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界雙胞胎,愛珠寶的您可以分清楚嗎?

陝西地礦科技楊為先 發佈 2020-01-31T15:05:46+00:00

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看上去雖然很相似,但是總有不同之處,對於喜歡珠寶愛好者來說,鑑別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 珠寶鑑定師Mr東方

不知道各位珠寶愛好者有沒有在欣賞各類寶石時候感嘆:它們如此之像!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即使是相似也絕非相同。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看上去雖然很相似,但是總有不同之處,對於喜歡珠寶愛好者來說,鑑別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對相似寶石的合集,怎麼區別他們呢?

一.藍寶石VS坦桑石

藍寶石和坦桑石都有著深藍而濃郁的色彩,相似的光澤和凈度,成為了珠寶界公認的相似寶石。但其實它們是由截然不同的元素組成,它們身上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上為藍寶石,下為坦桑石

藍寶石是自然界中硬度僅次於鑽石的剛玉,主要成分為氧化鋁,少量的鈦和鐵讓它呈現了藍色調。而坦桑石是矽酸鹽礦物,其硬度低於藍寶石。

坦桑石和藍寶石的區別:

1、成分。藍寶石是剛玉,成分是氧化鋁,坦桑石則為一種複雜的矽酸鹽礦物。這兩種寶石雖說顏色相似,但是組成成分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2、硬度。藍寶石的硬度僅次於鑽石,達到9,而坦桑石的硬度相對藍寶石較低,在6-7之間。

3、產地。藍寶石的產地非常眾多,克什米爾產的藍寶石一度非常有名,雖說現在已經絕礦,但是斯里蘭卡、緬甸都有大量高品質藍寶石出產;

除此之外,馬達加斯加、泰國、中國等地也出產藍寶石,只不過質量比不上斯里蘭卡和緬甸這樣的經典產地。

坦桑石的產地則相對較少,只有坦尚尼亞才出產,得名坦桑石也是這個原因,因為它稀有的產地實在是太具有代表性啦。

4、顏色。藍寶石的顏色和坦桑石非常相似,但是如若二者都帶有紫色調的話,坦桑石的紫色調是更為明顯的;另外藍寶石的亮度也高於坦桑石。

5、克拉數。在這點上面,坦桑石更有「話語權」——大克拉的坦桑石比起大克拉藍寶石,更為常見!

藍寶石達到3克拉已經算是非常珍貴,然而大克拉的坦桑石相對藍寶石,可以算是比比皆是,甚至還存在不少十幾克拉的坦桑石。

6、多色性。多色性是不少寶石具有的獨特特徵,從不同方向、角度觀察,可呈現不同顏色。

藍寶石具有二色性,而坦桑石具有三色性,這點能很好地區分兩者。如上圖便是坦桑石的三色性,從三個不同角度觀察,會呈現三種不同色彩(例上面的藍紫色、藍色、褐色)。

另外,通過密度、折射率等一干方式,也能將坦桑石和藍寶石區別開來;

不過最好也最保險的方法,還是選擇一條靠譜的入手渠道。

二.紅寶石,紅碧璽,紅尖晶石,紅色石榴石

與紅寶石相似度非常高有紅碧璽,紅尖晶,紅色石榴石,在鑑定手段還不成熟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內紅碧璽,紅尖晶石,紅色石榴石都被當做紅寶石。

▲上圖上為紅寶石,下為尖晶石,大家能看出區別嗎?

