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

閒人的閒暇時間 發佈 2020-05-15T03:26:24+00:00

有一次,我和朋友準備騎共享單車去上班,發現樓下只有兩輛被刮花了的小黃。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論,避免無謂的爭論,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01


有一次,我和朋友準備騎共享單車去上班,發現樓下只有兩輛被刮花了的小黃。好在不是特別嚴重,經過辨認,我們還是猜出了號碼。

就在我們開了鎖準備騎走的時候,一位婦女從旁邊的便利店裡冒了出來,衝著我們喊:「誒,這車是我的!」

我和朋友面面相覷,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

婦女看我們不說話,於是很激動地攔在我倆前面,說:「沒聽見嗎?!這兩輛車是我的!我先占了!」

我們立刻明白過來,看來這號碼牌是被她刮花,準備當作她家專屬單車用了。

朋友是個急性子,看那婦女不僅沒素質,還如此理直氣壯,脾氣立刻就上來了:「這小黃車不是公用的嗎,憑啥說是你的啊!你知不知道刮花了車是要賠錢的!」

那婦女見她氣勢洶洶,立刻朝便利店裡喊了一聲「老公」,然後便掐著腰一副要吵架的樣子。

我知道朋友平時嫉惡如仇,遇到這種貪小便宜的人絕不會退讓,勢必要爭個輸贏。然而看看對方的架勢,不僅不講道理,說不定還會動手,我只得拉著她讓她趕緊走。朋友拗不過,氣沖沖地跟我離開了。

在路上,朋友很鬱悶地問我,「我正準備好好跟他們理論一番,你幹嘛要拉我走?明明是他們理虧,為何退讓的是我們?」

我說:「他們是不占理,可是你看那個婦女的樣子,是講道理的人嗎?同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不僅毫無作用,而且浪費時間和精力。上班遲到、心情糟糕不說,萬一她老公有暴力傾向,動起手來,吃苦頭的可是我們。瘋狗擋道,與其跟它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繞道而走。」

朋友聽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然後默默地在軟體上點了個「舉報」。

02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面對胡攪蠻纏的人,不論你怎麼爭辯,都如同對牛彈琴,最後妥協的只會是我們這些講道理的人。

對此,《莊子·秋水》里有一句話十分貼切,叫做「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

意思是,只出生在夏季的蟲子,無論你怎麼向它描繪冬天的冰雪,它都不會懂;只活在井底的青蛙,無論你如何同它解釋大海的寬闊,它都不會相信。


受時間、空間、教育的影響,每個人的思想層次都不同。層次不同,註定無法溝通。當兩個人的認知水平相差太多,無論你再怎麼講道理,都是徒勞。

比如,在老一輩人的眼裡,體制內的工作才叫工作,體制外的工作統統被稱為「打工」,哪怕那個「打工」的人其實已經是某個公司的老闆。

比如,在恐同者的眼裡,同性戀都是不正常的,是變態的,是反人類的,即使許多已開發國家同性婚姻早已合法化。

比如,在反智主義者眼裡,如果一個大學生賺的還沒民工多,那麼讀書就是無用的,也不管那個大學生是不是才剛剛畢業。

再比如,在剛愎自用的老闆眼裡,自己的所有看法都是對的,如果員工有異議,那麼員工就是傻X,不肯重用……

等等等等……

這類人,就如同把腦袋埋在黃沙中的鴕鳥,只願活在自己的認知里,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千變萬化,他們都一如既往地死心眼。

一旦你開始和他們爭論,你便輸了。因為他們的認知階層只能到那兒了,你再怎麼爭辯,也無法消除你們之間的認知差距,反而只會白白地浪費掉你的耐心和時間。

王爾德說過,「和別人談論他不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

就像我遇見的那位婦女,在她的認知里,大概從來不會覺得貪小便宜、損壞公物是件錯事。在她的生活中,為自己謀取最大化的利益便是最重要的事情,當口頭上爭論不贏時,就會傾向於暴力解決。

這樣的人很可惡,也很難纏。遇見了,不要爭辯,果斷走開。因為我們無法僅憑隻言片語就改變別人的品行,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跟蠻不講理的人糾結爭吵,只會讓你的心情變得異常糟糕,還有可能傷了自己,儘量遠離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去浪費口舌,正如《歡樂頌》里曲筱綃的做人態度:「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03



當然,每個人的認知水平都是有限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誰也不必瞧不起誰。我們要懂得求同存異,互相尊重。總想爭個輸贏的人,只會徒增煩惱。

聰明人,不愛逞口舌之利,因為他們的話,只說給層次相同的人聽。層次不同,不必強融,這一生多結交幾個氣場一致的朋友,就已足矣。

當別人無法理解你,與你的認知發生衝突時,沒有惡意的人,對他一笑而過,有惡意的人則儘快遠離,避免糾纏。

讓人三分不吃虧,容人三分無損。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論,避免無謂的爭論,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