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神話破滅,新加坡成為首個二次爆發的國家,疫情或將走向失控

胖福的小木屋 發佈 2020-04-21T23:01:28+00:00

然而到了3月下旬之後,神話破滅,隨著外部輸入病例越來越多,重新感染本國人口,新加坡就已經出現了二次爆發的苗頭,4月20日,新加坡新增1426人,累計確診達到8261人,二次爆發已經愈演愈烈,新加坡目前是東南亞國家中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國家,疫情或將走向失控。

如果光看新加坡到3月中旬的數據,任何人都得稱讚新加坡一句「防疫典範」,因為截止到3月11日,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總共只有178例。

許多人發文章盛讚新加坡是「佛系抗疫神話」,世界衛生組織讚譽「表彰」新加坡,早在1月2日,新加坡就啟動近900家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s,簡稱PHPC),類似中國的「發熱診所」。



然而到了3月下旬之後,神話破滅,隨著外部輸入病例越來越多,重新感染本國人口,新加坡就已經出現了二次爆發的苗頭,4月20日,新加坡新增1426人,累計確診達到8261人,二次爆發已經愈演愈烈,新加坡目前是東南亞國家中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國家,疫情或將走向失控。

要知道北京面積達到了1.641萬平方公里,2153.6萬人,人口密度為1261人/平方公里,而新加坡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只有北京的23分之一,人口564萬,人口密度高達7915.7人/平方公里。如此小的地方,無論醫療資源如何充足,這都是一個不容樂觀的情況。

之所以會二次爆發,再到失控,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有關,在新加坡7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1%用於農業和生產。新加坡糧食自給率不到10%。也就是說,90%以上的食品都依賴進口,因而,包括新鮮蔬菜和水果、豬肉、雞肉、雞蛋、水產品在內的大多數食物,都列在新加坡進口清單上。



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作為東南亞的一個島國。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政府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即實施以「出口導向」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取代「進口替代」。通過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在經濟嚴重依賴外部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小國家,缺乏緩衝地帶,又因為非常依賴周邊(尤其是馬來西亞)國家的勞動力而無法封國,新加坡90%以上的糧食進口,而馬來西亞是其主要供應國,物資嚴重依賴其他國家,占到12.61%份額。2018年,新加坡73%的雞蛋、67%的帶葉蔬菜、39%的水果以及50%的水資源,均來自馬來西亞。。

2019年,新加坡其中非居民人口接近170萬,有將近100萬人來自馬來西亞,這些外來人口分布在建築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他們從事著新加坡人「做不了」或者「不願做」的工作,被稱為「客工」的外籍勞工的工作就屬於後一種。成為了新加坡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加坡不能離開這些人。

所以他並沒有辦法完全杜絕外來人口,他最多只是杜絕了一些疫情嚴重國家的入境申請。



這次新加坡進入二次爆發的主要原因也是外籍勞工,外籍勞工居住的勞工營人員密集與相對較差的衛生條件為病毒的迅速擴散提供了方便,而大部分感染者為輕症或無症狀,無意間又傳染了更多人。新加坡4月20日新增1426例新冠肺炎病例,只有16人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在19日新增的596例病例中,就有逾九成是來自務工宿舍,其中情況最嚴重的是位於東北部榜鵝(Ponggol)的一處宿舍,截至當天約1.3萬人中已累計確診了1508人,占總病例超過兩成。目前,這一群體約占新加坡確診病例的60%。。

在一個多月的記錄里,我們能很清晰地看到,新加坡【確診緩慢增加——新增基本穩定減少——外部輸入逐漸增加——外部輸入成為主要病例來源——終於分步驟封國——外部輸入病例逐漸減少——本地病例增加——勞工營出現確診,本地新增大幅度增多】的過程。



而全國43個外籍勞工宿舍共容納超過20萬名外籍勞工。這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徹底引爆。

另外,之所以外來輸入病例會感染本國人口也和新加坡外緊內松的防疫政策有關,新加坡的疫情防控目標一直著重在追查外部輸入病患,以及追蹤密切接觸來隔離人,所以儘管早早限制了許多疫情嚴重國家入境,但是新加坡民眾維持正常生活的模式,也助長了疫情的蔓延。



這種外緊內松的模式也讓被哈佛大學形容為「接近黃金水準」的檢測能力,並沒有及時照顧到務工宿舍。直至4月15日,衛生部門在務工宿舍開展的仍是針對性的檢測,而不是全面的篩查。

為防控疫情蔓延,從疫情發生早期的「不鼓勵健康者佩戴」,如今終於開始強制要求民眾外出時佩戴口罩,若有人違反規定將被重罰。



新加坡面臨的問題同樣可能在我們國家上演,外部輸入一旦控制不住產生擴散,隨著外部輸入病例越來越多,重新感染本國人口,就很難遏制二次爆發了。我們一定要緊守最後關頭,不要功虧一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