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飲茶與茶器(南宋精品)

河北省新疆商會 發佈 2019-12-16T05:06:43+00:00

中國飲茶之風「興於唐,而盛於宋」。  宋人蔡絛《鐵圍山叢談》有言:「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時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亦載:「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猶盛。」宋代茶文化之繁榮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飲茶之風「興於唐,而盛於宋」。

  宋人蔡絛《鐵圍山叢談》有言:「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時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亦載:「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猶盛。」宋代茶文化之繁榮由此可見一斑。

  在此以瓷質茶具為媒,讓我們在茶香餘韻之間,領略宋人的精神世界和美學風尚。

  鬥茶和建盞

  宋代前期,點茶法與煎茶法並存,然鬥茶的興起,使得煎茶法在宋代後期基本被摒棄,點茶成了主要的飲茶方式。鬥茶據考起源於福建建州,是茶農們評比新茶優良次劣的一種比賽活動。兩宋時建州北苑生產的「龍團鳳茶」乃進御貢茶,極為珍貴,鬥茶風靡全國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民間活動隨著貢茶傳入了朝廷,並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樣來自福建的黑釉茶盞也隨之聲名鵲起。蔡襄《茶錄》上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鬥茶時,茶麵泛出的湯花呈白色,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故宋人鬥茶喜用建盞。建盞之於鬥茶功用具體如何,我們來賞析幾件代表性建盞。本文所介紹的茶具主要為2010年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舉辦的「清雅——南宋瓷器精品大展」之展品。

宋建窯烏黑釉黃兔毫盞(圖1)

  宋建窯烏黑釉黃兔毫盞(圖1) 口徑11.5厘米、底徑3.5厘米、高6.4厘米。福建省博物院藏。圓唇,束口,口沿稍外撇,口沿與上腹壁交界處有內凹痕跡。斜弧腹,上腹微鼓,下腹內收。圈足較窄,挖足淺。通體施以烏金釉(即黑釉),夾以棕黃色澤的兔毫斑紋。這種類型的建盞在窯址發掘中所占比例較大,質量較好,應該是典型建窯盞。此類建盞益於鬥茶之處有五點:其一,黑釉襯茶。「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色也」。其二,胎厚保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其三,適合注水。建盞呈斗笠狀,水流下注,「底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直立,易於取乳」。其四, 形易觀湯。鬥茶「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建盞口沿下部內凹,形成注水線,防止過滿,益於托乳。其五,V形設計,穩重大方。品茶時將其放在盞托上,盞身能自動扶正,可避免湯水因茶盞晃動而傾斜。在建窯瓷窯中發現刻有「供御」銘文的碗底殘片(圖2),均位於窯室中最好的窯位,成品率高,數量較少,說明建窯雖然為民窯,但曾為宮廷燒造過御用瓷器。綜合考古發掘及文獻記載,此種建盞應是宋代皇帝和文人最為推崇的「建安兔毫盞」。

刻有「供御」銘文的碗底殘片(圖2)

宋建窯黑釉兔毫紋碗(圖3)

  宋建窯黑釉兔毫紋碗(圖3) 口徑11厘米、底徑3.5厘米、高6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朱琰《陶說》載「宋時茶尚撇碗」,曹昭《格古要論》亦云「建窯器出福建,其碗盞多是撇口」,建窯窯址考古發掘亦發現不少撇口碗,可見撇口碗也是宋代建盞造型中常見之物。其口沿外撇如喇叭狀、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淺圈足底,造型呈漏斗狀,在鬥茶中,不僅適合圍觀者觀看評比,還利於茶香揮發和散開,具有良好的科學實用性。同時,口沿外撇便於嘴唇喝湯和嘗味,非常人性化。

宋建窯黑釉兔毫紋碗(圖4) 口徑18厘米、底徑5厘米、高7.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宋建窯兔毫盞(圖5) 口徑12.5厘米、底徑3.8厘米、高5厘米。福建博物院藏。

