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天上人間會相見

唐詩宋詞古詩詞 發佈 2019-12-16T02:10:20+00:00

「天寒地肅,深掩門扉。金桔糖醃,綠蟻新醅。擁被高臥,小窗濃睡。鵲始安巢,雁將北回。式微式微,天將暮,你何時歸。」他是怎樣一個人呢?宣宗皇帝曾以滿腔深情為他寫詩:《吊白居易》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天寒地肅,深掩門扉。金桔糖醃,綠蟻新醅。擁被高臥,小窗濃睡。鵲始安巢,雁將北回。式微式微,天將暮,你何時歸。」

他是怎樣一個人呢?

宣宗皇帝曾以滿腔深情為他寫詩:

《吊白居易》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世事紛紛雜雜,他終究是那個五千年只此一個的白樂天。

公元772年,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大唐盛世只於餘下了最後一點殘存的光。

隨著李白杜甫的相繼離世,唐詩也陷入了如朝局般一片落寞的淒涼之境。所有人都在等待著一個人的出現來重振唐詩的雄風。


帶著老天賦予的使命,白居易在此時降生了。

他天資過人,三歲識字,五歲成詩,九歲通聲韻,十六歲時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驚艷全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年少成名正是春風得意時,他也有了讓他牽掛一生的女子——湘靈。

那時,白居易一家剛剛搬到符離。因為這是個鄉野之地,自視甚高的白母不允許白居易接觸外面的人,白居易也對母親唯命是從,專心準備科舉。

直到有一天一個叫湘靈的鄰家小妹誤打誤撞的闖進了他的世界。

一眼誤終身。

《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閒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湘靈和白居易在書里讀到的笑不露齒的女孩一點都不一樣,她經常在白居易讀書的時候溜到他家窗外,托著腦袋看他念書,白居易看累了,湘靈就唱歌給他聽,才子佳人,兩人很快陷入了甜美的戀愛中。

但這段「地下戀情」很快被白母發現了,並遭到了她堅決的反對,她二話不說的將白居易送出了符離。

白居易天真的以為或許母親只是擔心自己沉迷於兒女情長,怕自己耽誤了學業,於是越發努力用功。

「長年用功,讀到口舌生瘡,寫到手心出繭,甚至少年白頭,終換一身文采絕代。」

皇天不負有心人,27歲的白居易終於進士高中,揭榜之日,他在慈恩塔下大筆一揮寫下「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進士及第後馬上回到家鄉,拉著湘靈跪在母親面前求她成全,卻不想遭到了母親更強烈的反對:「曾經你為布衣她尚且配不上你,如今你已貴為進士,怎能娶這鄉野村婦。」

還沒等白居易說服母親,他就要回京赴任了,臨走之際,湘靈趕來,送了白居易一雙自己親手做的鞋子。

看著淚水漣漣的湘靈,想到兩人相愛無法相守,白居易心如刀絞。

《南浦別》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段,好去莫回頭。

後來,白母甚至舉家搬到京城,徹底斷絕了白居易與湘靈的聯繫。

她等他,從豆蔻年華等到早該為人父母的年紀。他終究還是是負了她的等待。

也正是因為這樣,白居易「死」在了他本該最是意氣風發的年紀。

這樣回京為官的白居易,生活的猶如行屍走肉,流連於煙花之地,身邊的歌妓與青樓女子換了又換,仿佛想找到那個曾經在窗邊為他唱歌的女孩。

他把對生活所有的熱情,都放在了他的百姓身上。他愛民如子,經常親自下田了解百姓真正的生活。他為山河高呼,為蒼生吶喊。於是,才有《觀刈麥》《賣炭翁》直面百姓困苦的詩歌。

他甚至還經常直指皇帝的錯誤,毫無顧忌的參奏當朝權貴。也正是因為他的作風太正派,才讓那個昏暗的朝堂容不下他。

公元815年,堂堂大唐軍相在長安街頭被暗殺,別人都明哲保身,只有他又正言辭地上表要求查明真兇,結果被以「多管閒事」為由,貶了官。

經歷了人生風雨的白居易愈發思念湘靈,當他再次拿出那雙珍藏許久的鞋子,不由得痛不欲生。

今朝一惆悵,反覆看未已。

人只履猶雙,何曾得相似。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十一年後的機緣巧合下,他又一次見到了讓他刻骨銘心的人。

《逢舊》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本來以為,沒有了母親的阻礙,兩人終可以如願以償,未曾想,這次之後,湘靈直接遁入佛門。

湘靈將又來尋自己的白居易拒之門外,白居易又急又悔時,收到了湘靈的信:「多虧父母兄弟懂我,我才能堅守此生非你不嫁的諾言,三十年來,我誦經念佛已經習慣了。紅塵之事,也都不記得了,你,你也早日放下執念,不要再來找我了。」

白居易滿心悲涼,五臟劇裂,寫了首詩回復問她說,既然你已經放下了我,那為什麼還要來我夢裡?

別來老大苦修道,煉得離心成死灰。

平生意念消磨盡,昨夜因何入夢來?

湘靈無奈,「既然夢裡見過,就當我們已經話別,人間無緣,天上再見。」

兜兜轉轉,他們與命運抗衡,最終還是失散了。就像「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那樣美好的愛情卻起名為《長恨歌》。

便好似一生心事只得一人來解,人不見了,心事再也無解。終是意難平。

公元846年,74歲的白居易溘然長逝。

不知他們在天上相逢了沒有,是不是他還念著詩,她還唱著歌。一如當年,才子年幼,佳人尚小。


作者:清酒。大二在校學生,理工科女生,但對詩詞始終有發自心底的喜歡與敬畏。寥寥數字,寫盡人間浩渺煙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