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和蒙古的關係微妙,康熙一個巧妙舉動,讓蒙古甘心俯首稱臣

老王的歷史閒談 發佈 2019-12-15T12:33:00+00:00

滿清和蒙古的關係十分微妙,歷史上沒有哪兩個民族如此親密:不少蒙古貴族和滿清皇室存在姻親關係;但是兩個民族的「婚姻」並不是牢不可破,一不小心,龐大的蒙古就會成為清朝最大的威脅;為了把握好和蒙古之間的關係,清朝皇帝可沒有少下功夫,比如康熙皇帝作出一個巧妙的舉動,不費一兵一卒,讓蒙古心

滿清和蒙古的關係十分微妙,歷史上沒有哪兩個民族如此親密:不少蒙古貴族和滿清皇室存在姻親關係;但是兩個民族的「婚姻」並不是牢不可破,一不小心,龐大的蒙古就會成為清朝最大的威脅;為了把握好和蒙古之間的關係,清朝皇帝可沒有少下功夫,比如康熙皇帝作出一個巧妙的舉動,不費一兵一卒,讓蒙古心甘情願俯首稱臣,顯示出他帝王的胸懷;事情經過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明朝中後期,女真族——滿洲勢力崛起於東北;縱觀天下大勢,漸已呈現出明朝衰落、蒙古較弱,而後金增強之勢;於是蒙古部落對於明、清雙方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砝碼;為此,明朝極力拉攏與女真毗鄰的蒙古部落以牽制後金;比如在明朝勢力的影響下,蒙古察哈爾部落屢次與後金為敵;

​而滿洲貴族則通過賞賜、聯姻等手段不遺餘力地籠絡蒙古部落,同時恩威並用,嚴厲打擊與己為敵的蒙古部落,以斷明王朝之羽翼;蒙古和滿清兩族語言相近,在日常生活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通婚許久,加之都曾長期與明朝為敵;這些因素使得蒙古絕大多數部落都投向後金;但是也有個別例外;

​順治元年(1644),蒙古準噶爾部落首領生了第六子——噶爾丹;他被西藏黃教認定為活佛第三世的化身,之後前往西藏學經;由於噶爾丹的特殊身份,他年輕時就和沙俄多次打交道;康熙十年(1671),噶爾丹還俗,次年成為準噶爾部落的首領;他野心極大,利用自己的「活佛」身份開疆闢土,還勾結沙俄打擊大清,多次騷擾其邊境。

​為了解決這個心腹之患;康熙在蒙古建立了一個軍事訓練基地,也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這個「皇家獵苑」建立後,北方戰事又如何呢?木蘭圍場建立後,康熙帝即委派漠南蒙古的王公貴族管領圍場;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八月,康熙帝巡視塞外,來到木蘭圍場,一直駐博洛和屯,直至深秋,做好了打仗準備;次年八月,清兵分三路迎擊噶爾丹,在烏蘭布通大敗噶爾丹軍;今天木蘭圍場機械林場北部高原上仍存有當年的練兵台遺址,相傳為康熙練兵、點將之處;在這之後的六年時間裡,蒙古貴族經常可以在木蘭圍場見到康熙帝;他在這裡辦成了很多大事;

​三十五年 (1696年) ,康熙帝率大軍出獨石口,向漠北克魯倫河推進尋殲噶爾丹主力,清中路大軍的一半兵力經木蘭圍場西部運赴漠北;最後噶爾丹兵敗流竄,眾叛親離,絕望自殺;自此,北方邊境的危險終於解除;據《清聖祖實錄》記載,三十六年 (1697年) 九月,康熙帝在木蘭圍場之時,曾效力於噶爾丹的厄魯特蒙古貴族丹濟拉來歸;康熙帝於圍場單獨在御幄召見之,「語良久」,「授內大臣, 其子授一等侍衛, 下屬人等安置……還者發給錢糧;」丹濟拉感激萬分,對諸大臣說:「我乃叛逆罪人, 窮困始來歸命, 乃皇上各不致疑, 盡屏左右, 獨我入見, 且恩賜我顯爵, 我永不敢有異心矣!」

​康熙皇帝不愧是「千古一帝」,以優秀的才能穩定了當時清朝內憂外患的局面,他恩威並施統治蒙古,向所有人展示了大清的威力;也讓世人看到了他帝王的胸懷。

【參考資料:《清聖祖實錄》《清史稿》《平定朔漠方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