  《大觀茶論》言:「然須度茶之多少用蓋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蓋小則受湯不盡……」由此可知,建窯黑釉盞在鬥茶使用時,即便造型類同,然在大小、形制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差異。茶盞的大小,不僅僅以用茶的多少來決定,還受圍觀人員多少、茶餅質量、分茶效果、注水速度及流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圖4、圖5這兩件大型茶盞和以上兩件建盞形制基本相同,只是大小不同。可見,宋代鬥茶儀式花樣繁多,有時一次需要準備大小不同的茶盞,也稱「套盞」「列蓋」。

  上欲行之,下必效焉。北宋中後期以後,鬥茶之風從宮廷傳至民間,南宋時達到極盛。受市場利益的驅動,江西、福建、四川、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均有燒制黑釉瓷之窯場,其中江西吉州窯的黑釉盞獨樹一幟,別具創新。與建盞的陽剛大氣、釉彩渾厚相比,吉州窯或於鬥茶功能上略遜一籌,但靈活多變,洒脫質樸,尤其是木葉貼花、剪紙貼花裝飾藝術風格獨具。另外灑釉、彩繪等裝飾方法在吉州窯也較為常見。

南宋吉州窯剪紙鳳紋大碗(圖6) 口徑16.5厘米、底徑5.6厘米、高6.9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

宋吉州窯鱔皮地剪紙梅朵紋盞(圖7) 口徑10.2厘米、底徑3.9厘米、高4.8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

南宋吉州窯鱔皮地剪紙雙鳳紋盞(圖8) 口徑12.8厘米、底徑4.1厘米、高6.4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

南宋吉州窯鱔皮地剪紙團花紋盞(圖9) 口徑12.1厘米、底徑3.5厘米、高5.5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

  民間剪紙藝術是中國最為普及的鄉土藝術,然而把民間剪紙的實物,直接運用於陶瓷生產的過程中,取得這種獨特的效果,卻是吉州窯的創新。剪紙紋樣中,最常見也是最深入人心的花紋就是梅花,所謂「清友者,梅也」。梅花美麗而不妖冶,花味清韻且又芳香,與宋代文人追求質樸、淡泊、清奇、雅致的精神不謀而合。另一種應用較多的題材是鸞鳳紋,鳳是中國古代先民崇拜的對象,人們把它視為「神鳥」,希望能給人們帶來光明與希望。以上這4件吉州窯盞皆是應用這兩種紋飾裝點內壁的。為何只裝飾內壁呢?《清異錄》中記有一種名為「漏影春」的飲茶之法,即「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湯點攪」。這是一種茶中加料的飲茶法,剪紙貼花的裝飾手法為此茶的造型藝術錦上添花。


宋吉州窯玳瑁釉碗(圖10)

  宋吉州窯玳瑁釉碗(圖10) 口徑18厘米、底徑5厘米、高7.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吉州窯的玳瑁茶盞在宋代黑釉茶盞中享有盛譽,其是在黑釉上灑有不規則的黃、褐色斑塊,形成猶如玳瑁背殼的花紋,渾然天成,再現自然界動物的神韻風貌。此碗敞口,斜直腹,矮圈足。外壁刻有三道弦紋。器身施黑釉,釉質晶瑩,肥厚滋潤。內壁釉面呈玳瑁狀的黃褐色斑。近足處無釉,露黃白色胎,胎質細密堅硬。製作精緻,色彩柔和絢麗。


南宋吉州窯褐釉地灑釉碗(圖11)

  南宋吉州窯褐釉地灑釉碗(圖11) 口徑10.6厘米、底徑3.7厘米、高5.1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敞口,斜直腹。褐釉打底,鷓鴣斑紋散布其上,大小不一,疏密有致,隨意性強,並且留有灑釉的痕跡,似一幅「潑墨圖」,看似無意,實則有心。


