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世界最強一支軍隊,橫掃歐亞無對手,為何打到中國神秘消失了

霍山歷史風雲客 發佈 2020-05-24T03:51:37+00:00

該軍團裝備強大,士兵勇猛,從歐洲起兵,一直打到亞洲,來勢兇猛,可打到中國卻全軍覆沒,或者說神秘失蹤,這是為什麼呢?

世界上曾有一個非常牛的軍團,名為古羅馬軍團。該軍團裝備強大,士兵勇猛,從歐洲起兵,一直打到亞洲,來勢兇猛,可打到中國卻全軍覆沒,或者說神秘失蹤,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先看一下古羅馬軍團的裝備和士兵。古羅馬軍團的編制,是8名士兵為一個同帳小隊,10個小隊組成一個百人隊,由一名百夫長指揮。

一個百人隊還有一名副百夫長、號角手、掌旗官(兼管理財),兩個百人隊稱為一個中隊。一個軍團有10個大隊。其中第一大隊是軍團的精銳,由5個雙倍的百人隊,每個隊伍160人,共800名士兵。第二至第十大隊每隊由三個中隊組成稱,擁有480名士兵。此外還有一個技術大隊,負責操作弩炮弩等武器,共600人。

上述11隊再加上騎兵部隊、武官、文職一個滿編軍團的人數在6000人左右。古羅馬軍團的裝備在當時也是比較牛的,巔峰時期士兵裝備有頭盔、鏈甲、環片甲、短劍、盾牌和輕重標槍。 另外還有弓箭、炮弩、拋石車、攻城塔等大型設備。 古羅馬軍團還有許多海船,遠征作戰時,這些海船負責運送兵員和糧草輜重。

古羅馬士兵也非常彪悍,一個個肌肉發達,人高馬大,完全是歐洲大漢的形象,打起仗來,這些士兵也非常猛,一個個全都不要命。 古羅馬軍團如此強大,為什麼打到中國全軍覆沒了呢?這得從古羅馬東征說起。隨著史學家與考古學家的研究,終於讓這些專家發現了一絲線索,而這條線索卻是指向中國,也就是說這五千人最後的落腳點有很大的機率是在中國。

所有證據都指向了中國一個邊境小鎮里的村莊,這個小村莊會是這千年謎案的終點嗎?當時的一位西方著名史學家指出,中國這個小村莊是當時的西漢用來安置俘虜的,中方史學家得知後立馬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還真有這麼一回事兒。西漢時期,西漢大破匈奴,俘虜了一支著裝怪異的軍隊,他們的武器和西方相似

西漢軍隊將這支戰俘安置在一個叫驪靬的小城裡,這座城是臨時創造的,並且驪靬是古時候西漢對羅馬的稱呼。在城中,專家們發現了一座西漢時期的墳墓,墳墓上刻著一外國人名字,在周邊還發現了一些圓木和腰牌,這圓木和古羅馬建築城池用的木頭十分相似,腰牌上面則刻著招安兩字,所有線索都指向這做古城就是當時的西漢王朝安置古羅馬戰俘的地方。

史書上記載著西漢破滅匈奴後,就將這支僱傭軍給俘虜了,當時西漢王朝新啟了一個小縣城,這個縣城名字叫做驪靬,而驪靬又是西漢對古羅馬的稱呼,所以不難看出,這兩者之間必有某種關係。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他們在這座古城裡發現一座刻著外國人名字的西漢墳墓,不止於此,他們還發現了古羅馬打造城池的專用粗圓木和一些刻有招安兩字的腰牌

或許這塊腰牌就是當時西漢對俘虜頒發的令牌吧,到這裡,史學家們就基本上肯定這裡之前住的就是古羅馬的戰俘了。我們從武器上分析下,漢軍的優點是步兵的弓弩,還有騎兵的弓箭。羅馬軍團的優點就是單兵素質非常強。如果是近距離格鬥,漢軍不是羅馬軍團的對手,羅馬軍團的標槍、短劍、長矛都非常的重,而且西方人身體素質比東方人還強。

但如果是兩軍交戰,羅馬軍團肯定必敗無疑,漢軍肯定是先來一波「萬箭齊發」,漢軍動員幾萬人的步兵是非常容易的,幾萬步兵拿著強弩,第一波發出去就是萬箭,而且對付羅馬軍團比對付北方少數民族還容易,少數民族騎兵的速度非常快,機動性強,是移動的目標,而且距離還不能太近,時間要把握到恰到好處。

羅馬軍團最遠的射程只有18.2米,而且都是活筢子,機動性非常差。漢軍輕輕鬆鬆就可以在幾百米開外射箭,而且可以輪換,還沒等到羅馬軍隊投擲標槍,漢軍已經把他們消滅掉了。更何況,漢武帝時期,漢軍還組成了強大的騎兵,騎兵就是所謂的「控弦之士」,騎在馬背上拉弓,機動性強,連發速度快。

總之,如果在國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如果是客場交戰,羅馬帝國奉行以戰養戰,其動力來自於持續擴張帶來的財富掠奪,而漢軍難以割捨的鄉村情節制約戰鬥力發揮,形勢對漢軍不利;如果是主場作戰,漢軍保家衛國的決心,以及強大的兵力和資源後盾支撐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取勝的可能性很大。而如果兩國陷入曠日持久的交戰,羅馬後方很可能發生問題,陷入被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