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陰道炎的4大誤區,這篇一次說清楚

醫知袋鼠 發佈 2020-04-13T12:56:48+00:00

作為女性,常常遇到一些難言之隱,比如白帶異常、私處異味兒、外陰瘙癢等等,去醫院有些不好意思,就在網上搜索隨便用藥,或者覺得是小問題忍忍就能好…

作為女性,常常遇到一些難言之隱,比如白帶異常、私處異味兒、外陰瘙癢等等,去醫院有些不好意思,就在網上搜索隨便用藥,或者覺得是小問題忍忍就能好……

其實,婦科疾病的危害不可小覷。有數據顯示,全球女性婦科疾病的患病率高達93%以上,每年死於婦科病的人數高達900萬。

而陰道炎,是發病率最高的婦科炎症之一,很多女性都深受其擾,但絕大多數人對它的認識卻遠遠不足。

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陰道炎的一些常見誤區,希望各位女性朋友更好地呵護自身健康。

誤區一、洗洗更健康

有些女性,特別愛乾淨,每次洗澡的時候會反覆沖洗陰道,或者用一些洗劑,但這樣做真的利於健康嗎?

其實並非如此。

女性的陰道是一個小型的微生態系統,通常情況下,陰道內有大量的乳酸桿菌,可以分解陰道上皮的糖原產生乳酸,使陰道內呈酸性環境,PH值多在3.8~4.5之間。

弱酸性的環境對女性的陰道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其自凈功能可以抑制其他寄生菌和致病菌的過度生長。而過度清洗,可能會破壞陰道內正常的菌群平衡。

一般來講,做私處清潔工作時,只需用清水清洗外陰即可,無需藉助器材深入清潔,也不推薦用清洗劑。

誤區二、不痛不癢就不是陰道炎

生活中,不少女性去醫院檢查,都是覺得外陰瘙癢、灼痛等,但其實,陰道炎可能早就「潛伏」了。

那怎麼做才能早點發現陰道炎呢?這就需要留意觀察分泌物是否正常,如白帶的氣味、顏色等。

黴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大概占了所有陰道炎的 90%,它們有一些典型症狀,大家可以參考判斷。

1.滴蟲性陰道炎

分泌物發黃、發臭、泡沫樣或稀薄狀、膿性,有外陰瘙癢、燒灼感、尿頻、尿急、尿痛、下腹疼痛或性交痛。

2.細菌性陰道炎

常常有稀薄狀、臭雞蛋味或魚腥味分泌物,呈水樣或灰白色、灰色,在性生活後更明顯,有的還會出現陰道灼熱感。

3.黴菌性陰道炎

有豆腐渣樣、白色或黃綠色塊狀分泌物,常常有外陰瘙癢,甚至紅腫、疼痛或刺激感、尿痛、性交痛。

誤區三、自行用藥就能好

有些女性比較害羞,或者忙於工作、照顧孩子等,外陰出現瘙癢等問題就沒去醫院檢查治療,而是網上搜索一下,自己去藥店買點消炎藥隨便吃。

這種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引起陰道炎的因素有多種,比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根據病因不同,用藥也千差萬別。有的需要局部用藥,有的需要全身用藥,還有一些還可能需要伴侶也同時進行治療。

比如黴菌性陰道炎,需要先用抗真菌的藥物,可以選擇陰道用的栓劑,也可以進行口服抗真菌的藥物;針對滴蟲性陰道炎,通常是用甲硝唑進行治療。

而老年性陰道炎,主要是因為絕經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量下降,陰道的上皮變薄,抵抗力變低,同時陰道的ph值上升,不能抵禦外源病原體的侵害,引起的一些陰道的感染。它的治療是以恢復酸性環境,局部應用雌激素這種治療方式為主的。

拖延治療或者盲目用藥,都可能導致炎症蔓延,嚴重情況還可能引發附件炎、盆腔炎等。

對付陰道炎,靠譜的做法那就是:及時檢查問醫生!

這裡還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聽醫生的話,足量、足療程用藥!

不要覺得症狀減輕或者消失,就擅自停藥,這樣很容易造成陰道炎反覆發作,越來越難治。

誤區四、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陰道炎

陰道炎有時確實和不潔性生活有關,但是沒有性生活也不代表不會得陰道炎。

陰道炎會發生在每個階段的女性身上,老年人和嬰幼兒也會發生陰道炎,而育齡期女性發病率相對較高。

上文我們也提到,陰道菌群紊亂,就有可能引起陰道炎。

除此之外,以下情況也可能感染陰道炎:

護理不當,比如經期使用衛生巾不及時更換,為細菌提供了繁殖空間;經常穿緊身褲、化纖質地內褲,使得女性私處不透氣,也容易滋生病菌;

抵抗力差,各種病菌趁虛而入;

環境潮濕,如春季氣溫忽高忽低,空氣比較潮濕,適合細菌繁殖和生長,這時陰道炎很容易找上門或者反覆發作;

相互污染,比如洗襪子、洗腳和洗內褲共用一個盆,患有足癬或黴菌陰道炎的家長將自己的衣物與女童的衣褲一起清洗,就容易導致女寶感染。

想要遠離陰道炎的困擾,一定要對陰道炎這個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做到早發現、早檢查、規範治療、注意衛生等。

最後要提醒大家,有女寶寶的家庭,要注意保持嬰兒外陰清潔和乾燥,擦洗時要注意自上而下擦拭乾凈尿道口、陰道口及肛門周圍,並輕輕擦拭乾凈陰唇及皮膚皺褶處,為防止傷害到寶寶,千萬不要扒開陰唇內側擦拭,正常擦拭或沖洗就可以;衣服要選擇柔軟、寬鬆、透氣的,少穿或不穿緊身褲;嬰幼兒的浴盆、毛巾等不要與大人混用,兒童衣物與大人的也要儘量分開清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