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長的真的很醜嗎?

赬飛半壁文 發佈 2019-12-16T23:49:05+00:00

讀明朝歷史,朱元璋的長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讀明朝歷史,朱元璋的長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我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這位明朝開國皇帝曾經長成這樣

中國歷史上估計也沒有別的皇帝能得令人如此印象深刻了可以說這張鞋拔子臉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但網上一直流傳著十幾幅畫分別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相貌

一種是以長臉為代表的

但另一種是以圓臉為代表的

臉盲都看得出,這不可能是一個人。然而,歷史上的明太祖確實以這兩種長相傳世。

南薰殿所藏曆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的畫像最多,總計有13幅。如今,這13幅畫像,除了1幅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餘均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13幅畫像,呈現了兩個朱元璋:一是端莊的圓臉俊像,計有兩幅,分別呈現盛年和老年時期的朱元璋,一是怪異的長臉丑像,計有11幅之多,相貌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額頭、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豬,有的臉上還畫滿麻點。

問題來了:到底哪一張臉是朱元璋的真容?

明朝中期的張瀚(1510—1593)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任職南司空時,曾入值武英殿,親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畫像。他說: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

後來張萱在京為官,才看到內府所藏朱元璋、朱棣的畫像,驚嘆: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為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從張瀚、張萱的經歷,可以看出兩點:

第一,朱元璋圓臉俊像才是官方認可的圖像;

第二,長臉丑像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經在民間流傳,甚至登堂入室進入王公貴族的私家收藏。

相比之下,那些長臉丑像,無論是服飾、場景、畫風,都很粗糙隨意,有的連衣冠的搭配都漏洞百出,來源和出處十分可疑。

然而,標準像不代表就是真實容貌,畫家有可能達不到寫真的水準,也有可能受迫於皇威作了美化處理。

關於宮廷畫家的水平,大家可以放心。自宋代以後,帝後肖像畫的可信度已經很高了。當時皇家有畫像以備百年後供子孫瞻仰祭拜的需求,宮廷畫家的水準也足以為帝後們畫出形似的肖像畫。

但光畫得像,體現不出皇帝的氣象與個性,並不能博得朱元璋的認可。

明朝中期的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說,那些把朱元璋畫得很逼真的畫家,自以為可以得到獎賞,然而皇帝並不滿意;只有一個畫家在形似之外,加上"穆穆之容",結果朱元璋大喜。

"穆穆之容",大概可以理解為給朱元璋的容貌加進一些顯示尊貴的符號,比如長耳垂輪、天庭飽滿等,即在形似的基礎上,追求帝王相的神似。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傳世的朱元璋像,圓臉俊像更接近他的真容但不能說"就是"他的真容,只能說"更接近",因為畫家還可能作了一些神似的處理。

又有一個問題:另一種傳世畫像為什麼把朱元璋處理成豬腰子臉呢?通行的解釋是,滿清入關後對朱元璋的醜化

其中最明顯的特徵"天地相朝",說的是天庭(額頭)和地閣(下巴)突崛相對,這正是我們看到的兩頭彎的豬腰子臉(鞋拔子臉)。再後來,附會出朱元璋一臉的麻子,有12顆黑痣、48顆黑痣、72顆黑痣等版本。這是把劉邦左股有72顆黑痣的傳說移植到老朱臉上了。目的也不是為了醜化他,而是強調他一臉的帝王相。

在古代相術家眼裡,乃至普通人的觀念里,長相決定命運。一個人長一副什麼樣的相貌決定著他終身的爵祿、年壽、運勢等等。他們對帝王命、富貴命的評價也不以美醜為標準,而是看長得奇不奇。

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是,明朝中期以後,政治腐敗,人們開始借懷舊宣洩不滿情緒。社會各階層對朱元璋的建國之功,強力反貪肅腐的偉大功績,越發嚮往,所以就借掛他的像表示懷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