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婚家庭長大的孩子,竟會「遺傳」離婚?其心理是如何發展的?

寶媽解憂站 發佈 2019-12-15T13:49:32+00:00

有沒有看過《金星秀》?挺好看的。這是一個脫口秀節目,節目中金星會採訪一些名人,有一次採訪了謝賢。也就是謝霆鋒的爸爸。我當時就震驚了,這麼大年紀還能保持得這麼好,對自己一直有要求。真是自律成習慣,改都改不掉。

有沒有看過《金星秀》?挺好看的。這是一個脫口秀節目,節目中金星會採訪一些名人,有一次採訪了謝賢。也就是謝霆鋒的爸爸。

我當時就震驚了,這麼大年紀還能保持得這麼好,對自己一直有要求。真是自律成習慣,改都改不掉。

於是就去翻看以往關於謝賢的採訪,有一次他在《十二道鋒味》里說,自己覺得很對不起兒子,自己離婚,對孩子有影響,造成孩子也離婚……說到動情處,淚流滿面。

當時工作人員勸他,這不怪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當時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後來發現自己錯了,我了解到「離婚也是可以遺傳的」這個觀點來自科普網站「泛科學」。

離婚也會遺傳,挺顛覆認知的。這也不是疾病,為啥也能代代遺傳?

研究發現,孩子在16歲前,父母離過婚,他們將來會比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離婚。這是為什麼呢?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原因很複雜。但有一條是確定的,父母的關係以及關係中的負面因素對孩子造成了影響,讓他們在處理親密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上,走上錯誤的路。

1 父母離婚的孩子,有較低的自尊

父母離婚的孩子,一般與父母的關係不是很親密,感受不到愛的環繞。沒有安全感。他們就覺得自己不值得愛,影響了成年後的自尊水平。

在處理自己的親密關係時,這種卑怯感就從中作祟,容易自暴自棄,覺得對方不愛我,我果然是不值得愛的,即使很小的爭吵也會被他們放大,在內心造成無休止的「掙扎」。所以他們的戀愛狀況比較糟糕,也讓對方不舒服。

2 問題家庭的孩子往往會對病態關係產生認同感

比如處在家庭暴力下的孩子,往往覺得暴力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而女孩則傾向於逆來順受。這種扭曲的觀念,來到他們未來的生活中,勢必會造成親密關係的破裂。

孩子會下意識複製父母的劇本,所以,父母離婚,孩子將來也容易離婚。

那勉強在一起就會好嗎?

不好。

父母離婚不離婚只是一種形式。讓孩子受到傷害的是離婚、父母關係這件事帶來的負能量。如果兩個人坦誠告訴孩子,我們離婚但依然愛你。並且多付出一些心力在孩子身上。即使離婚了也不要互相詆毀,為孩子變成很好的朋友,彼此尊重。那麼孩子受的傷害就會很小。

事實是,很多夫妻離婚後做不到這樣。其實,世間的道理誰都懂,但能做到的很少。為了孩子,為了自己,該如何做?聰明如你,自己掂量。

歡迎關注【寶媽解憂站】,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期護理、產後護理、親子關係、家庭教育等,在這裡都能找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