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又一部販賣情懷失敗的電影

魔鬼影評 發佈 2019-12-15T19:36:38+00:00

魔鬼影評/目目王類似於《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左耳》、、《致青春》、《後來的我們》等這種以一代人眾所周知的歌名或者說以「懷舊青春」為噱頭來販賣情懷的電影近年不少,但是能正兒八經的講一個好故事,真正讓人感受到情懷的電影卻又如同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魔鬼影評/目目王

類似於《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左耳》、、《致青春》、《後來的我們》等這種以一代人眾所周知的歌名或者說以「懷舊青春」為噱頭來販賣情懷的電影近年不少,但是能正兒八經的講一個好故事,真正讓人感受到情懷的電影卻又如同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根據饒雪漫小說改編的《大約在冬季》在預告階段時,男女主人公因為齊秦的一場演唱會從而開始了跨越二十年的感情設定雖說已經給人打了預防針,但是真正坐進電影院,觀影的過程還是讓人覺得過分冗長和枯燥。


對於對這種青春疼痛文學不感興趣的人來說,大多應該都是衝著馬思純和文淇妹妹的演技去的。畢竟一個是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一個是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這樣的王炸組合,哪怕只是一部爆米花電影,應該也難看不到哪去。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片中,文淇飾演安然(馬思純飾)和于楓(魏大勛飾)的女兒小念,在爺爺病危時從美國回到北京後,邂逅了齊嘯(霍建華飾)的兒子齊一天,由此牽扯出了自己母親安然與齊一天父親齊嘯之間的一段感情往事。儘管始終徘徊在電影故事的外框架里,文淇妹妹靈動的表演卻是整部電影一眾主演中最亮眼的存在。只是可惜,再好的演員一旦碰上了爛劇本,也不是光有演技並且充滿靈動就可以的。狗血的劇本,與演員本身是擦不出火花的。

電影中女主人公北師大才女安然,在馬思純的演繹之下,則少了一些才氣,多了一些傻氣。因為一張齊秦的演唱會門票,安然結識了從台灣過來的攝影師齊嘯,然後與之相戀,分手,再相戀,再分手。自始至終,在這場由男主角主導的說分就分說合就合的愛情中,馬思純飾演的女主角安然傾情又無私地奉獻出了自己的戀愛腦。

另外,在北師大才女的名號之下,無論是做編輯,還是做主持人,你都瞧不出安然這個人有才華的一面。唯一能瞧見的只有不顧一切的奔向渣男的傻裡傻氣和歇斯底里。片中宿管阿姨的紅薯「甜過初戀」梗,就像一句反諷讖言。男女主之間的愛情,在劇本迷一般的走向中,不僅不甜,還讓人看得煩躁的想打人。

如果說馬思純和文淇帶不動這部電影,還可以說是劇本太爛以及人設不符的緣故,那麼霍建華飾演的齊嘯,則在劇本爛的道路上又努力推了一把。

早幾年的霍建華,好像還蠻招人喜歡。歸海一刀、白豆腐徐長卿、尊上白子畫都是觀眾的心頭好。

但是細觀早古時期的《天下第一》、《海豚灣戀人》以及近年的《28歲未成年》和《如懿傳》,你會發現,無論在劇中電影中搭誰,霍建華所飾演的人物形象個個都沒什麼面部表情。面癱式的表演往往會讓觀眾瞧不出人物情緒的波瀾起伏,對於白子畫這種無欲無求的人物形象無可厚非,可是一旦將這種面癱式表演代入到齊嘯的身上,就變成了災難。試想,男女主人公戀愛分手,然後再戀愛再分手,女主那廂正在痛不欲生,鏡頭一轉到男主這裡,男主掛著張面無表情的渣男臉繼續沒事人一樣生活,觀眾如何去感知其內心的變化和痛苦?

一個演員最能證明自己演技的方法就是他飾演的這個人物形象能極大地調動觀眾的情緒,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跟著這個人物形象哭而哭、笑而笑。因為觀眾只有在體驗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喜怒哀樂過後,才會產生共情共鳴的能力。

而一部好的電影首先是演員和劇本的互相成就。當好演員遇上爛劇本,或者好劇本遇上演技不好的演員,於電影而言都是一種災難。當年的雙影后周冬雨和馬思純,令人看好的「胡霍CP」胡歌和霍建華,在今年分別上映的《少年的你》、《大約在冬季》和《南方車站的聚會》中,都因為個人在挑選劇本的不同方向上,在觀眾心目中的口碑有了明顯的分水嶺。

我沒有看過饒雪漫《大約在冬季》的原著,但是就電影改編來看,導演和編劇實在是沒有把故事講好,導致影片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

不是每一部文藝愛情片,只是單純的打個柔光就能具有質感的。情懷原本是一個很美好的詞,可是現在電影販賣的情懷都是在廉價的消耗情懷。就像《大約在冬季》里女主問男主何時回來,男主為了強行呼應主題回答的那句令人尷尬的:「大約在冬季」一樣。當情懷一旦成了販賣的噱頭,故事便往往講著講著就不知所云,別說情懷,觀眾連個觸動淚腺的點都找不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