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界萬物皆假,卻又真實存在著

小靜育兒課堂 發佈 2020-04-23T16:47:13+00:00

《道德經》,顧名思義是一部般若類的經典。般若是一個音譯詞,它的意思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能夠體悟空性的智慧。因此般若類經典是大乘空宗所崇奉的經典。《道德經》雖然很短,但是它闡述了般若類經典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皆空,空有相即。那麼,到底什麼是「空」呢?

《道德經》,顧名思義是一部般若類的經典。般若是一個音譯詞,它的意思是「智慧」,但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而是能夠體悟空性的智慧。因此般若類經典是大乘空宗所崇奉的經典。


《道德經》雖然很短,但是它闡述了般若類經典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皆空,空有相即。

那麼,到底什麼是「空」呢?其實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很多人也理解不了「空」,於是拿中國哲學,特別是道教哲學的一些概念和思想往上面套。圍繞著「空」,產生了六家七宗,分別為:本無宗、本無異宗、即色宗、識含宗、幻化宗、心無宗、緣會宗。然而他們說得都不完全正確。

直到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位天才的佛學家——僧肇,才把「空」解釋清楚了。

僧肇說:不真即空,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一個不變的本質,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實的,也就是空的。

因為一切事物都必須依靠其他事物才能存在,必須以其他事物為原因,這叫做「因緣」,因是直接原因,緣是間接原因。比如一個人,他是父母結合產生的,是父母用食物養育大的,父母就是他的因,食物就是他的緣。

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獨立地永恆地存在,是由因緣產生的,又隨著因緣在不停地變化。這就是不真實,是空。

但是空不是沒有,不是虛無,只是虛假,這叫做「假有真空」,假有也是有。

《道德經》中的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裡的「色」不是指美色,指的是有形的事物,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沒有真實的本性,這叫「色即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都存在著,這叫「空即是色」。

舉個例子:

比如我面前經過一位黑長直的大美女,人長得漂亮,身材又好,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我看不出她怎麼就空了。難道佛教高僧都是魔術師,能大變活人,把人變沒嗎?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的事物都是由因緣產生的,就是由各種條件湊到一塊產生的,條件不存在了這個事物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這位美女是她父母結合產生的。她能從一個小嬰兒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是因為飢餓時有父母的餵養,生病了有醫生的治療。她之所以這麼美,是因為父母基因好加上後天保養的好。她身材好則是因為她經常健身。她此刻能活生生的走過我面前,是因為我們周圍的氧氣無處不在。

看來這位美女今天能出現在我面前,是無數因緣湊在一塊的結果。如果任何一個因緣不存在,可能這個美女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這個美女不是永恆的、獨立的存在,她依賴於其他條件而存在,這在佛教叫做「沒有自性」,因此是虛假的。

美女既然能產生,也就會衰老、消亡,她的美貌也如鏡花水月,轉瞬即逝。說不定這位美女轉過街角就遇到車禍而毀容呢。所以這個世界不存在固定不變的東西。這就是《心經》說的「色不異空」。

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一切事物都是虛假的,那我是不是做任何事都可以?反正都是虛假的嘛。

比如我看到那位虛假的美女,能不能拿一根虛假的棍子,揍她一頓,把她綁架了?如果我真這麼做了,美女一定會拿出一個虛假的手機,打一個虛假的電話,會開來一輛虛假的警車,下來一名虛假的警察,把我抓到虛假的派出所,讓我吃一些虛假的苦頭,可能我虛假的工作也會丟掉。

所以,如果我是一個精神正常的人,哪怕我的佛學造詣再高,哪怕我把這世界看得再空,也不會這麼做的。這就是《道德經》說的「空不異色」。

其實,像是這樣的智慧在《道德經》中還有很多很多。

《道德經》僅5000多字,字數上看僅是一篇初級論文的長度,卻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結晶。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讀《道德經》,讓你更好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別逆天,順應自然,你的人生不會差!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但是由於它大多是文言文,簡短卻字字珠璣因此很多人看它都覺得非常深奧,看的時候大多是一臉懵逼。

所以,我把自己正在讀的全注全譯版本的《道德經》誠心推薦給大家。

文白對照,閱讀起來無障礙,語言也十分流暢,不會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翻譯感,給人一種閱讀的舒適感。

因為《道德經》還是一篇非常經典的韻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間全是語言美的高度濃縮,堪比藝術品,

因此,在道德經中尋找大智慧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通過念道德經,還能讓孩子體會道德經中的語言美感,孩子能了解到什麼是句子的重音所在等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國學的興趣。

馬雲行商數十載,工作包里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道德經》一直都在。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