綜藝的人,大多都知道有些嘉賓是自帶戲劇性特點的,比如沈騰,天生的段子手,站在舞台上就有笑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充滿戲劇性,讓觀眾深刻地記住他。又或者一個動作,《我去上學啦》中,大張偉與鹿晗不經意的一個搞笑的動作也成了標誌性的節目笑點。然而有些演員不帶這些笑料,就需要人為的給他加上,以使節目更加有笑料,有戲劇效果。

(二) 、戲劇性的衝突是節目能有熱點的一項重要因素。

中國清代戲劇學家曾提到,「山窮水盡之處,偏宜突起波瀾,或先驚而後喜,或始疑而終信,或喜極、信極而反致驚疑,務使一折之中,七情具備」。也就是說,要使節目更加具有戲劇性,在節目中要增加一些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戲劇衝突,莎士比亞的戲劇之所以被人反覆翻拍,也正是因為其著作中的戲劇性——羅密歐與朱麗葉在神父的主持下結為夫妻,本該以愛情圓滿結束,結果卻發生了羅密歐殺死朱麗葉表哥這一突發事件,使故事更加曲折,劇情發生突轉。所以一些必要的戲劇衝突,也會讓觀眾感到緊張、驚喜,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神經,也便於輿論製造話題

(三)、「有觀眾欣賞或參與」才是電視綜藝戲劇性的重要表現

戲劇的含義里「有觀眾欣賞或參與」這句話在電視節目中是頗為重要的,畢竟電視節目和純戲劇性文學作品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電視節目主要是給觀眾看的,所以有了素人觀眾的參與才會有更多的觀眾去觀看,這一點在綜藝節目中更加適用,如深圳衛視的大型文博推理類節目《詩意中國》就是將觀眾融入到整體的環節之中,推理的線索由觀眾掌握,凡是參加節目的觀眾都有贊助商禮品贈送。還有一些綜藝,比如《奔跑吧,兄弟》在戶外做遊戲的時候也是藉助了普通民眾的力量,致使很多觀眾想讓節目組去他們的地方拍攝。這便是拉近了觀眾與節目的距離,提高了收視率與知名度。

當然,這並不是普遍真理,有些節目不單單是為了收視率,也就是具有史詩性質的節目,為了普及知識、記錄一些檔案的節目。

布萊希特提到,要使戲劇回到史詩的敘事性,就是讓人在看戲時不要被「戲劇性」所吸引並與之共鳴,而是像閱讀史詩一樣邊看邊想,與舞台上的「戲」保持著客觀觀察、思考的「距離」;演員也不要進入角色之中,對自己所演的人物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和評價的態度。 這就是「間隔效果」。如《國家寶藏》、《主持人大賽》一類具有史詩意義的電視節目,正是使用這種間隔效果,像這類節目一般都要與觀眾拉開距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