其實歷史上連很多帝王都錯將尖晶石當做紅寶石鑲嵌在王冠上。比如說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時所戴的大皇冠頂端鑲嵌的是紅色尖晶石。

還有英帝國王冠上的「黑王子紅寶石」,其實也是尖晶石。

下面分別是紅碧璽,紅尖晶石,紅色石榴石

下面來分析一下:

藉助一下道具,使用偏光鏡即可分出,四明四暗為紅寶石,全暗為尖晶石或石榴石(如果有其中一個異常消光那個為石榴石)。再區分尖晶石和石榴石,紅色尖晶石在紫外螢光燈下長波呈現弱紅色至紅色。

1:紅寶石與石榴石:

紅寶石有明顯的二色性,石榴石無二色性。石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而紅寶石多色性明顯,紫外燈下,紅寶石有紅色螢光,而石榴石表現為惰性,放大檢查時,石榴石內部較潔凈,紅寶石內氣液包體和固態包體豐富。

2:紅寶石與紅色尖晶石的區別

尖晶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折射率比紅寶石低,放大檢查時尖晶石具串珠狀排列的八面體負晶

3:紅寶石與紅色碧璽的區別

具有更明顯的多色性,刻面寶石在合適方向可見後刻面棱重影。

石榴石與尖晶石:形同大小的兩種石頭,石榴石重。

碧璽具有多色性,關鍵折射面有重影,仔細看。

寶石看生長線,部分有裂紋裂理,是玻璃光澤沒什麼火彩;

石榴石和紅碧璽比的話顏色偏深,紅碧璽有靜電。

4.尖晶石與石榴子石的鑑別:

石榴子石中的鎂鋁榴石與紫紅色至深紅色調的尖晶石很相似。

二者都是均質體,沒有多色性,在內部都是含有負晶或是固體的包裹體。

它們可從折射率、吸收光譜、螢光、密度、包裹體等方面來鑑別。

三.沙弗萊,祖母綠,綠碧璽

祖母綠是綠柱石族的一員,因為鉻(Cr)元素的存在,呈現出美麗的綠色,是彩色寶石中的「綠色寶石之王」,其美麗與價值都是公認的,並且人氣也是逐年上漲。

沙弗萊和祖母綠區別:

沙弗萊擁有和祖母綠非常相似的外表,沙弗萊是石榴石家族的一員,名字是鉻釩鈣鋁榴石,又叫沙弗萊,沙弗萊發現於1967年,歷史不長,但是其擁有高折射、高凈度、顏色高飽和度等優點,也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綠色寶石之一。

1.折射率不同

祖母綠和沙弗萊在理論上二者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要通過顏色來區分祖母綠和沙弗萊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且準確度很低。祖母綠和沙弗萊在折射率上有很大的差別,這樣的差別致使沙弗萊看起來比祖母綠更加閃耀。

2.包裹體不同

祖母綠的內部天生多裂隙和包體,而沙弗萊的包體非常少,晶體乾淨通透。這可以說是它們的主要區別了,但肉眼觀察判斷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還是要藉助儀器進行確認,普通的消費者在珠寶鑑定檢測證書上看到「emerald」這個單詞就放心吧,就是祖母綠。

3.顏色不同

雖然沙弗萊石色彩飽和度也較高,但與祖母綠仍有一定距離。祖母綠呈現出濃綠、鮮綠、正綠色,部分則是深綠色,不帶藍、黃等其他顏色。但沙弗萊石夾雜著黃色,慣常呈現黃綠色與草綠色。

祖母綠是世界上五大名貴寶石之一,它的價值與地位是碧璽所無法比擬的;碧璽是一種達到寶石級別的電氣石,其中綠碧璽並不多見,是一種稀有的碧璽品種。

綠碧璽與祖母綠的區別:

1、切割方式的不同

祖母綠相對脆硬,在國際上也有一套關於祖母綠切割法,因而祖母綠飾品的形狀較為固定;

