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選舉明天投票 韓國為什麼敢?丨全球·在戰疫

直新聞 發佈 2020-04-14T11:49:04+00:00

儘管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政治日程,卻沒有阻擋韓國國會選舉的到來。韓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走勢圖丨圖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14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韓國13日新增27例確診病例,單日新增病例數已連續6天低於50例。

文/曾子瑾

4月15日,韓國將如期迎來第21屆國會選舉。儘管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政治日程,卻沒有阻擋韓國國會選舉的到來。

要說韓國已經完全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數據顯示,這個曾在2月份迎來疫情爆炸性增長的國家,勝利曙光已現。

據韓國疾病管理本部14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韓國13日新增27例確診病例,單日新增病例數已連續6天低於50例。

是什麼樣的防疫舉措,讓韓國可以率先按下政治生活重啟鍵?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連線了目前正在韓國首爾的中國留學生朴斯琦,聽她說一說當地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疫情之初,韓國人並不緊張

1月20日,韓國報告了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直到2月19日,確診病例數都維持在100例之下。

斯琦告訴我們,整個1月份一直到2月中旬,當地人對新冠肺炎還是比較「淡定」的狀態,在韓國的社交媒體上依然能夠看到人們正常聚餐、出遊等等。但由於韓國人習慣佩戴口罩,因此在1月份的地鐵上,佩戴口罩的人數就達到4成左右。

事態的轉折點是在2月18日:這一天,韓國大邱一名「新天地」教會的教徒確診,僅僅過了一個晚上,大邱市就湧現數百名感染者,最多的一天甚至超過700例新增確診。

直到那時,民間的神經才緊繃了起來。

「人們開始認識到原來病毒真的就在身邊,」斯琦說,「儘管韓國一直沒有限制出行,人們每天也還是要上班下班,但大街上戴口罩的人一下子增加到了8成以上。」

追蹤和檢測,韓國是認真的

除了民眾的防護意識高,斯琦認為,韓國能夠在這麼快的時間內較為有效地遏制疫情,和韓國政府的追蹤與檢測工作分不開。

在首爾,斯琦每天都能收到通訊社發來的簡訊,簡訊中會詳細說明機主所在的區有無新增確診,同時提醒她到區廳網站上查閱確診病例的行動路線。

通過查閱,市民們就可以了解到確診病例曾經去過哪些地方,途中的移動方式是怎樣的,有沒有佩戴口罩出行,他們去過的地方事後有無進行消殺處理或直接停業。

「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鐘,」斯琦感嘆,「流調人員是綜合了病人口述、信用卡消費記錄、監控錄像等信息確定的行動路線。」

此外,韓國的檢測效率高,也是被外界認為該國能迅速控制疫情的主要原因。

在首爾,多地設置了檢測中心,市民只要開車停在指定區域,就有醫生為其檢測提體溫,並進行流行病史分析。一旦判斷為有感染風險,就會對市民進行核酸檢測。這種被稱為車內採樣法(drive-thru)的檢測方法,後來也被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國採用。

據斯琦在當地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疑似病例或者是密切接觸者,那麼檢測的費用完全由政府承擔。如果是市民自己不放心想要去做檢測,那麼費用就由個人承擔。這種收費標準,無關乎國籍或者簽證種類,適用於所有人。

又因為疫情在韓國暴發的時候,剛好趕上了開學季,當時有許多留學生開學在即,但在入境後都被要求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隔離期間的食宿都由學校承擔」,斯琦說,「我看到朋友發來的照片和描述,看到大家都被照顧得很好,我也多了一份安心。」

聚集性感染多發,韓國慎言勝利

韓國疫情的每次急劇攀升,常常伴隨著聚集性傳播事件的發生。在斯琦看來,這也和韓國政府沒有明令要求市民保持社交距離有關,「政府公告中的用詞,一般是『勸告』、『建議』、『希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只有極少數的飯店、娛樂場所、室內的體育設施會關門,絕大多數都是照常營業,很多的公司也依然堅持現場辦公。所以,即便是在外佩戴口罩的市民,進入室內環境後大多會把口罩摘除,這也給韓國疫情埋下隱患。

正如韓國中央應急處置本部防疫總括組長尹泰皓14日表示,雖然國內新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診病例不斷減少,但絕對不能就此掉以輕心,要繼續加強疫情防控,防止二次暴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