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的演變,也是一場女性力量的覺醒

暴娛 發佈 2019-12-16T23:07:53+00:00

時隔六年多,Elsa女王帶著妹妹Anna回來了。不知道多少憧憬城堡公主的小女孩,想像Elsa一樣當一回女王?目前,《冰雪奇緣2》電影票房7.5億,在貓眼電影上評分高達8.8分。

時隔六年多,Elsa女王帶著妹妹Anna回來了。不知道多少憧憬城堡公主的小女孩,想像Elsa一樣當一回女王?目前,《冰雪奇緣2》電影票房7.5億,在貓眼電影上評分高達8.8分。



它延續了第一部的奇幻色彩和女性力量,也顛覆了迪士尼電影以往的套路:

公主不需要被男人拯救,她成為了自己的女王;

一見鍾情是不靠譜的,王子也可能是笑裡藏刀的反派;

真愛之吻不需要來源於愛情,也可以來源於親情;

鮑小姐(ID:MissBaoSG)覺得,迪士尼公主的演變過程,就是一場女性力量的覺醒之路。



1937年,電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問世,開創了動畫長片的先河。

2013年《冰雪奇緣》上映,它告訴我們,公主不止是公主,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國。

從《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到《冰雪奇緣》,迪士尼一共推出了13部公主電影,跨越了八十年的時代變遷。今天,鮑小姐(ID:MissBaoSG)帶大家細數迪士尼公主的演變。



1

第一代:「傻白甜」公主


迪士尼的第一代公主,完全是男權社會下對女性形象的定義。

無論是白雪公主還是灰姑娘,都善良美麗、純潔柔弱。她們盲目樂觀,沒有反抗精神,唱唱歌跳跳舞,哄哄小動物,最後還能俘獲王子的心。



當惡毒的後媽虐待她,白雪公主表示:我很善良。

當惡毒的後媽欺負她,灰姑娘表示:我很善良。



她們在逆境裡生存下來純粹依靠小矮人或仙女教母等非自然的力量。最終使這些善良的「花瓶」脫離苦海的,則是被貼上真愛標籤的王室婚姻。

在這些作品裡,公主與王子的相遇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無需言語,突然就心心相印。公主們苦難的生活,只需靜靜等待王子來拯救。



但不得不說,這很符合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生命。

1937年的美國剛剛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大眾需要這樣的童話故事撫平內心的傷痛。

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也傾向於將女孩培養成一個賢惠、溫柔、顧家的好伴侶。這些電影則告訴人們,只有這樣的女孩,才會得到「王子」的救贖。

因此,在人們的心中,女性也就理所應當要做一個賢妻良母、柔弱顧家,找一個好老公。

直到1959年,睡美人等來王子的一吻卻票房慘澹時,迪士尼意識到,這樣的公主故事,大家已經不買帳了。



2

第二代:「新派「公主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的公主,與之前刻板完美的公主形象不同了,終於開始有人情味了。

1989年上映的《小美人魚》裡面的愛麗兒公主開始有自己的個性,也具有任性的一面,比如執意去換一雙腿,倒追心儀的王子。

愛麗兒不再是空等愛情的降臨,而是勇敢的追尋。



1991年《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公主不僅是一個愛讀書的知識女性,還霸氣地愛上了一隻野獸。它改編自民間同名傳說的《美女與野獸》,是這一時期的典型突破。它控訴了女性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結婚對象,只能被迫接受父輩選擇的人的社會現象。



1998年的《花木蘭》是迪士尼公主系列裡第一位沒有顯赫家世,並且要女扮男裝的公主。

這個源於中國,長著丹鳳眼的木蘭,上了戰場大獲全勝,最後甚至讓皇帝給她鞠了一躬。這說明迪士尼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開始有了對自我價值的思考。



