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秘:為啥會挑食?原來腸道微生物才是真正的食客

306醫院醫學科普 發佈 2020-04-14T09:56:01+00:00

End參考資料:[1]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mpacts Targeted Manipulation of Human Gut Bacteria by Fiber-Derived Glycans[2] Researchers alter mouse

美食色香味俱全方得歡心。究竟是什麼在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呢?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Jeffrey Gordon及其同事在最新一項研究中對此給出了解答:或許「看不見的腸道微生物」才是影響我們對事物選擇的「真正食客」。該研究結果已於9月19日發表在國際重磅期刊《Cell》雜誌上。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8.011

愛吃什麼「挑」什麼

眾所周知,隨著速食業和外賣業的發展,我們的飲食習慣越來越趨近於「高脂肪、低纖維」的狀態,也就是 「肉多蔬菜少」。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又是怎樣被「挑選」出來的呢?

為了了解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挑選出有著一組相似腸道微生物的小鼠進行培養,首先為他們投餵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培養出與人類腸道微生物群相似的20種不同種類。接著,改變它們的飲食,給其投餵由34種蔬果蔬菜製成的合成纖維製品,觀察愛飲食的改變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以及攝取更多的膳食纖維是否能夠促進微生物組中有益代謝酶的表達。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8.011

試驗觀察發現,不同的腸道微生物有著不同的「口味」。有的愛吃蛋白質,脂肪或碳水,有的則更喜歡膳食纖維。並且當它們獲得最愛的食物時,它們的「隊伍」就會變得更加龐大。

所以,當你開始「挑食」時,你原本均衡的腸道微生物開始 「失衡」,當你一直「偏愛」某種食物時,或許是這逐漸隊伍龐大的「食客」發出的需求信號。

吃不上「肉」就去吃「素」

圖片來源:usplash

在這一試驗觀察的結果下,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ichael Patnode博士有了新的想法:當你一直進食某種食物迎合腸道中比例最大的微生物群後,其他腸道微生物的生存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我們曾懷疑不同菌株之間可能存在競爭,而某些菌株會比其他菌株更強大。

於是,到了研究的第二階段,研究人員將帶有螢光標記的人造食物顆粒(含有不同種組合的碳水纖維化合物)定期投餵給小鼠,以觀察究竟是哪種菌群代謝纖維類食物,並其他菌群如何生存。

研究結果顯示:當投餵的「肉」食物不能滿足「愛吃肉」的龐大微生物群的「胃口」時,一些吃不上「肉」的細菌便會轉向去吃「菜」。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長久「吃不上肉」的細菌竟然能夠「棄肉從素」,轉而偏好其他食物來源。而那些能夠吃上「肉」的微生物依舊愛吃「肉」。

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有些微生物存在靈活性,能夠輕鬆地適應飲食的變化,而這些菌株或許能為建立一個有彈性的腸道環境做出貢獻的最佳菌株。

結語

Michael Patnode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已經越來越清楚的告知我們,我們所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對自身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因此對我們的營養和健康也造成巨大影響。未來,如何在人體真實地了解食物對人體微生物群的影響,了解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是下一階段研究試圖解決的問題。

End

參考資料:

[1]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Impacts Targeted Manipulation of Human Gut Bacteria by Fiber-Derived Glycans

[2] Researchers alter mouse gut microbiomes by feeding good bacteria their preferred fibers

(此文為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