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治國評論天下 發佈 2019-12-15T03:53:08+00:00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高句麗平原王在位早期,高句麗與隋維持著緊張而和平的關係,繼北朝之後,受隋文帝冊封為「高麗王」。589年四月,隋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為其臣屬,高句麗與隋的關係逐漸進入戰爭狀態。590年,平原王「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隨時準備迎戰隋大軍。

高句麗與隋的戰爭

高句麗平原王在位早期,高句麗與隋維持著緊張而和平的關係,繼北朝之後,受隋文帝冊封為「高麗王」。589年四月,隋統一中國後,開始要求周邊國家為其臣屬,高句麗與隋的關係逐漸進入戰爭狀態。590年,平原王「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隨時準備迎戰隋大軍。高句麗曾多次小規模襲擊隋北部邊疆。對此,隋文帝很不滿並致書平原王高湯,「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qiān),命一將軍,何待多力!」。

高句麗嬰陽王繼位後的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麗在突厥的特使後,隋文帝傳書高句麗要求高句麗終止與突厥的軍事聯盟,停止對隋邊疆的連年持續不斷的侵襲並對隋表示臣服。高句麗嬰陽王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後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平陽王聯合靺鞨(mò hé)先發制人攻擊隋在河北的軍事駐地。


第一次征伐高句麗。

598年,隋文帝派漢王楊諒協高熲和大將周羅睺(hóu)率30萬海陸大軍攻打高句麗。楊諒的軍隊去時正趕高句麗的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疫病流行,雖勉強進至遼水,但已無力投入戰鬥;高句麗的頻頻襲擊使楊諒的軍隊損失慘重。感到無法攻克高句麗,楊諒決定與周羅睺的海軍會合。

周羅睺的海軍同時也是困難重重。雖然隋的海軍儘可能地靠著海岸前行,但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隋的海軍一拋錨休息,高句麗的先遣部隊就會出現,進行襲擊。周羅睺與姜以式的5萬高句麗海軍在渤海交鋒。由於周羅睺先前已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敗於高句麗。

據《隋書》記載,這次戰役中,隋軍損失90%。而與隋相比,高句麗軍隊傷亡很少。楊諒只好撤退,此次戰役是隋文帝僅有的一次大敗仗。為防止隋的再次入侵,嬰陽王高元曾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只好適時罷兵,待之如初。

這樣的情況對於高句麗來說,可以稱為大捷了,但是隋朝人口眾多,國力強大,這種失敗並不致命,隋朝還可以繼續組織戰爭。

這次戰爭顯示高句麗是很強大的,雖然強大程度不如隋朝,但是想要輕易征服高句麗還是困難的。這次戰爭失敗的原因;路途遙遠是其一;這帶來後勤供應緊張,估計這能削弱隋軍10%的力量。人生地不熟是其二;這容易陷入對方的伏擊,估計這能削弱隋軍20%的力量。運氣不好是主要的;無論陸軍或水軍都是運氣不好,這可能削弱了隋軍一半的軍事力量,對隋軍具有致命性打擊。高句麗處於守勢,有堅城可守,這要求攻擊方要具有明顯的軍事優勢,才能獲得勝利。由於上面列出的幾個因素,已經讓隋軍力量大減,而高句麗本身比較強大,30萬受到嚴重削弱的隋軍,估計也就是相當於正常情況下的10萬隋軍力量,相對高句麗軍隊,已經不占優勢了,並處於明顯劣勢,這是本次隋軍敗仗的原因。

不良氣候對戰爭雙方的影響是不同的,往往對進攻方的影響大一些,對防禦方的影響較小,總體上看,不良氣候會遏制進攻,進而有利於防禦,不良氣候總體上或相對是有利於防禦方的。古代打仗的良好氣候條件是少雨的暖和時期,有時運氣好了,可以出現這樣的理想情況。但是隋文帝的這次進攻戰爭,卻沒有那麼幸運,遇到了多雨的情況,這對軍隊行動是很不方便的。那麼大規模的軍隊,在人口稀少的遼東地區,各種建築物很少,大部分軍人連避雨的地方也沒有,被雨淋濕。地面也很潮濕,晚上也休息不好,這容易導致軍人疲勞困頓,加上經常淋雨,容易得病。這麼多軍人集中在一起,疾病容易傳染,估計很有可能是夏季流感流行,在那種缺醫少藥且疲勞的情況下,流感顯得很致命。

