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即將來臨 三大運營商是如何布局的

開襠褲小百科 發佈 2019-12-16T06:59:04+00:00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前被大多數人使用的2、3G網絡將逐漸開始退出歷史舞台。目前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4G網絡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然而,人類還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在這種背景下,5G網絡隨之而生。據外界報導,6月25日在廣州大學城,中國首個5G基站正式開通。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前被大多數人使用的2、3G網絡將逐漸開始退出歷史舞台。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4G網絡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首選。然而,人類還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在這種背景下,5G網絡隨之而生。

據外界報導,6月25日在廣州大學城,中國首個5G基站正式開通。基站屬於廣東移動聯合設備商建設,為迎接即將到來的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而下一步將會在大學城的體育館、圖書館、食堂、教學樓等地布置。

從今年MWC上5G的出現到如今,發展十分迅速。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經著手5G布局,爭取拿下這塊大餅。那麼,5G時代將會帶來什麼改變?三大運營商什麼時候能將我們帶入5G時代?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什麼是5G?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目前正在推進的4G的延伸。儘管5G標準至今沒有一個規範的定義,但不少通信專家認為,5G與4G截然不同,其不僅是一次技術的更新,更是一個全新技術。

根據移動通信技術大約每10年更新一代的周期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將在2020年左右實現正式商用。

在今年年初,國際電信聯盟公布的5G指標草案提到:每個5G基站至少能提供下行20Gbps以及上行10Gbps的寬頻傳輸能力;還需保證500(km/h)的交通工具上的用戶數據連接不中斷。

並且連接用戶延遲不能超過4毫秒,同時還要保持1毫秒的超低延遲通信;單個5G網絡在每平方公里的區域範圍內,至少能夠承載100萬台設備。

三大運營商關於5G網絡的布局

中國移動:5G產業布局提速 2020年有望商用

中國移動已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5G發展規劃,並成立「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正在圍繞基礎通信能力、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雲端機器人、虛擬/增強現實六大領域,與產業夥伴開展業務應用和產業布局。



據悉,今年2月中國移動宣布啟動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至今,合作夥伴已由最初的11家增至42家,下設的中央實驗室、區域實驗室和合作夥伴聯合實驗室等三類實驗室也均啟動了相關工作,5G垂直行業和新應用場景也開始逐步走出實驗室。

根據工作部署,下一階段中國移動除了繼續相應的5G研發外,還將適時展開大規模網絡測試,並聯合合作企業進行應用試驗,為未來5G網絡正式商用做進一步準備。

中國電信:三步走及緊跟政策

中國電信計劃利用高頻譜協同,以中低頻為基礎、高頻為補充,同步開展驗證,合力促進推動5G技術落地應用。

並規劃到2025年,在6GHz以下頻段首發5G網絡。同時,在轉型3.0的背景下,中國電信迎合5G發展趨勢,結合2025網絡重構,全面開展5G相關研究和測試驗證,計劃分三步部署:

第一步,至2018年,繼續深入開展5G網絡演進構架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技術概念驗證,依據自身需求提出4G向5G演進技術方案,把握影響技術發展和標準走向,適時開展部分關鍵技術實驗室測試與外場測試。

第二步,2018至2020年,開展4G引入5G的系統和組網能力驗證,制定企業技術規範,為引入5G技術組網提供技術指導,實現部分成熟5G技術的試商用部署。

第三步,2020年至2025年,按照CTNet2025網絡發展目標,持續開展5G網絡後續技術的研究、試驗和預商用准進工作。

此外,中國電信還在雄安新區業務網絡布局,中國電信將在新區實現天翼4G和下一代物聯網(NB-IoT)的全面覆蓋,並將5G試驗網提前布局新區。

另外中國電信還將在雄安新區超前部署雲網融合、安全可靠的智慧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能力,提供豐富的信息化應用。

