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亡之謎揭開?考古學家郭沫若宣稱:被人用鐵釘活活釘死

扎西德勒傳遞正能量 發佈 2020-04-14T08:04:17+00:00

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秦始皇死亡過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

原標題:秦始皇死亡之謎揭開?考古學家郭沫若宣稱:我知道,被人用鐵釘活活釘死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千古一帝秦始皇駕崩於最後一次東巡的途中,終年49歲。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秦始皇死亡過程,「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

在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出現了不祥之兆,東郡天上掉下了一塊隕石,上面刻著「始皇帝死而地分」。隕石上的字肯定是人為的,但從此民間流傳著皇帝可能將死的說法,偏偏第二年秦始皇就去世了。這就引出本文討論的問題,秦始皇究竟怎麼死的?


如果是患病,他應該呆在咸陽皇宮裡休養,沒必要到處巡遊,畢竟長時間坐著馬車出行並不舒服,何況當時道路坑坑窪窪。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和胡亥三人一合計,來了個秘不發喪,隨即偽造傳位詔書,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死扶蘇和蒙恬。

通過上面的蛛絲馬跡,似乎告訴後人,秦始皇死於非命。兩千多年來,關於秦始皇死因一直爭議不斷,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新中國成立後,大文豪、考古學家郭沫若認為秦始皇是被謀殺的。郭沫若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寫在了自己的《秦始皇之死》的歷史小說里。


郭沫若認為,秦始皇東巡在渡黃河時癲癰病發作,結果後腦勺撞到了青銅冰鑒上,加重了病情。這裡插一句,所謂的癲癰病是一種腦部神經異常放電的疾病,發作時沒有任何先兆,可一旦發作往往會突然意識喪失,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儘管秦始皇昏迷了,可東巡還在繼續進行。當秦始皇一行來到沙丘平台,隨即在這裡住了一晚。次日,趙高發現秦始皇已經去世。郭沫若寫道,「右耳流黑血,右耳孔內有一根寸長的鐵釘。」如果郭沫若的推測靠譜,那意味著秦始皇是被人謀害的。


司馬遷在《始皇本紀》中引用了軍事家尉繚的原話,「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郭沫若據此分析秦始皇患有軟骨病,前四項描述的都是生理上的殘缺,特別是「摯鳥膺」就是如今醫學上所說的雞胸,它是軟骨症的一種特徵。「蜂準」是馬鞍鼻,「豺聲」是表明患有氣管炎。

如果郭沫若的猜測是正確的,那麼趙高最有可能是兇手。趙高跟秦始皇形影不離,他掌握著秦始皇很多秘密。趙高有作案動機,他曾對胡亥說:「臣聞湯武殺其主,在下稱義焉,不為不忠。衛君殺其父,而衛國載其往,孔子著之,不為不孝。」


趙高還對李斯說:「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即全必用蒙恬為丞相。」在趙高看來,一旦長子扶蘇繼位,自己和李斯性命難保。所以趙高很有可能趁著秦始皇昏迷,殺掉他完全是有可能的。

參考資料:《始皇本紀》、《李斯列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