在夏季的渤海或黃海區域,平常應該是風平浪靜的,此時的大風,只能是來自西北太平洋的颱風或強熱帶風暴,到渤海雖然已經不是颱風了,但是風力依然很強大,這依然對隋軍的水軍具有很大的毀滅性。這種不幸產生的機率是不小的,畢竟隋軍的水軍會長期待在海上,時間一長,比如幾個月的夏秋季節時間,遇到這種強風的幾率就大了,在水軍的長時間行動過程中,只要遇到一次這樣的強風,就基本可以摧毀這些水軍了。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最主要的颱風發源地,這裡每年的夏季與秋季的半年時間內平均要產生10個左右的颱風,以及若干不同強度的熱帶風暴。這些颱風或熱帶風暴產生以後,總是向西、向北移動,來到東亞或東南亞的沿海區域,主要是在東亞地區登陸,比如主要在台灣、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登陸,這導致附近的海域在夏季是非常危險的,對於古代的船隻來說,遇到颱風就是不歸之路,可見,颱風現象嚴重阻礙了東亞地區的海上交通發展。由於東亞地區海上交通規模很小,這不利於東亞船隻的進化,導致東亞船隻在古代社會的前期或中期,不太發達,抗禦風暴的能力較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這導致東亞的海上交通嚴重落後於地中海區域、北大西洋的海上交通。這其實也是開鑿大運河,而難以利用近海航運條件的原因。

這種對於古人非常可怕的颱風也導致東南沿海地區的肥沃土地,被開發的較晚。過幾年來一次的颱風或熱帶風暴,對東南沿海人口是巨大威脅,對沿海的漁業發展也是巨大威脅。後來隨著生產力的前進,東南沿海地區才逐漸被充分開發,漁業才逐漸被充分利用。東南沿海地區真正成為好地方,這才是具有天氣預報以後的事情。古人夏秋季節時刻在擔憂著這種來自海洋的強風,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強風是居住在沿海地區最可怕的事情。

冬春季節東亞的沿海地區海域會有來自陸地的寒潮風,這種風的風力雖然沒有颱風大,但是已經對海洋上的古代船隻構成致命威脅了。這種寒潮風,冬春季節每年大約也會有10來次,這種寒潮風進入北方海域的機會比較大,這也是阻礙東亞海上交通發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幾乎是一年四季,在東亞海域,都有遇到強風的機會,這是阻礙東亞海上交通發展的主要客觀原因。

第二次征伐高句麗。

為了征伐高句麗,隋煬帝做出了極大努力,規劃修建通往海河的運河,為征伐高句麗奠定物質基礎,這是真正的大手筆,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才能做得出來。608年,發河北諸郡民男女百餘萬人開通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南至黃河,北接衛河直達涿州(天津市),完成運河北段。涿州便成為東征高句麗的人員與物資的集中地,涿州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漢族核心區域的北端,是距離高句麗(遼東等地區)較近的地方,成為征伐高句麗的後方。運河的開通,意味著征伐高句麗的難度大為下降,消滅高句麗應該不成問題。

隋煬帝募集的軍隊被集中在運河可以通達的海河下游區域。據說一共動員了大約113萬的作戰部隊,負責後勤和運輸的人員還要遠高於這個數字。軍人與後勤或運輸人員估計在300萬附近,運河的開通為這種超大規模的人員匯集帶來可能性或便利。612年,隋軍開始從海河下游區域出發。由於人數巨大,全部軍隊用了40天才出發完畢,行進的軍隊排成的隊伍綿延400千米。

