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引種時布病發病防控措施

豬病課堂 發佈 2020-05-16T13:51:18+00:00

根據青海地區的畜牧養殖產業來看, 牛羊引種布病防治效果不理想, 主要是由於養殖戶預防意識較差導致的, 養殖戶缺乏相關的防疫知識, 防疫制度不夠明確, 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養殖戶, 往往在發生布病時不能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對牛羊布病的防控造成影響。

1 牛羊引種的免疫工作

在對牛羊進行引種時, 提前接種布病疫苗有效預防布病的發生。牛羊在引入後給牛羊口服稀釋的布病疫苗, 提升牛羊布病免疫能力。注意在稀釋疫苗時要採用殺菌消毒的生理鹽水稀釋, 防止疫苗被侵染, 弱化免疫效果。疫苗稀釋後, 在2h 內要確保疫苗使用完畢, 避免暴露時間過長導致疫苗失效。根據牛羊個體差異, 口服相應布病疫苗, 一般條件下, 成年羊的使用劑量為每隻1 頭份, 而成年牛的體積相對於羊大得多, 通常每隻5 頭份。牛犢和羊羔由於年齡較小, 身體承受能力有限,同時體重較輕, 在進行免疫過程中要適當減少劑量。在進行布病弱毒疫苗接種後的1 個月, 對牛羊接種第二次疫苗, 提升布病免疫能力, 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使牛羊免疫布病長達1 年以上。除此之外, 在牛羊接種疫苗前3d 至接種後的2d 內禁止使用抗生素之類藥物, 同時保證牛羊飲食安全衛生, 避免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抗生素類藥物, 防止疫苗失效, 提升免疫效果。

如果在接種期間, 養殖場內出現發病牛羊需要先採取治療措施, 待痊癒後再單獨接種疫苗。

2 對引種牛羊進行檢疫

牛羊布病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染, 牛羊群大面積爆發布病主要是由於攜帶布病病毒的個體傳播造成的。因此, 要加強牛羊在引種過程中的檢疫工作, 加大檢疫力度, 對新引進的牛羊進行全面嚴格的檢疫, 同時做好檢疫監督工作, 避免引入帶有布病病毒的牛羊個體, 防止布病擴散。對新引入的牛羊, 在與牛羊群混養前先採取隔離飼養的方法確保個體健康, 沒有病毒攜帶。同時加強養殖場內部的消毒殺菌工作, 做好疾病應急措施, 減少牛羊布病的傳播擴散。牛羊引種前要加強對引種來源的調查, 充分調研所屬地區的疾病發生情況, 特別是對於疫病重災區要著重檢查, 儘量減少從此區域引種。牛羊引種運輸過程中也要加強衛生防疫工作。

3 合理規劃牛羊引種措施


通過引入一些優良的牛羊品種, 可以調整牛羊的養殖結構, 擴大生產規模, 提高養殖效益。但養殖場的引種工作需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合理規劃, 避免盲目引種。一般養殖場要充分考慮自身生產規模、生產能力及疾病防控問題, 針對這些內容科學規劃引種措施。畜牧業的相關部門還要提高對牛羊引種過程中布病問題的重視程度, 通過開展相應的宣傳工作提高養殖戶對牛羊引種的認識, 給養殖戶提供相應的信息資源和技術支持, 確保養殖戶能採用正確的牛羊引種布病防控措施, 提前做好牛羊引種布病的預防工作, 幫助養殖戶提前規避布病風險。養殖場新引入的牛羊要標明來源, 並做好相應記錄, 記錄內容翔實可靠。集約化養殖場引入牛羊, 明確牛羊檢疫情況, 保證牛羊品質, 做好布病預防工作。通常牛羊布病在春季多發, 夏季為高發期, 在秋冬季節發病問題有所緩和, 因此, 要根據布病發病特點選擇在發病率較低的地區進行牛羊引種工作。

4 制定嚴格的牛羊布病防疫制度

根據青海地區的畜牧養殖產業來看, 牛羊引種布病防治效果不理想, 主要是由於養殖戶預防意識較差導致的, 養殖戶缺乏相關的防疫知識, 防疫制度不夠明確, 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養殖戶, 往往在發生布病時不能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對牛羊布病的防控造成影響。因此, 在這種狀況下, 各養殖場要加強牛羊引種過程中的布病防疫制度, 採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方法防控布病。首先要提高養殖場對牛羊布病的重視程度, 架起防範意識, 控制布病的傳播, 降低布病危害。同時配合開展牛羊引種布病的專題教育, 提升養殖人員的相關技術, 根據實際生產開展布病防治工作, 降低布病的發生機率。同時, 在治療牛羊布病過程中, 首先對布病流產問題進行治療, 儘早採取相應防治措施, 降低布病危害, 及時控制布病的發生和傳播]。

5 結束語


牛羊布病主要發生在家畜身上, 但同時也具有人畜共患特點, 因此, 要加強牛羊布病的控制, 防止牛羊布病的傳染, 保護家畜和人體健康。在牛羊引種過程中, 要做好相關免疫接種, 同時制定相應的防疫制度, 控制布病的傳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