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個很有名的手機品牌叫索愛的,為什麼後來突然消失了?

多少說 發佈 2020-04-21T00:16:08+00:00

以前有個手機品牌叫索愛的,為什麼後來突然消失了?2001年初,愛立信在全球各大手機生產商中準備先將手機製造環節外包,兩家一拍即合,共同出資,成了一家手機公司,各自占股50%。

以前有個手機品牌叫索愛的,為什麼後來突然消失了?

索愛實際上是索尼愛立信,在功能機和翻蓋機時代還是非常知名的。

愛立信本身是當時全球前五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但是並沒能想華為這樣推出的手機業務蓬勃發展,而是在在2000年左右開始下滑。

同期,當時做相機等電子產品很厲害的索尼也想做手機,但是苦於經驗不足以及擔心競爭力不夠。

2001年初,愛立信在全球各大手機生產商中準備先將手機製造環節外包,兩家一拍即合,共同出資,成了一家手機公司,各自占股50%。

然而好景不長。

2007年後,受到市場上智慧型手機興起的打壓,索尼愛立信公司生產的功能手機逐漸失去市場,公司經營一步步滑入虧損的泥沼。

2011年10索尼支付愛立信10億5000萬歐元,從愛立信手中購得索尼愛立信。至此,索尼愛立信手機退出歷史舞台。

實際上,索尼愛立信手機僅僅只是日本手機品牌的一個縮影,並非孤例。那麼問題來了,功能機時代暢銷的日本手機,為何在智慧型手機時代落後,甚至銷聲匿跡了呢?畢竟現在銷量排名前六的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和vivo裡面,沒有一家是日本手機品牌。

​實際上是有原因的。

1 守舊導致落後

夏普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曾經停止手機的生產。日本的三洋被松下收購,松下的手機部門嚴重縮編。

日本手機在美國和中國開啟智慧型手機時代時,依然堅持功能機和翻蓋機,跟不上全球手機發展的節奏而不自知。等反應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2運營商深度捆綁

日本的手機製造商基本上在功能和用戶體驗上沒有決定權,決定權在運營商手裡。而運營商很多時候能根據大數據和渠道優勢引導用戶的使用習慣,最終導致惡性循環,那就是手機製造商失去創新。

3 智慧型手機時代沒能打開海外市場

功能機時代,因為大屏、翻蓋等諸多賣點和創新,日本手機在中國登海外市場是非常有市場和品牌美譽度的。但是可惜這個好勢頭並沒能延續到智慧型手機時代。智慧型手機時代變成了iPhone、三星手機、華為手機、小米手機、OPPO、vivo們的天下。

綜上,索尼愛立信手機最終銷聲匿跡就可以理解了。即便後來的索尼手機,如今依然進不了榜單的前十,可惜可嘆。

你覺得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