高句麗嬰陽王將軍隊撤到遼河一帶。那年的遼河水比往常提前好久就開始解凍了,當隋煬帝到達的時候,遼河水已全部融化。隋煬帝下令在遼河上修建了3座橋樑。隋煬帝所修的橋還沒修到對岸,高句麗就對隋發動了進攻,並有效地擊退了隋煬帝的第一次進攻。隋煬帝最終將橋修好,隋軍過橋包圍了遼東城。

開戰前,隋煬帝下令隋將不得擅自做出任何有關作戰決定,必須先向他報告後再聽從命令。這使得隋軍在戰場上很被動(這似乎與昆陽大捷的王莽軍隊類似,王莽軍隊的類似規定是劉秀軍隊勝利的根本原因)。隋將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先派人馳報遠在後方的隋煬帝,這就延誤了戰機,這是隋煬帝犯的最大錯誤。就這樣5個月過去了,隋煬帝沒拿下遼東城。看到有些內容說,高句麗守城軍隊利用隋軍的這個弱點,幾次詐降,均獲成功。待到隋軍攻城軍隊獲得大進展的時候,或遼東城將要被攻破時,守城軍隊就詐降,此時隋軍就停止攻城,把情況報告隋煬帝,讓隋煬帝做決策,高句麗守城軍隊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修復損壞的城牆等防禦設施,這是遼東城難以被隋軍攻破的主要原因。

隋煬帝改變策略,在同高句麗在遼東周旋的同時,派海陸軍攻打高句麗的首都平壤,計劃30多萬陸軍和20萬海軍參與攻打平壤。這50多萬人的軍隊,也是罕見型的大規模軍隊,雖然高句麗很強大,正常情況下,僅用這批軍隊消滅高句麗就應該不成問題。

先是出現了一個問題,隋的海軍先於陸軍到達了大同江,也就是說,這50多萬人的軍隊被分散了,且是較小規模的一部分軍隊先露面了,這確實是隋軍的重大失誤,這次失誤被高句麗很好的利用了起來。高句麗發現隋的陸軍沒有到達,及時充分的利用隋軍的這次破綻。按照正常情況,高句麗應該集中兵力迅速攻擊這部分先到達的隋朝海軍,可能是高句麗難以集中足夠的軍事力量攻擊這20萬人的海軍。在高句麗不能集中軍隊攻擊這部分海軍的情況下,高句麗就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分散這部分海軍,然後尋找殲滅機會。

高句麗的嬰陽王採取了完美的誘敵深入策略,先是示弱,派出了一小批軍隊與入侵的隋軍交戰,簡短的交鋒後,高句麗的軍隊假裝被擊敗並向城裡撤退。隋朝海軍將領以為高句麗軍隊並不強大,帶領10萬人的軍隊開始攻平壤。隋軍主動分散力量,又一個重大失誤。為什麼不孤注一擲,帶領全部水軍(20萬人)進攻平壤呢?

當隋軍來到平壤的外圍城堡時,發現大門敞開,牆上也無人把守。進入城堡後,發現地上放著錢財和武器。為了謹慎起見,隋軍將領下令暫不分散軍隊收集高句麗軍營的物資。當隋朝軍隊來到一個寺廟後,遭到了高句麗的伏擊。不過高句麗的軍隊並沒有取勝,然後就撤逃了。這次隋朝軍隊將領真的以為高句麗不行了,於是開始收集外圍城堡各種物資。這是多麼完美的示弱啊!風險很大啊!如果隋軍不繼續犯錯誤,平壤就這樣的輕易丟失了。可見,這更可能是被迫的,僅僅這10萬軍隊,高句麗也難以應付。因為高句麗的大部分軍事力量都集結到原來的戰爭前線(遼東城附近)或狙擊深入敵後的隋陸軍。

