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名將丁奉如何能一戰斬五子良將之首張遼?丁奉最終結局如何?

人淡然如菊 發佈 2019-12-15T20:11:43+00:00

丁奉與張遼均是三國名將,相較而言,張遼在歷史上的地位與名氣更大。唐宋年間,張遼還被欽定為武廟歷代良將之一,享受祭祀。在正史中,張遼與丁奉都是病逝的,而「丁奉一戰斬張遼」之說,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丁奉一戰斬張遼話說夷陵之戰後,先主劉備病死,後主劉禪登基。

丁奉與張遼均是三國名將,相較而言,張遼在歷史上的地位與名氣更大。唐宋年間,張遼還被欽定為武廟歷代良將之一,享受祭祀。在正史中,張遼與丁奉都是病逝的,而「丁奉一戰斬張遼」之說,主要來自《三國演義》。

丁奉一戰斬張遼

話說夷陵之戰後,先主劉備病死,後主劉禪登基。劉禪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重新與東吳孫權結盟。吳、蜀聯盟的消息,很快就被魏國的細作探知,報告給了魏文帝曹丕。

曹丕繼承了曹操一統天下的大志,聽聞消息後大怒,與其讓吳蜀聯合進攻中原,不如主動出擊,先滅東吳,再滅蜀漢。曹丕聽從司馬懿的建議,日夜趕工建造了大小戰船三千餘艘,並集水陸軍馬三十餘萬,起兵伐吳。

曹魏大軍在江北岸安營紮寨,孫權也派大將徐盛為帥,率吳軍出擊。

只能說,曹丕這次北伐失敗是天註定的,天時、地利、人和中,曹丕連天時之利都沒能占據。曹丕駕龍舟到達廣陵(現在揚州廣陵區大運河與長江交匯處),見長江南岸既無營寨,也無一人,決定親自前往查探虛實。

曹丕當夜將龍舟泊於靠近北岸的江中,宿於龍舟之內。一夜倒是平安無事,可是到了天破曉之時,江上突然大霧瀰漫,待到霧散之時,只見江南一帶皆是連營,綿延數百里直到石頭城(這也是千里眼呀,從揚州一眼望到了南京城)。只見城上旌旗招展,兵士林立,舟車往來不斷。原來,這是徐盛的疑兵之計,扎了很多假人當疑兵。但是魏軍並不知道,一個個嚇得無不膽寒。

曹丕及魏軍將士正在驚訝間,突然狂風大作,巨浪滔天,眼看龍舟將覆。曹丕的衣服被江水濺濕,在龍舟之上站立不穩,幸虧文聘撐小舟急來救駕(大浪滔天,小船更加不穩,應該是龍舟無法靠近江岸),將曹丕背下龍舟,登上小船,避入河港。

正巧這時候,流星馬來報,趙雲兵出陽平關,進攻長安。曹丕聞言,大驚失色,命令退兵(趙雲進攻長安,有什麼可驚慌的,西部戰場打仗跟東部戰場沒有這麼急迫的關係,真實的曹丕可並非這麼無能)。結果,曹丕這個命令一下,魏軍大亂,各自奔走。吳軍趁機追殺,魏軍大敗。吳將孫韶一頓衝殺,魏軍「折其大半,淹死者無數」。

曹丕在眾將保護下,乘龍舟進入淮河,被早已在此埋伏的東吳大將丁奉火燒龍舟。曹丕棄船上岸,正好遇到丁奉。張遼見狀,拍馬迎戰,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幸虧徐晃及時趕到,殺退丁奉,救了張遼,保著曹丕撤走。而丁奉、孫韶則獲得戰利品無數。

丁奉的一箭,並沒有將張遼直接射死,而是在張遼返回許昌後,箭瘡迸裂而亡。只能說丁奉運氣太好了,亂軍之中,一箭射中了張遼,而張遼之後又因為箭瘡感染而死。這就是所謂的「丁奉一戰斬張遼」。而這些,全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編的故事而已。因為羅貫中比較討厭曹魏,從而偏向所謂的正統蜀漢,以及蜀漢的盟友東吳,才讓曹魏名將死的如此之慘。

搭救張遼的另外一位五子良將徐晃,原本也是自然死亡,卻也被羅貫中故意安排,讓孟達射死了他。

張遼的真實死因

實際上呢?張遼在關羽去世,孫權向曹魏稱臣,駐守雍丘時,就已經患病,而且病情越來越重。孫權叛魏後,曹丕知道張遼曾經威震逍遙津,吳軍都非常懼怕他,就派病中的張遼前往海陵幫助防守東吳的曹休。張遼雖然率人擊敗了吳軍呂范,但是孫權最後還是擊敗了曹休、張遼等人,迫使魏軍撤退。而張遼退至江都時,病情加重。222年,張遼在江都病逝。

歷史上的廣陵之戰曹丕沒那麼慘

曹丕御駕親征伐吳,並沒有像演義中所說敗得那麼慘。

曹丕南征,最牛一次,222年曹真、曹休、曹仁三路大軍齊出,先敗孫盛,再破呂范,火燒諸葛亮,直逼江陵,只有朱桓在濡須口擋住了曹仁。原本,曹魏很有希望擊破東吳,可是瘟疫大起,曹丕跟他爹曹操當年的赤壁之戰一樣,只能退兵。

而演義中所寫的丁奉斬張遼一戰,歷史原型應該是224年的廣陵事變。徐盛的確用了疑兵之計,而曹丕的龍舟確實遭遇暴風,幾乎翻船。但是,魏軍並未大敗,當時劉曄坦然地說,孫權是不會趁機進攻的。果不出劉曄所料,吳軍並未趁機進攻,而魏軍則安然撤退。此戰之前的222年,張遼就已經去世了。

丁奉的最終結局

丁奉在前期,多是甘寧、陸遜、潘璋的部下,雖然多次出戰,可謂勇冠三軍,屢立戰功,卻也沒有什麼特別出類拔萃的表現。

直到張遼去世30年之後,252年,孫亮繼位,丁奉才有了表現的機會。當時,曹魏大將諸葛誕、胡遵進攻東吳,吳將諸葛恪率軍抵抗,丁奉協助出戰。當時天氣寒冷,丁奉趁魏軍舉行盛大宴會時,解開護身重甲,穿戴慶幸鎧甲、頭盔,手持短兵器,進攻魏軍。魏軍見狀,都哈哈大笑,並沒有做防備,結果被丁奉突襲,大破前營。吳軍乘機進攻,魏軍大敗。此戰,史稱「雪奮短兵」,是丁奉的得意之戰,丁奉也受封都亭侯。

之後,丁奉在吳魏大戰中,率軍解救壽春,榮升左將軍。孫休繼位後,丁奉又誅殺權臣孫綝,升遷大將軍之職。孫皓繼位後,實施暴政,丁奉曾密謀廢除孫皓,後來因故作罷。

西晉建立後,孫皓命丁奉與晉對峙,多次伐晉,均無果而返。

271年,丁奉因病去世。吳主孫皓,因為昔日丁奉榖陽出兵時,一無所獲,聽信了旁人對丁奉的毀謗,將丁奉家人流放臨川郡(江西撫州)。

丁奉雖然最後有些恃功而驕,但這些如果放到孫權那裡,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可是,丁奉歷經東吳四主,最終遇到了暴虐的孫皓。雖然自己得以善終,卻連累了家人被發配流放,也是可嘆之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