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春秋小霸:鄭莊公拉開了春秋時代霸業的序幕

探幽尋古 發佈 2019-12-16T06:05:41+00:00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一個「群雄並起」的時期,一位位不甘寂寞的風流人物,拉開了春秋時代霸業的序幕。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一個「群雄並起」的時期,一位位不甘寂寞的風流人物,拉開了春秋時代霸業的序幕。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此時,周王室衰微,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返。擁有雄厚實力的鄭、宋、魯、齊、楚等國為爭奪土地、人口和對他國的控制權,相互之間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的戰爭。據《春秋》記載,在二百四十二年間,列國進行戰爭483次,在這頻繁的戰爭中,擁有實力的君主相繼崛起,並依靠自己的文治武功創建起自己的霸業。

說起春秋五霸,大家耳熟能詳,其實關於五霸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

第二種: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不管五霸也好,七霸也好,在春秋歷史上第一個起來稱霸的還真不是這五位或者七位大佬。在兩百多年的春秋時代,第一個起來稱霸的是鄭國的鄭莊公,史稱:春秋小霸。

鄭莊公(前757年---前701年)姬姓,鄭氏,名寤生,鄭國的第三位國君,春秋初期政治家。鄭莊公的祖父是鄭桓公,名友,周宣王的弟弟。鄭莊公的父親鄭武公,名掘突。母親武姜。

公元前757年,鄭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下嫡長子。因為生嫡長子時難產,武姜受到了驚嚇,因此給他起名叫「寤生」並厭惡他。公元前754年,武姜生下來嫡次子共叔段,因生共叔段時是順產,所以武姜很喜歡段,並多次請求鄭武公立共叔段為太子,但是鄭武公並沒有同意。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史稱「鄭莊公」。


鄭莊公克段於鄢

鄭莊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武姜請求鄭莊公把叔段封到制邑(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鄭莊公說:「制邑是個險要的地方,虢叔就是死在了那裡,不適合封給段,其他城邑則惟母親之命是從。」武姜又要求鄭莊公把京邑封給段。讓段住在「京邑」叔段自稱「太叔」。對此,大夫祭仲進諫道:「武姜哪裡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時給段換一個封邑,不要讓他的勢力滋長蔓延。否則將來很難根除。」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姑且等著瞧吧。

鄭莊公二十二年,叔段修理城廓,聚集民眾,修造武器,準備戰車,將要偷襲鄭國都城,而武姜打算在城裡為他們開門。」鄭莊公得知段起兵的日期以後說:「現在可以動手了」。於是發兵討伐段,叔段逃回京邑,鄭莊公命令進攻京邑,因為京邑的人反對段,叔段於是逃到鄢陵(今河南許昌鄢陵縣北),鄭莊公又跑到鄢陵攻擊段,叔段於是跑到共國(今河南輝縣)後自殺。


掘地見母

段死後,鄭莊公對自己的母親武姜更加不滿,揚言道:「我倆不到黃泉不再見面。」鄭莊公把武姜送到城穎居住,過了一段時間,鄭莊公有些後悔,在設宴款待穎地的官員潁考叔時,潁考叔想和解他們母子之間的關係,於是在用餐時把一些好吃的東西藏在衣袖裡。鄭莊公感到非常奇怪,就問:「這是何意?」潁考叔說:「我母親常年在鄉下沒吃過君主賞賜的飯菜,我想給她帶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鄭莊公就講述了自己和母親關係破裂的經過。潁考叔說:「這好辦。我們可以掘地道至黃泉,在那裡,你們不就可以見面了嗎?」莊公感到這個辦法很妥當,潁考叔迅速行動,在襄城很快挖了一個地道,請莊公和母親在那裡見面。母子兒子見面後抱頭痛哭,從此言歸於好。這即是著名的「掘地見母」故事的由來

周鄭交質

自春秋起始的東周,從平王東遷洛陽就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就連姬姓的宗室也不再忠心輔佐。天子和諸侯的信任要用交換人質來保證,成為笑談。鄭莊公開啟了不循禮法的先例,王綱已墜。而後,周王室和執政大臣鄭伯之間發生了信任危機。鄭國是西周末年至戰國初年重要的諸侯國之一,鄭桓公曾經是周朝朝廷的司徒,鄭武公也在周平王時期出任卿士。鄭莊公繼承了父親為鄭國國君的同時,也承襲了父親在朝廷卿士的職位。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忌父,有意分權給虢公,分享鄭莊公的權利。鄭莊公於是派遣鄭卿祭足率領鄭國軍隊在四月收割了東周王畿內的麥子,又在秋天收取了東周王畿內成周的禾,周鄭關係因此進一步惡化。周鄭互相懷恨在心,日漸衰微的周王室為了防止鄭莊公獨攬朝政,就想把權利分給另外一個姬姓國國君虢公,以保持政權的平衡。然而鄭莊公並不買周平王的帳,對周平王採取的這一舉措怨恨不已。為了達成妥協,作為天子的周平王和作為諸侯國國君的鄭莊公,居然採用了進入春秋時代以後各諸侯國間普遍採取的一種外交手段,即交換質子。

周鄭交質事件發生不久之後,周平王逝世,周平王的兒子狐準備回到東周繼承王位,但由於一路哀傷過度,回朝後即病死,故由周平王之孫,姬泄父之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鄭莊公的兒子忽自然也離開東周回到鄭國。

周桓王繼位以後,有感於周鄭交質有損東周顏面,為了壓制鄭莊公的權利,兩國邊境爭執不斷,公元前707年,雙方在繻葛開戰,鄭國將領祝聃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周天子的權威已是蕩然無存。


在周鄭交質之後,周天子的地位不斷衰落,最終形成了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

周鄭交質以後,鄭國的勢力以及在諸侯方面的威信越發增強了。鄭國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以王室之名為自己謀私利,後來鄭國兼并了周邊的小國,侵占許國。干涉宋、魯、衛等小國。還幫助齊國趕走北方的北狄。可以說在周鄭交質以後,鄭國的國力一度達到巔峰,成為春秋小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