 鬥茶中的「湯提點」——執壺

  宋代鬥茶「捧紅」的不僅僅是建盞,還有另外一個關鍵角色——湯瓶,這對親密搭檔完美演繹了鬥茶藝術。湯瓶,又稱執壺、注子,南宋審安老人著《茶具圖贊》稱其為「湯提點」。《大觀茶論》專門論述了此物在鬥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注湯害利,獨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則注湯力緊而不散;嘴之未欲圓小而峻削,則用湯有節而不滴瀝。蓋湯力緊則發速有節,不滴瀝,則茶麵不破。」正如斯,為適應鬥茶需要,時人對執壺的流和壺嘴作了特別設計:壺流一改唐代的挺直粗短而變得曲長,壺嘴的出水口圓而小,這樣才能使壺嘴在出水時, 注湯落點準確,收放自如,並且水流呈拋物線,極具線條美。與此同時,壺的執柄開始加長,幾於壺嘴齊平,或高於壺嘴,如此設計,減少了人體手臂上揚的幅度,注水點茶,輕鬆盡在掌握。

  《茶錄》載:「瓶……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宋代湯瓶不僅具有注水的功能,還要附帶燒水,因此金、銀、錫、鐵等金屬器皿為多。即便以瓷器替代,也會仿照金屬器的造型。宋代景德鎮湖田窯、江西吉州窯、浙江龍泉窯等多個窯口均曾生產執壺,雖釉色不一,但器形設計上存在許多共性,這亦是宋代各地鬥茶習俗和評定標準相差無幾的一個佐證。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幾件執壺:


南宋青白釉帶蓋執壺(圖12)

  南宋青白釉帶蓋執壺(圖12) 口徑4.6厘米、足徑5.2厘米、高15.2厘米。福建省博物院藏。這件執壺脖頸細長,喇叭口,提梁鈕蓋,長流長柄,瓜棱形腹部渾圓飽滿,圈足略外撇,青白釉色溫潤含蓄,整體造型像一位穿著素絹,翩翩起舞的少女。青白釉執壺在宋代非常流行,不僅因為其製作工藝精湛,更因為它溫潤如玉的質感符合宋人審美「君子如玉」的理念。


宋吉州窯虎斑紋執壺(圖13)

  宋吉州窯虎斑紋執壺(圖13) 口徑4.5厘米、足徑8.5厘米、高19.5厘米。吉安市博物館藏。這件執壺為吉州窯黑釉窯變產品,器身布滿絢麗的虎斑紋,多彩燦爛。頸部與流之間設一支架,使器物更加固定牢固,又不失美感。

宋龍泉窯執壺(圖14)

  宋龍泉窯執壺(圖14) 口徑7.8厘米、足徑7厘米、高19.8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淺盤口,細長頸,八棱形鼓腹,八角形圈足,頸腹間裝對稱的彎曲細長流和扁把,另一面裝對稱的雙耳。腹部刻重瓣蕉葉紋,花飾繁縟,華貴富麗。

  鬥茶茶碗偏愛建盞,但執壺卻不拘一格,只需形神兼備,色釉如意。常言唐人豪放,宋人內斂,殊不知在宋人內省的性格里也藏有瀟洒的一面,「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不須更師屋漏法,只問此瓶當響答。」以湯瓶為筆,茶麵當紙,注湯作字,揮灑自如。此等胸襟,何其壯也!此等執壺,何其妙哉!

  各色茶事下的多樣茶盞

  鬥茶是宋代飲茶文化中一顆耀眼的明星,儘管熠熠生輝,但不能代表宋代飲茶之全部,甚至可以說鬥茶只是宋人附庸風雅的一種遊戲,並非飲茶之常態。善於推陳出新的宋人,不僅在鬥茶餅茶製作上標新立異,而且在茶的飲用方式上別出心裁,把茶的「雅文化」推向了極致。好盞配好茶,各式各樣的茶盞成為宋代各色茶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君子「比德如玉」,如翠玉般之青色成為宋代主流社會當之無愧的選擇。宋徽宗嫌「定窯有芒,不堪用」,命汝窯貢瓷,且指明要求「雨過天晴雲破處」的天青色。皇室的喜好往往主導社會的審美思潮,青釉瓷器亦成為民間喜聞樂見的常物。下面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青瓷茶盞的魅力:


宋官窯葵瓣口碗(圖15)

