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滅絕來臨?科學家警告:人類專注病毒之時,地球正加速走向災難

環球科學大觀 發佈 2020-04-14T11:53:58+00:00

今日頭條APP搜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獲取更多內容~責編/朱張航宇信息源:AndrewGlikson, Earth and paleo-climate scientis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地球歷史上出現的幾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大都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突增有關。許多物種可以適應緩慢且適度的環境與氣候變化,但地球的歷史表明,極端的氣候變化往往導致多數物種走向滅絕。對此科學家警告稱:在所有人專注於冠狀病毒時,地球正在加速走向比恐龍滅絕更恐怖的災難之中……

過去,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突增的原因無外乎火山噴發和小行星撞擊地球,然而今天造成的這一結果卻歸咎於人類自身的貪婪。研究表明,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率要快於歷史上五次中任何一次物種大滅絕期間的情況。今天,大家都忙於抗擊COVID-19帶來的種種難題,對於環境早已無暇置之。

大約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引發的碎石和大火在接下來長達一萬年的時間裡釋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那段時間全球氣溫飆升,海平面上漲,地球上80%的生物消失不見。而在5500萬年前,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導致海洋沉積物中的甲烷不斷的釋放出來,藍色的海洋從此變成酸性海洋,在這段時間,生物再一次經歷了滅絕之痛。

那麼,未來地球還會因為火山噴發或者小行星撞擊而發生物種大滅絕嗎?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時間跨度之長似乎顯得與我們無關。最令人擔憂是的今天正在進行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在工業化開始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約為300ppm,這意味著在一百萬個氣體分子中有300個二氧化碳分子。而今年2月份的大氣評估數據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達到415ppm,總溫室氣體的水平(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則達到驚人的500ppm!就現在的世界發展而言,二氧化碳每年以3ppm的比率增長。

根據化石中有機物的記錄,當前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經達到了地球歷史的一大極端。「有害」氣體大量湧入的速度已經超過絕大多數生物的生存適應能力。聯合國去年的一份報告表示,大約有一百萬種動植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對當前的氣候狀況,研究人員最擔心的是地球氣候正在接近一個臨界點,一旦跨過這一臨界點,就會發生氣溫驟增、兩極不過斷崖式融化等不可逆轉的變化。去年,我們已經感受到北極升溫導致大量冰川融化的後果,而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將越來越快。地球上的生物還能堅持多久?今日頭條APP搜索: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獲取更多內容~

責編/朱張航宇

信息源:Andrew Glikson, Earth and paleo-climate scientis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