綠碧璽的切割方式就沒有那麼限制了,可以採用不同的切割方法,打造不同的款式來。

2、包裹體的有無

剛開採出來的祖母綠原石基本上都有瑕疵和內含物,而綠碧璽用肉眼觀察內部,一般很難發現內部含有包裹體。

3、顏色光澤的不同

綠碧璽和祖母綠的綠色還是有一點不同的,綠碧璽有深綠和黃綠色兩種,較祖母綠更為深沉些,而祖母綠一般是呈深翠綠色,也有的帶著點藍色。

綠碧璽和祖母綠兩者的物理性質是不同的,用肉眼觀察祖母綠為深翠綠色,在視覺上為明艷的綠光,一般也都含有包裹體。

四.黃鑽VS黃色藍寶石

黃鑽和黃色藍寶石都是出身名門,一個是鑽石中產量稀少的一款,一個是剛玉家族的名門閨秀。但論起知名度,黃鑽認知高於黃色藍寶石。

▲上圖為黃鑽,下圖為黃色藍寶石

黃鑽的形成是由於長期暴露在氮氣中,而黃色藍寶石則是由於其本身含有鐵元素所致。黃鑽產量僅為普通鑽石的千分之一,因此價格也高於黃色藍寶石。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黃鑽的大名吧。《蒂芙尼早餐》中那條黃鑽項鍊讓人記憶猶新。

很多明星也收藏過黃鑽,如貝嫂的黃鑽戒指。

大家可能對黃色藍寶石熟悉度不高,其實品質上佳的黃色藍寶石與黃鑽肉眼看去一般無二,但火彩稍遜色於黃鑽。

但黃色藍寶石也有自己的優勢,大克拉數的黃色藍寶石比較常見,大克拉的黃色藍寶石具備收藏價值,價格目前還沒有起航,潛力無限。

五.海藍寶VS托帕石

海藍寶越來越被國內珠寶收藏家喜愛,其海水一般純凈的藍色讓人心曠神怡。同時一種和它相似的淺藍色寶石——托帕石也被人熟知。

此外,海藍寶是歐洲王室喜愛的寶石種類,被稱為「王冠專業戶」。因此,接受度也更高。

1、顏色

托帕石:一般呈黃棕色--褐黃色、淺藍色--藍色、紅色--粉紅色及無色,極少數呈綠色色調。必須指出的是目前市場上流行的一些托帕石的顏色是經輻照處理和熱處理的結果。市場上有些藍色托帕石是由天然無色托帕石先經輻射使之呈褐色,然後再加熱處理而呈藍色的。巴西粉紅色和紅色托帕石是該地產的黃色、橙色托帕石經熱處理後的產物。

海藍寶:大部分的海藍寶石呈淺藍微帶綠色調,顏色如度假聖地的淺海,清新可人。顏色為天藍色至海藍色或帶綠的藍色,以明潔無瑕、濃艷的艷藍至淡藍色者為最佳。

2、密度

黃玉 3.59克/立方厘米,鋯石4.69克/立方厘米,密度明顯偏大,手掂有重感。放大鏡下觀察底刻面稜角處,鋯石、黃玉均可顯雙影,海藍寶石不十分清楚。鋯石色散高。

3、晶體形態

黃玉斜方柱狀,鋯石四方柱狀。人造玻璃和人造藍色尖晶石顏色雖然與其相似,但是都為均質體,無二色性,以此為區別。

4、特徵

海藍寶石的特徵是天藍色、海藍色,玻璃光澤,包裹體少,潔凈、透明,具弱二色性,六方柱狀晶形。托帕石屬正交晶系,透明到不透明,有明顯的三色性,柱狀晶形,柱面常有縱紋,采自砂礦中的托帕石多被磨蝕成橢圓形。

5、內含物

天然的海藍寶,多數都有綿裂。多數天然的海藍寶都呈現較為淺的藍色,而托帕石相對來說雜質比較少點,顏色不止一種。

6、硬度

海藍寶石的硬度比較托帕石的硬度大。其質地較脆,怕高溫,在高溫下海藍寶石易炸裂,遇火烤會褪色。

7、價格

如果顏色很深且價格不貴,基本不可能是海藍寶石。海藍寶石目前市場的多數顏色清淺,近乎無色,優質者的價格很高,可以達到托帕石的10倍。

8、鑑定

另外海藍寶與托帕石最佳的鑑定方法是密度,在二碘甲烷(密度為3.32克/立方厘米)重液中黃玉下沉,而海藍寶石則會漂浮在二碘甲烷上。另外,還可用某些黃玉的特有包裹體區分,但是需要用顯微鏡鑑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