中國聯通:詳細規劃及尋求合作

中國聯通在2016年底已經完成5G端到端網絡架構關鍵技術布局,並完成5G Open Lab建設,滿足5G業務演示和單點技術性能驗證。

計劃2017年完成5G無線、網絡、傳輸及安全哥關鍵技術研究,基於5G Open Lab完成5G實驗室環境建設;2018年,完成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同時也完成聯通5G建設方案;2019年完成5G外場組網驗證;2020年,實現聯通5G網絡商用。

今年2月10日,中國聯通攜手華為在上海完成了業界首個FDD制式Massive MIMO技術的外場驗證,在20MHz頻譜上,使用現有的兩天線接收終端,實現網絡峰值速率697.3Mbit/s,是傳統LTE FDD的4.8倍。

此外,中國聯通表示目前已經與國內外多家公司合作,建立5G實驗室並計劃推進5G商用化部署。其中與高通公司開展5G合作,共建5G網絡。

5G會帶來什麼改變

5G是第五代通信技術簡稱。與4G相比,5G網絡擁有更強的性能,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應用場景。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5G之於我們,最直觀的的就是網速上面的改變了,據透露,在廣東移動5G外場環境下,5G網絡速率穩定維持在2Gbps以上, 也就是250MB/s。

這意味著,你可能剛點擊下載還來沒得及看下載頁面,一部高清電影就已經下載完了。

網速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資費的上漲,雖然目前5G國際標準還未完全制定,預計2020年才會規模商業,但資費相比起4G肯定是要貴上不少的,畢竟運營商研究新型技術可不是為了從事公益事業。

可能那句「晚上沒關流量,一覺醒來,房子已經是移動的了」的玩笑話會成真。

在5G剛開始出現的前期,資費預計會讓一般人難以接受,因為目前5G網絡還屬於新興產業,設備到研發技術都需要大量的金錢,運營商迫切的想收回成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不斷優化,基礎設備的建造完成,資費應該會回歸至公眾可以接受的水平,畢竟要是做到規模化,用戶量多了,運營商才能賺更多的錢。

對網際網路行業影響巨大

5G對於一些傳統行業,帶來的影響可能不是很大,因為傳統行業對網絡的需求不大,但對於一些新型網際網路行業,可能將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5G網絡的大容量、高速率、低時延等特點。

我們就拿目前最火熱的自動駕駛來說,眾所周知,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視頻攝像頭、雷達傳感器以及雷射測距器等各種設備互聯,從而來了解周圍的交通狀況,最後通過數據中心進行數據處理和傳輸。

而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之一正是數據中心,自動駕駛過程中對車的定位,汽車當前狀態,周邊車況,路況實時性等數據要求很多,需要數據中心頻繁交互。

此外,5G除了滿足對車的需求外,其高速度也能滿足車內乘客對AR/VR、遊戲、電影、移動辦公等車載信息娛樂。

而低延遲能帶來更短的反應時間。4G技術可以在用戶較少的時候提供不錯的響應速度,但一旦基站附近的連接過多,每個用戶的延遲也會明顯增大。

延遲的增加對於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一個剎車信號晚發出半秒就可能造成一次事故。

而5G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5G網絡的負載能力會遠遠強於4G,網絡的擁堵狀況也會大大減輕。

其次5G還更具人性化。比如5G技術會為自動汽車這類高優先級用戶特別考慮,保證汽車控制信號能夠一直以足夠快的響應速度來傳輸。而根據數據的優先級分配網絡處理能力是現有的4G技術很難實現的。

實際上,不僅是汽車行業,VR、全景直播、遠程醫療行業等一眾的網際網路行業都將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總結

如果各大運營商按時間表嚴格實施,最快2020年就能實現5G網絡的商用,到那時5G時代將正式來臨。

但對於5G一直不乏各種輿論,有人認為4G目前已經基本滿足人們的需求了,不用著急推廣5G,應該先把4G的覆蓋做好。

但其實,4G網絡對於一些企業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4G的覆蓋和5G的推廣研究可以兩手抓。科技進步是如此快速,短短30年間,已經經歷了從1G到4G的跨越。

特別是在極速發展的手機行業,數據爆炸式增長,隨之而來的網絡擁擠也該得到解決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