  宋官窯葵瓣口碗(圖15) 口徑19.2厘米、足徑5.4厘米、高7.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在宋代,葵瓣口碗是極為流行的造型。此碗釉色瑩潤,凝厚典雅。釉面布滿開片紋,片紋較為密集,口部釉面產生的垂流,把含鐵較高的褐紫色胎骨若隱若現地表露出來,圈足刮釉,呈鐵色,具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宋龍泉窯青釉劃花紋碗(圖16)

  宋龍泉窯青釉劃花紋碗(圖16) 口徑17.5厘米、足徑4.5厘米、高5.9厘米。故宮博物院藏。龍泉窯茶具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茶碗,有斗笠碗、海棠盞、蓮瓣碗、青瓷把杯等等,其中最符合宋代文人氣質,又兼具時代特色的是斗笠碗。斗笠碗在造型上更加注重比例關係和細微之處。這件斗笠碗通體施青釉,釉面開片,鑲銅口,溫文爾雅。雖造型簡單,但無一處不透著極致的精細,著紋就理,低調而奢華。碗底小巧輕盈,剛好能使茶碗保持站立,端握手中,自然使人小心謹慎,以免精心炮製的茶湯灑落,這其中蘊含的「克己復禮」的寓意不言而喻。

  南宋龍泉窯海棠盞(圖17) 口徑11厘米、足徑4.2厘米、高5.6厘米。浙江麗水市博物館藏。南宋龍泉窯青瓷蓮花紋碗(圖18) 口徑16.5厘米、足徑5.5厘米、高6.1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龍泉窯青瓷蓮花紋碗(圖18) 口徑16.5厘米、足徑5.5厘米、高6.1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宋人喜好「花卉茶」,以花香入茶香,香氣益濃。據文獻記載,當時流行的花卉茶有桃花茶、菊花茶、桂花茶、蓮花茶等等,似乎所有的芬芳在宋人手中皆可烹製成美妙的花茶。試想香馥的桃花茶徜徉在翡色的海棠盞里,清幽的蓮花茶蕩漾在刻滿蓮花紋飾的蓮瓣碗裡,香氣四溢,該是怎樣的一種沁人心脾,滌盪胸懷?這是一場心、神、意、口、舌、鼻全身投入的美的享受,是宋人創造的視覺盛宴,真是「其茶也花也,其盞也花也」。

南宋官窯盞托(圖19) 口徑10.8厘米、底徑9.1厘米、高6.8厘米。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藏。

宋龍泉窯盞托(圖20)

  宋龍泉窯盞托(圖20) 口徑5.1厘米、足徑7.4厘米、高6.9厘米。龍泉博物館藏。盞托又稱茶船、茶拓子,為承托茶盞,以防燙指之用。宋代盞托的基本造型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托盤下凹,中間呈空心盞狀,有的呈圓形,有的呈荷葉形。如這件南宋官窯盞托,盞、托相連,更加穩固。另一類則是由托台和托盤兩部分組成,托盤一般呈圓形,托台高出盤面。如這件龍泉窯盞托托盤作花瓣狀,盤心正中凸出一鼓腹托台,圈壁飾以覆蓮瓣,用以承托杯盞。盞托發展至明清已簡化成蓋碗,一手就能握住。至現代,更加簡化的玻璃杯、口杯等成為最常見的茶具,「飲」茶變為「喝」茶,宋人推崇的「雅文化」不得不讓位於今天的「快節奏」了。

  宋代「 薦紳之士, 韋布之流, 沐浴膏澤, 薰陶德化, 盛以雅尚相推, 從事茗飲」,同時「以豪華相尚, 以儉陋相訾(zǐ)。愈厭而好新, 月異而歲殊」,這時的茶道既崇尚「雅」,由於「理學」的約束而內斂、自省,又求新斗奇,奢靡之風盛行,這點在宋代各式各樣不同風格的飲茶器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文人巧匠能才輩出的時代,茶事藝術和制瓷工藝得以融會貫通。這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不僅繼承了唐人開創的茶文化,並為元明清茶文化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前景。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讚,記得關注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