正當隋軍分散尋找物資之時,一支由幾千人組成的高句麗先遣部隊對隋朝軍隊進行了伏擊。事實很有可能是,高句麗在平壤附近的軍隊,也就是這麼多了,也就不足一萬人了,高句麗的軍隊幾乎全部上原來的前線了,在遼東地區。隋煬帝應該從一開始就兵分兩路,一路正面攻擊高句麗,一路從後面攻擊平壤。估計,高句麗的問題就會較快解決了。上百萬軍隊,集中在一個地方,大部分軍隊無事干,白白浪費著自己的力量,這確實是重大失誤。隋煬帝後來的亡羊補牢的兵分兩路策略,在正常情況下,效果應該是不錯的,解決高句麗問題,不會困難。

10萬人的隋軍,完全分散的在平壤的廣大地區四處尋找物資,這是這支軍隊的最致命的失誤,這是一次更為徹底的軍隊分散。有可能是三五一群,幾十人一群,上千人一群的情況就很少。這些分散的軍人,只攜帶著最基本的武器,部分軍人甚至沒有攜帶武器。軍隊如此混亂,如此分散,遇到幾千人規模的一支裝備齊全,保持陣勢的高句麗軍隊,只能陷入被屠殺的命運。隋軍不知所措,難以集聚,開始向海邊撤退,據說10萬隋軍僅有幾千人成功退出。這是海軍,估計沒有戰馬,這導致隋軍信息傳遞不便,這應該是隋軍沒能集結起來,高句麗幾千人的軍隊取得輝煌戰果的原因之一。第一次單獨行動失敗後,其將領決定等陸軍到達後再圍攻平壤。

隋煬帝派出的陸軍在路上也出了問題。在國內行軍,隋軍後勤很有保障。進入高句麗境內,隋軍後勤供應就會遭到高句麗軍隊的伏擊。後勤部隊遭受伏擊,是長距離深入敵方遇到的基本問題,這也是一般難以採取長距離深入敵方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隋煬帝下令每個士兵都要自己攜帶食物。這加重了士兵的負擔,許多士兵為了減負,扔下所帶的食物。等隋軍到達鴨綠江後,物資已嚴重缺乏。隋煬帝在這個事情上的決策明顯失誤,這些深入敵後的軍隊應該編入大量後勤人員或車馬,專門負責物資運輸。或者用海軍運輸物資,隨時供給深入敵後的大規模軍隊。或者完全不需要從陸路進入敵人後方,完全走海路進入敵後,海軍運輸陸軍進入敵後。

在鴨綠江和平壤之間有一條青川江,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下令在清川江的上游修築堤壩蓄水。當隋朝軍隊到達清川江時,江水很淺。於是隋朝軍隊便涉水過江。正當隋朝軍隊過江之時,乙支文德下令開閘放水。數千隋軍被淹死。乙支文德隨後率領高句麗軍隊向隋軍發動猛烈進攻。據說隋煬帝派出的30多萬陸軍僅有2700人返回。這是由於人生地不熟帶來的悲劇,幾千人被淹死,應該不至於影響30萬隋軍的戰鬥力,最主要的危害是,這30萬隋軍被河水截成兩部分,導致力量分散。就是兩邊各有十幾萬隋軍,其戰鬥力應該也是很強大的,估計問題出在吃飯方面上,隋軍此時已經處於飢餓狀態,這會嚴重降低戰鬥力,這是導致被河水分成兩截的隋軍被殲滅的主要原因。估計問題還出在陣勢大亂方面,古代軍隊打仗,陣勢非常重要,陣勢一旦混亂,軍事力量會大幅度下降,容易因此而潰敗或被殲。

陣勢就是有組織的軍人配置,主要包括軍隊隊形以及各兵種的恰當分布或配合,以及恰當的軍人分布密度。軍人分布密度過大或過小,都會明顯影響戰鬥力。有弩兵、有盾兵,弩兵要與盾兵緊密配合,才能讓攻擊能力與防禦能力達到較佳配合。陣勢還包括軍隊基層組織的不混亂,軍人附近的軍人應該是自己熟悉的隊友,這樣才能讓大家平常的訓練發揮較好效果,如果軍隊的基層組織混亂了,大家就難以進行較佳配合了,這會明顯影響戰鬥力。高句麗放水淹死幾千隋軍的效果之一是,打亂了隋軍的陣勢,此時高句麗軍隊突襲陣勢混亂的隋軍,戰果當然會明顯有利於高句麗軍隊。此時隋軍並不是背水一戰,背水一戰只適合有陣勢的軍隊,這樣才會出現背水一戰的良好效果。

