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建證書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放線?

上海工地 發佈 2021-09-19T07:52:03+00:00

原文如下:本人土木二本出身,三線小城市,之前一直在私人老闆手下做,現場施工放線和預算都做,但是大多數都是給人打下手,其實本人更想往預算造價這一塊發展,奈何老闆要節省成本,一個人要干兩三個人的活,白天真心累,也沒休息,雖然工地是總包的名義,但是這行業私人老闆都是掛總包的名然後干勞務的模式,現場你只管幹活,技術質量不需要你問。

一級建造師考試剛剛結束,工地君在知乎上看到網友發布這樣一個帖子《拿到一建證書又有什麼用,還不是放線?》



原文如下:


本人土木二本出身,三線小城市,之前一直在私人老闆手下做,現場施工放線和預算都做,但是大多數都是給人打下手,其實本人更想往預算造價這一塊發展,奈何老闆要節省成本,一個人要干兩三個人的活,白天真心累,也沒休息,雖然工地是總包的名義,但是這行業私人老闆都是掛總包的名然後干勞務的模式,現場你只管幹活,技術質量不需要你問。


由於想擺脫現狀,去年剛考過一建,想找個真正的總包幹管理,結果找的都還是這種總包勞務模式,還是去現場放線,而且主要是看重我有證書,現場掛我的名當項目經理,我要承擔風險,但是沒權利,還是要放線干施工員。雖然工資比以前高一些,但是算上證書也就十二三萬一年,本想著考到一建能站著把錢掙了,不求輕鬆,但是也是正式的管理人員,覺得能朝著項目經理的方向去發展,結果還是和以前一樣在現場做施工員,家庭根本顧不上。


本人家庭條件還算可以,市區三套商品房,也就四十萬貸款,壓力不算大,但是得想著以後的發展前途,卻真心不想吃干工地和社會脫節的苦,當初也不想做這一行,專業是爸媽給選的,借用無間道里的一句台詞:「當初我沒的選,現在我只想不去工地。」即使我被逼再去干施工(工資相對而言高一點,沒辦法要養家),內心也是十萬個不願意,感覺也沒有動力往前進,今年也29了,十分迷茫,求各位老哥給個建議……


工地君總結了知乎上幾條高贊的留言,和各位粉絲分享。


01


網友:歡樂的豬楞的


我寫一下我親身經歷吧,我的情況其實和你一樣。家裡條件還不錯,當時學的專業就是建築。畢業了以後去工地沒的選,去了工地感覺很難受格格不入。我26的時候下定決心不干施工了,去審計事務所干審計。


那個事務所是個私人老闆,活也不教全,教全了你就跑了。我就成了預算農民工,天天算工程量。一個月6500左右吧。我認為這樣下去也不是法子,29歲和你一個歲數過了一建。


正好我老婆姐夫在中建當領導,叫我去中建去干,有一建證書可以有正式員工。由於中建系統里正式員工很難弄,多數是勞務派遣,雖然我老大不樂意,卻還是回到了施工單位。但是不干施工了,在中建干商務合約,畢竟我幹了3年的造價。


說說中建這的待遇吧,我這邊在公司在江蘇,派遣去深圳,一個月工資加補助15K,項目節點還有獎金。而且項目最後結算完了盈利超過7個點以外,項目部可以分紅。收入還是可以的。


但是想當項目經理是千難萬難的。首先我們是雜牌過去的,不是校招的,忠誠度就少了一塊。一般有一建證書過去是從區段長開始干,下面是工程部經理,生產經理,執行經理,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權利很大。沒有能力,關係很難在中建當項目總。


我給你的建議是轉合約法務,考造價師,投簡歷到大型央企。幹個幾年,如果幹得好,有升值空間就繼續干。如果不行,跳槽去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你有央企的背景,工作經驗。你比很多人都是有優勢的。


一建對我來說只是一張進入中建系統拿到正式員工號的通行證而已。具體以後的路怎麼走還是要看你自己。我當時發誓再也不進施工單位,但是心再強強不過命。有錢哪裡都是天堂嘛。


02


網友:向上爬的蝸牛


怎麼說呢,咱倆年齡差不多,我在二線城市,今年30,手持一建造價雙證,也在施工單位,也有國企挖我去當生產經理,但我沒去為了家庭,咱倆家庭條件差不多,我也市區倆套房,貸款30來萬。


我建議你找個不用放線的管理崗,有專門放線員的公司,這樣能輕鬆點,也可以選擇轉造價去諮詢單位等等。因為你家庭壓力不大,但要接受剛開始的低工資,施工單位當上項目經理非常難,但向我們這種二本去甲方也不好混,到40還是普通工程師也沒啥意思,所以看你怎麼選擇了。目前適合你的應該是找個施工單位當生產經理,工資方面不至於接受不了。


