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團職營長的出現,擁有中校軍銜,解決了中校改任營長職務的問題

國平軍史 發佈 2021-09-19T07:07:27+00:00

軍改以後,我軍形成了東西南北中5大戰區,總共13個集團軍,最大的變化,就是合成旅的誕生。此外,在集團軍內部,取消了原先的師、團兩級作戰單位和軍事主管。

軍改以後,我軍形成了東西南北中5大戰區,總共13個集團軍,最大的變化,就是合成旅的誕生。此外,在集團軍內部,取消了原先的師、團兩級作戰單位和軍事主管。

現在,大多數的集團軍由11-12個旅所組成,擁有全履帶推進的重裝機械化合成旅、輪式推進的中型機械化合成旅、輕型機械化合成旅、陸航旅(部分集團軍則為空中突擊旅)、炮兵旅、防空旅、綜合保障旅等單位,兵力約在6-8萬人,比軍改以前10萬人集團軍的規模有所縮小。

隨著集團軍人員的精幹,特別是武器裝備的逐步現代化,大量新型裝備被投入使用,綜合作戰能力反倒比10萬人的集團軍,有了明顯的提高。

軍改以後,我集團軍的編制,軍下轄、旅下轄營、營下轄連、連下轄排下轄班。其中,排以上作戰單位,軍事主管都是尉校將級軍官所擔任,我軍最基層的作戰單位班,班長則由士官擔任,不屬於軍官。

目前,我集團軍軍長的基準軍銜是少將,原大校師長則改任大校旅長,營長的基準軍銜仍然是少校,連長則是上尉,排長是中尉軍銜等。

軍改以後,由於取消了師、團兩個單位和職務,原先的上校團長,則改為上校副旅長,讓上校軍官有軍中相應的對稱職務。

原中校軍官,在軍改後職務就顯得有點尷尬,比旅職要低許多,卻比營職要高些,在軍中沒有相對應的職務,與其軍銜相匹配。

有的中校副團長就改任營長,本身卻是副團職軍官,營長的基準軍銜卻仍然是少校。

軍改以後,出現了少將集團軍軍長、大校旅長、少校營長的普遍軍銜,上校和中校在集團軍內部都罕見的現象,畢竟有的作戰單位,不一定會設置大量副職。

現在,軍中出現了副團長級營長的職務,軍銜比少校營長高一級,為陸軍中校軍銜,就較好地解決了軍改,中校的軍銜和其在軍中職務的對等。

副團長級營長,也算是我軍的軍改以後,軍中出現的新生事物,在軍中有其存在的價值,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部分中校副團長只能當營長的問題就解決了,是副團長級的營長。

中國人就是有智慧,從軍改來看,在集團軍內部取消了師、團兩級作戰單位以後,較好地解決了中校軍官的軍銜和職務對等的問題。現在,中校營長(營軍事主官)、中校營教導員(營政工主官),原先軍隊內部「副團」職軍官,本身所蘊藏的含義,將逐漸被「中校營主官」所取代。

隨著中校營軍事主官、中校營政工主官制度的落地,會有越來越多的中校營長出現在軍中,屬於副團長級,少校正營級反倒會越來越少,即將成為歷史了,畢竟與我集團軍的編制有關。

新的制度規定,集團軍旅營體制下的營軍事和政官主官,全都被定為中校,以後軍迷在觀看央視我陸軍集團軍下轄旅的軍演中,涉及到營一級的,就將是中校營長和中校教導員,少校營長和少校教導員就看不到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