可惜,這一時期的女權主義是短暫的,公主們的自我綻放更似曇花一現,沒有驚起波瀾。

就像愛麗兒最終和王子步入婚姻;貝兒救贖了野獸,但依舊是王妃;木蘭為孝出征,依舊衣錦還鄉,一介女兒身……

她們展示了女性超凡的自我價值,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是無法為這些提供公平平台的。


3

第三代:不做公主的女王


2009年《公主與青蛙》中,需要吻的終於不是公主了。

這位黑人公主蒂安娜,被稱為「創業公主」。


其實蒂安娜的出身並非是公主,只是一個在餐廳打工的黑人姑娘,她的夢想是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館,對於她來說,事業遠比愛情重要。

2010年上映的《長髮公主》則是新女權主義的表述,被囚禁的樂佩公主割斷了自己的長髮,去探索自己的真實身份。

擺脫美麗束縛的長髮公主最終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找回了身份,而一路上順便認識的飛賊Flynn也不是什麼王子,他們的愛情只是長髮公主在追尋自我中的禮物。



鮑小姐覺得,公主電影逐漸演變成了強調女性自我的電影。

《冰雪奇緣》的出現,更展現了這個時代女性的主流追求:獨立、自由、平等。Elsa竭力壓制的超能力其實就是Girl Power的形象表達。

最終Elsa和自己的超能力和解並征服它,擲地有聲地傳達了一個信息:女性要敢於展示自我,能力要被認可。

Elsa和Anna之間的姐妹感情變成了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男性角色在她們的生活中變得不那麼重要。



第二部的主題曲《IntoThe Unknown(迎向未來)》,為我們展現的則是當下女性勇敢面對未來,主動接受冒險的形象,歌曲中充滿了主宰自我的味道。

如果說第一部中的Elsa還有成長的迷茫與不知所措,第二部里的她已經成熟、獨立,在戰勝內心恐懼後,回歸阿倫黛爾的Elsa敢於面對自己的力量。

從第一部還需要藉助手套抑制自己,到現在毫不在意地偶爾釋放,Elsa越來越享受於主宰自己的超能力。


然而Elsa並沒有因此過上安穩的生活,相反她日日夜夜被一股神秘的聲音所困擾。她想要追尋聲音的源頭,但又不得不考慮家人的羈絆。

I』v had my adventure and don』t need something new

我已經歷奇遇,無需更多

I『m afraid of what I』m risking if Ifollow you into the unknown

我為可能的賭注感到害怕,若我跟隨你進入那未知之境

歌詞唱出了Elsa的矛盾,她需要在安穩的生活和未知的冒險之間選擇。

女王是責任,同時也是一種禁錮。

從尋找身份認同到尋找真正的歸屬,我們看到Elsa女王的成熟之路。



總的來說,新時代的公主們的夢想只有一個,取悅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

愛情對小公主來說不再是救贖而是附屬品,她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

從白雪公主到Elsa女王,迪士尼打造的公主形象從傻白甜變成了獨立女性。

即使是曾經嚮往愛情的Anna,也在經歷「王子」的欺騙後,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暫時放下了愛情,陪姐姐去冒險。


在《無敵破壞王2》中迪士尼公主更是齊聚一堂對傳統公主發起吐槽,並且教給女主雲妮要靠自己,不需要依靠一個男人。



迪士尼的公主形象作為女權變遷的載體,記錄著社會思潮的變遷。

如今大家對女權主義的討論越來越多,有無數的女權主義人士為了男女平等前仆後繼,而平等註定是一條漫長而崎嶇的道路。

網上有人不斷將女權主義妖魔化的種種極端言論,單是女性自己願意擺脫枷鎖,爭取人權、展示自我的就少之又少。

大多女性似乎更傾向於沉默與接受,將自己訴求隱藏起來。

公主系列電影的核心意識的變化便是女權思想最好的導師,它激起了廣大女性的自我覺醒。

其實,迪士尼的價值觀是永遠沒有改變——要有夢,要勇敢追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