03


網友:建工屆的老大哥


一個真實的例子告訴你,一建證書到底有多大用處。


工地上大家會看到有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他們大多是初中、高中還沒畢業,更有甚者小學都沒畢業。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初中還沒畢業,14歲就到工地做工的建造師。


有一天安排工作的時候,工頭讓他去給測量的師傅當幫工,到了測量師傅那裡他非常肯干且好學,東西一學就會,一天工作結束後,測量師傅覺得這個小伙子聰明又肯干,於是就和工頭說以後就讓他給我當幫工吧,就這樣他跟著這個師傅當了一年的測量小工。後來這個工程結束了,測量師傅去其他工地的時候,也帶他一起走了,測量師傅說你跟著我測量,也算是有門手藝,比你干力工掙得多。


就這樣幹了3年,後來自己也成為了測量師傅。


2011年,他身邊的人開始報考一建、二建;當時他覺得沒什麼,想著自己一個初中生肯定考不上,直到有一天,他去另外一個工地做測量,而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竟然是他以前帶過的學徒,當時他的心情非常複雜,覺得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怎麼這麼大。


2013年,基本上每個項目上開始要求項目經理持證上崗了,他了解了一下報考條件,剛好自己之前的函授學歷還可以用得上,於是他報考了二建;他自認為自己又笨又沒有文化,就提前半年開始學習,平時有時間就看書、看視頻。沒想到當年項目上5個報名二建的考生中就過了2個,其中一個就是他。


二建考過之後,他對自己有了信心,當年就報考了一建,他像平時一樣努力學習,但事與願違,公共科目沒過,實務過了;第二年他接著考剩下的三門,當時還花了5000多報了一個班,最終順利地通過了最後三門,成為了一個有一建證書的測量員。


拿到一建證書後,因之前他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公司並沒有給他項目經理的工作,他被任命為生產經理;第二年,公司用他的證書投標中了一個項目,這時的他真真正正地當上了項目經理。


證書到底多大用處?


故事中的主人公曾發出感嘆說:他自己從沒想過就憑一本證書能讓他一個初中生當上項目經理。


言盡於此,大家應該能明白一級建造師證書的作用了吧,即使你在工地熬了好多年,工作經驗很豐富,但沒有證書這個翹板,你的發展空間就會嚴重受限,繼續做個師傅。


04


網友:姬如千瀧


這個我來寫比較合適。我在工地上比你呆得久一些,證書也拿到的早一些、多一點。引用一下你的話「之前一直在私人老闆手下做,現場施工放線+預算+干勞務的模式」這種經驗能給你帶來什麼的職位呢?總工、副經理、項目經理?看到沒,沒有系統的基礎經驗,一建起到的作用不大。你要是轉行的話,就當我以下話沒有說。首先你要發揮一建的價值,它的價值不在於你能當項目經理,這個要有清醒的認識。一建+中級職稱(你29了、本科畢業)可以使你進入一個成建制的國企或民企,這個管理經驗很重要啊,2到3年之後,你就成為技術負責人或者副經理,最不濟,做個部門主任沒有任何問題,這個位置上一建才能發揮他的作用。現在補充成建制企業的工作管理經驗(3年以上)、使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人,這個時候你的證書才會價值最大化。加油,你還年輕、未來可期。


05


作者:上海一九四三

考一建證書之前,覺得證書拿到手了就能走向人生巔峰,但是實際拿到手了,卻發現不是這樣,工作照舊,沒有技術含量、沒有麼升值空間,於是覺得一建的含金量也沒有那麼大,現實與理想的碰撞,難的還是咱們自己。


一個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的人,再不關注它的動態發展也應該知道不能一輩子只指望著一個證書。證書這個東西就是錦上添花的玩意兒,什麼叫錦上添花,就是你原本也不差,拿到這個東西人家覺得你更靠譜了,那你自己覺得沒考證書之前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還有就是一建含金量這個問題,如果只指望著一本證書就能保佑你風平浪靜扶搖直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哪個行業都不可能,你想想那些考神,人家一年年地考岩土考造價監理到底是為了什麼,還不是想轉業的時候更有底氣點,一建證書2020年的註冊量就達到了79萬,就這還是前一段時間的數據,人數肯定是越來越多的,所以擁有一本證書根本就不算你的優勢。


其次是關於兼職的這個問題,我了解的是一個公司給的補貼基本上是2萬/年,但是如果你能放到別的公司其實價格什麼的會更高,就這還是不掛項目掛資質的。這兩年政策緊縮,掛項目的風險太大了,不得不說這種錢少事多然後員工承擔風險的公司真的牛批。你能堅持到現在,真不知道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所以現在有想法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你適應不了公司,那就改變自己的環境,而且你的生活壓力還沒有別的人那麼大,這種事情當然是越早越好,等到40的時候再去實施就真的不行了。


一個擁有本科和一建證書的人,我覺得不至於將日子過成這樣。馬上就要奔30,還在給人家打下手,這麼長時間了,你就沒有學到技術嗎?沒有積累到相關的人脈嗎?


