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學攝影:相機的拍攝模式怎麼選?

tony說攝影 發佈 2020-02-05T04:25:46+00:00

相機大都配有常見的五種拍攝模式,相機自動控制的參數數量從多到少分別是全自動模式、程序自動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和手動曝光模式,每一種拍攝模式都有著不同的運用,選擇哪一種拍攝模式,具體還要看拍攝題材和每個人的拍攝習慣來選擇。

前面兩章學習了曝光三要素的知識,與之相關的就是相機的模式轉盤,不同的拍攝模式,其實就是曝光三要素控制過程中,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的參數數量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學習下相機的拍攝模式怎麼選擇。

相機大都配有常見的五種拍攝模式,相機自動控制的參數數量從多到少分別是全自動模式(AUTO)、程序自動模式(P檔)、光圈優先模式(Av/A)、快門優先模式(Tv/S)和手動曝光模式(M檔),每一種拍攝模式都有著不同的運用,選擇哪一種拍攝模式,具體還要看拍攝題材和每個人的拍攝習慣來選擇。

一、由相機控制曝光參數

1、全自動模式(AUTO)

全自動曝光模式,是由相機自動計算和控制曝光,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都有相機決定,拍攝者只需要按下快門拍攝照片即可,類似於手機拍攝那樣簡單,不需要有攝影功底,沒有技巧性。

適合初學者初期拍攝、也適合日常生活抓拍、旅遊記錄等方面,操作簡單,但很難控制拍攝效果,一般不建議攝影愛好者頻繁使用。

2、程序自動模式(P檔)

程序自動模式,我們常稱之為P檔,區別於全自動曝光模式,P檔可以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來控制拍攝畫面的亮暗,感光度可以設置為自動,也可以手動設置為固定值,比全自動模式會相對好用一些。

P檔在調整曝光補償時,曝光參數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增加曝光補償時,光圈會開大且快門速度會減慢;降低曝光補償時,光圈會縮小且快門速度會增加。所以,P檔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來控制拍攝畫面的亮暗,是相對操作簡單且好用的一種拍攝模式。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拍攝效果。

二、部分曝光參數由手動控制

實際上,曝光三要素中只有光圈和快門速度對拍攝效果有更多的影響,所以相機中有兩種分別可以手動控制光圈、快門速度的拍攝模式,屬於部分參數自動控制,部分參數手動控制的半自動模式。

1、光圈優先模式(Av/A)

光圈優先模式,是拍攝者根據景深需要,也就是需要背景模糊的簡潔畫面效果還是背景清晰記錄的效果,來手動設置光圈的大小,然後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根據測光結果自動調整,其中感光度一般設置為較低的數值。

也就是說,光圈優先模式,是人為控制光圈,將ISO設置為較低數值,而快門速度根據測光結果來自動調整。

所以,在拍攝人像、花草、靜物特寫等題材時,可以選擇光圈優先模式,將光圈開大以保證拍攝效果;而在拍攝風光照片、集體照等場景時,在光圈優先模式下,優先將光圈適當縮小來獲得足夠的景深範圍,讓畫面元素都清晰呈現在照片上。

因此,光圈優先模式主要看的是景深範圍,主要在於拍攝靜物。

2、快門優先模式(Tv/S)

快門優先模式,是根據拍攝對象的移動速度來選擇的,是人為控制快門速度,ISO可自動或手動,光圈由相機根據測光結果自動調整。

當我們想要拍攝水流霧化、車流軌跡、星軌、光繪等慢門題材時,就需要優先將快門速度確定,然後讓光圈自動即可拍攝,操作更為簡單。

當我們想要抓拍清楚移動中的拍攝主體時,比如水花四濺、運動員瞬間姿態神情等場景時,就需要優先將快門速度提高,讓光圈自動即可。

所以,快門優先模式主要看的是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主要在於拍攝運動題材。

三、曝光參數都由拍攝者控制

手動曝光模式(M檔)

手動曝光模式,是拍攝者根據拍攝場景來手動控制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其中感光度一般設為較低數值,所以主要還是在於調整光圈和快門速度,手動曝光模式需要拍攝者對於曝光三要素有較深的功底,具有一定的難度。

理論上手動曝光可以拍攝任何題材,只不過在很多拍攝題材上,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更加方便,所以很多人或者攝影老手常用這兩種模式。

當然,手動曝光需要更好的攝影功底來支撐,但並非手動曝光就是必然的高技巧操作,主要還是在於每個拍攝者的習慣來進行選擇拍攝模式。

希望本文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期待攝友們能分享更多經驗技巧,歡迎留言討論、分享和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