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駕崩之初暗流涌動,長孫無忌封鎖消息,程咬金率兵控制京城

文氓王福星 發佈 2020-04-26T05:58:26+00:00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李世民攜太子李治,率領滿朝文武,去翠微宮避暑。翠微宮是唐朝的行宮,距離太極殿三十多里路。太極殿是天子平常辦公所在地,是大唐朝的心臟地帶。從貞觀二十一年開始,李世民每年夏天都會前往翠微宮避暑。貞觀二十三年三月底,李世民感覺身體不舒服,就下詔去翠微宮避暑。

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李世民攜太子李治,率領滿朝文武,去翠微宮避暑。翠微宮是唐朝的行宮,距離太極殿三十多里路。太極殿是天子平常辦公所在地,是大唐朝的心臟地帶。

從貞觀二十一年開始,李世民每年夏天都會前往翠微宮避暑。貞觀二十三年三月底,李世民感覺身體不舒服,就下詔去翠微宮避暑。李世民去翠微宮的時候,沒有考慮到死亡的話題。李世民不知道,自己會死在翠微宮。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突然腹瀉難止,御醫用盡了各種辦法,也止不住李世民的腹瀉。這件事情,出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的記載,原文是:「上苦利增劇。

「利」在古文里通「痢」,就是拉肚子的意思。好漢架不住三泡稀,李世民上吐下瀉止不住,於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駕崩。李世民的駕崩來得太突然了,可以說是暴斃。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駕崩之前,做了兩手準備。李世民一方面交代李治說:「你要聽舅舅和褚遂良的話,有舅舅和褚遂良在,你不用擔心別人搶了天下。(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

李世民這麼安排,等於是在臨終之際,把決斷權交給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了。褚遂良是長孫無忌的跟班,關鍵時刻還是長孫無忌說了算。李世民駕崩之後,長孫無忌就成了大唐的頂樑柱了。

褚遂良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另一手安排,就是任命程知節(程咬金)為鎮軍大將軍。程咬金是李世民最信任的武將之一,在貞觀晚期,程咬金一直是禁軍飛騎營統領。李世民感覺快不行了,馬上讓程咬金率領飛騎營來翠微宮待命。

李世民剛剛咽氣,李治還在哭喪的時候,長孫無忌就對外甥說:「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

長孫無忌就當機立斷,隱瞞李世民的死訊。長孫無忌讓程咬金帶領飛騎,護送太子李治回長安城。李世民的遺體,按照生前的儀仗,被運回了京城。李治就把父親的遺體,安頓在兩儀殿。

程咬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這件事情,出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的記載,原文是:「乃秘不發喪。庚午,無忌等請太子先還,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馬輿,侍衛如平日。繼太子而至,頓於兩儀殿。

長孫無忌以太宗的名義,把李治的三個老師于志寧、張行成、高季輔任命為宰相。程咬金則是親自帶領禁軍,控制了京城的各處關口。

等到一切安排妥當了,李治才宣布父皇的死訊。長孫無忌馬上宣布太宗遺詔,擁立李治登基稱帝。長孫無忌還宣布,除了李泰之外,別的皇子和皇帝,都可以進京奔喪。

長孫無忌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這件事情,出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的記載,原文是:「壬申,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

李世民熟讀歷史,對於曹操死於洛陽,曹彰起兵作亂的事情,是非常熟悉的。李世民在感覺自己快不行的時候,害怕李泰會效仿曹彰,提前做好了安排。李世民安排長孫無忌善後,安排程咬金護送李治,就是為了防範李泰。

李泰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駕崩之初,大唐朝暗流涌動。長孫無忌封鎖皇帝駕崩的消息,讓李泰不知道父皇駕崩的消息。程咬金親自帶兵鎮守玄武門,過了一百天,才撤兵回府。李治稱帝之後,怕李泰進京會圖謀不軌,還不讓李泰奔喪。這一切的安排,有效的避免了李泰作亂的可能性。

歷朝歷代的皇帝駕崩,接班人秘不發喪是慣例。比如隋文帝駕崩,太子楊廣就秘不發喪。等到控制局勢之後,楊廣才宣布父皇死訊。原因很簡單,皇帝大行,太子即位之際,是最容易出事的時間段。為了能讓太子順利接班,秘不發喪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本文資料來源:《二十四史》《資治通鑑》。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