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農民高價買的這些肥料到底有幾分真

北方農資傳媒 發佈 2020-01-03T20:00:58+00:00

近幾年,化肥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農資市場戰況慘烈,各企業盛裝上陣,包裝從黑白到彩色,從文字到代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近幾年,化肥行業產能過剩導致農資市場戰況慘烈,各企業盛裝上陣,包裝從黑白到彩色,從文字到代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農民這時候就納悶了,一袋肥你們到底賺多少錢?為啥沒療效?


全國有無數家化肥企業,總有那麼一些企業,不把心思用在提高肥料質量上,而是挖空心思炒概念,偷梁換柱賺大錢。作為農民,怎可不防?


忽悠一:偷馬換馬


利用農民對某些肥料的認可度如磷酸二銨等,創新白馬非馬論,薊馬也是馬,起個三銨、四銨、五銨的名兒,偷換概念誤導農民。

忽悠二:偷雀換雀


特別是在基層農資店,為了牟取暴利,推銷有機無機復混肥,總含量挺高,但是氮磷鉀有效成分很低,當做復混肥進行推銷,價格略低於復混肥,麻雀當孔雀賣,坑農民就象坑爹一樣。還不如大忽悠,起碼馬還是馬呀。

忽悠三:偷猴換猴


無厘頭的整出一些誰都弄不清的高大上文辭,什麼進口納米磁性劑、激活素、光能素、抗凍因子,防曬因子,長效因子等神奇東西,可勁坑。

忽悠四:偷狼換狼


一些廠家用二元肥冒充三元肥。明明只含氮磷兩元素,卻在包裝上標註呈「氮:15,磷:15,銅鋅鐵錳等:15,或N-PK-Cl15-15-15」,給人三元肥的感覺,黃鼠狼也是狼?農民是好騙的?

忽悠五:偷蛇換龍


明明是條賴皮蛇,非得裝上個角冒充龍。什麼全元素、多功能、全營養、全作物、某某作物專用兼用一大堆。一塊錢的東西貼上幾個標籤就成了幾塊錢的東西。


忽悠六:偷犬換犬


標註氮磷鉀含量≥48%的肥,實際只有10%-24%的氮,商家每出一噸假貨,至少可比賣正品多掙千元。良心都被狗吃了,柴狗賣出藏獒價。

忽悠七:偷虎換虎


劣質產品包裝上打著「國家某部推薦產品」「某某質檢所認可產品」的幌子,壁虎也是虎?

忽悠八:偷蟻換象


高仿尿素、二銨等數值品牌產品,實際以低含量充高含量、以其他低價肥料充高價肥料,甚至以本地貨冒充洋品牌,模仿進口化肥商標或取相似名稱;盜用國外生產商名義或標註「進口許可證」等;採用先註冊或虛擬境外空殼公司,然後以空殼公司名義委託企業生產;假標國外技術產品、謊稱進口原材料等現象。


提醒農民朋友,面對「免費午餐」要警覺,不要貪小便宜。農友購買農資,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一定要索要供貨發票。同時,希望有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嚴厲打擊不法行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