能讓前途變好的就只有證書和經驗,經驗沒有就只能考證書。屌絲三證不是白說的,一建拿到手了就沖造價啊,這個工作強度不高吧;造價衝過就考監理,優秀的人更加優秀。笨鳥先飛,拼不過頭腦就只能拼努力,不努力還不想付出的話就別想著鹹魚翻身了。


最根本的其實是你不想放棄現在的薪酬,又嫌棄現在的工作繁重。轉造價前期工資肯定不盡人意,又害怕自己在積累幾年同樣的無所事事,兩重顧慮。說實在的就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里的,兩手都想抓,但是又都抓不找,自己的心氣就有點浮躁。事實已經發生了,咱們能做的就是改變以後,所以放在你眼前的路就只有兩條:轉業、不轉業。


轉業:


轉業肯定要從基層做起,優勢就在於你親眼見過現場,接觸過現場施工,而且自己也想往這個行業發展,那還想什麼呢,先把造價的證書拿到手啊,這樣自己也有點底氣。


造價可選擇的單位也比較多,比如工作忙的完全可以選擇諮詢單位,這樣既能顧家又不用到處奔波,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相應的弊端我認為你也要看到,造價這個行業要求情商一定得高,說實在的你就是服務於建設單位的,接觸到的階層和人員都廣,你要在他們之間周旋博弈,誰的利益你都不能損害,誰的利益你都不能給多。而且越到後期你會發現好多人都不干造價了,全轉行業了,它折磨的不是你的身體,而是你的精神。


不轉業:


那就是繼續在工地上摸爬滾打堅持幾年。建築這個行業就是看經驗和資質的,沒有長時間的堅持根本就得不到什麼成就,想轉項目經理真的可以,中建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但是你敢說成為項目經理之後壓力就會少很多嗎?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弊端,干一行罵一行是社會常態,但是你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我認為還是不要放棄的好,自己準備一段時間好好的考造價。


或許你缺的就是一個時機,時機到了,什麼都來了。


所以還是要耐得住寂寞,前期的時間都是經驗和人脈的積累,如果兩樣東西都得不到那就沒什麼意義了,但是咱們做任何決定前都不要只看一個行業好的地方,應該看得是它的弊端,如果你能接受它最糟糕的地方,那麼好的地方都是恩賜,也能夠讓你堅持的更久。


出了社會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就像衝浪一樣,只有放低姿態,心態平穩,才能取得成功。


06


作者:沒想到好名字


第一,你對一建的期望太高了。這個證書只是給你補貼,實現不了翻身。一個註冊勘察設計類證書都不能讓你翻身,何況一建證書。


調整下心態吧,它就是一個證書,只能證明你考試能力,別的什麼都不是。


第二,你迷茫,你想做造價,但是卻沒有從頭開始的決心。你完全可以去造價所,降低收入標準,跟著從頭學,工作幾年有經驗了再跳到甲方。就看你怎麼選擇。


07


作者:年紀大覺少


把一建的含金量考慮得太高了,一建只是個資歷,不是能力。


從年齡上來說,還不用太著急。本科畢業考過一建的基本都在26-28左右,但一直到上崗做項目經理還要好多年,即使十年後上崗也不算太晚,所以從心態上不要太著急。


從能力上來說,能做測量也能懂造價對於做項目經理是很重要的一個能力,這是你的優勢,你得把你的能力展現出來才能轉施工主管,到生產副經理,再到項目經理,這個是一般測量的上升路線。後期需要展現的不光是你的業務能力,還有協調能力,承壓能力,為人處事的能力。再說一個你的劣勢,總包的項目經理一般都是自己培養的,知根知底,你剛從一個單位換過來,大家對你不太了解只能讓你去做你熟悉的工作,你即使拿著證也只能從底層做起,其實在我們眼裡,測量也是管理人員。


工地這口飯不好吃,項目經理只是別人眼裡高級點的民工,入了行就做好吃苦準備吧。


08


作者:米蘭的清晨


其實考過一建,才發現原來一建證書對於工資的提升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畢竟他只是一個資格證而已。


題主這種情景其實可以考慮換個單位,比如去甲方或者造價諮詢單位試試看,順便再把造價工程師考了,雖然現在造價師的需求量不太好說。但是如果想往造價發展的話,還是考一個。


十二三萬一年的話,擔風險還不如去喝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