從第二次隋與高句麗的戰爭可以看出高句麗軍隊採取完全正確的決策,進行了完美的抵抗行動。而隋軍卻有一系列嚴重錯誤,運氣總是在高句麗方面,這是隋軍沒有取勝的原因。隋朝出動極大規模的軍隊攻擊高句麗,從軍隊多多益善的戰略角度看,是正確的。但是,古代信息傳遞或交通不便,軍隊規模一大,就難以駕馭了。按照隋煬帝的軍事才能,隋煬帝沒有能力駕馭這上百萬人的軍隊,隋煬帝可以御駕監督,但是應該放權,讓有能力的將領全面負責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要儘量少干涉這次戰爭。悲劇的是,隋煬帝過度干涉或領導了這次戰爭,戰爭目標過多,比如,還設想以德服人的策略,這導致了隋軍的慘敗。

第二次隋與高句麗的戰爭對隋朝影響巨大,一次近30萬人,一次10萬人的成建制的軍隊損失,加上攻城的死亡軍人,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隊被殲滅,這對隋人的震撼是極大的。這極大的降低了隋煬帝的威信,導致隋朝失去民心。軍隊成建制的被殲滅,會導致將領的大量死亡,加上隋煬帝繼續發動與高句麗的戰爭,這讓各級軍隊將領很恐懼,與其在高句麗死亡,不如鋌而走險,自立為王。第二次隋與高句麗戰爭的隋軍的高死亡率,加上隨後發起的對高句麗後續戰爭,促使隋朝健康男性很絕望、很恐懼,產生了是在高句麗死亡,還是在自己家鄉死亡的對比,遇到災害,這些健康男性鋌而走險已成必然。終於,第二次隋與高句麗的戰爭失敗,與後繼的與高句麗的戰爭繼續,共同釀造了國民思想領域的亂世大環境,促使國民產生一種亂世情節,加上必然產生的天災,漢族區域的又一次亂世到來了。

第三次征伐高句麗。

613年,隋煬帝再次親征高句麗,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在國內謀反,隋煬帝擔心兩面受敵,被迫撤退回國鎮壓楊玄感的叛亂。

第四次征伐高句麗。在平息了楊玄感的叛亂後,隋煬帝於614年又攻高句麗。雖然隋煬帝衝破了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但由於高句麗的持續伏擊和對隋軍供給線的切斷,隋煬帝始終不能拿下遼河。嬰陽王將在楊玄感造反後逃到高句麗的斛斯政遣返給隋煬帝,隋煬帝接受了嬰陽王的請降並撤軍。

第三次戰爭隋朝沒有多大損失,第四次戰爭,隋煬帝已經調集不了多少軍隊了,只有不太多的軍隊前往高句麗參與戰爭,損失不大,效果甚至比第二次戰爭還要好。

高句麗應該算是農耕人口,客觀上對漢族區域的威脅不大,不值得與高句麗發生大規模戰爭。最佳策略是,加強與高句麗接觸區域的軍事力量,適當的進攻高句麗或防禦高句麗。隋朝大規模進攻高句麗的時候是高句麗政權形勢較好的時候,可能也是高句麗最為強大的時候。隋朝應該等待機會,待到高句麗發生問題的時候,比如,出現王權紛爭的時候,與南部的新羅發生戰爭的時候,隋朝都可以藉機進攻高句麗,效果會較好。當然,隋朝強硬的朝貢外交戰略是隋與高句麗發生大規模衝突的主要原因。隋朝是一個高度強大的朝代,不會像唐朝或漢朝那樣與周邊和親,也不會與周邊平等相處,隋朝要求政治名義上高人一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