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脊樑,後人卻誣衊他為了名節餓死女兒,是正直還是禽獸?

圍爐談史 發佈 2019-12-15T12:36:07+00:00

海瑞這個人很簡單,但也複雜。說他簡單是因為他性格純正,沒有那麼多城府和心計,這種人坦蕩磊落,甚至還有一點心性上的幼稚,海瑞活的簡單,因此沒有尋常人的焦慮和小心翼翼。人家為了前途,在朝廷上都是謹言慎行,八面玲瓏。


海瑞這個人很簡單,但也複雜。說他簡單是因為他性格純正,沒有那麼多城府和心計,這種人坦蕩磊落,甚至還有一點心性上的幼稚,海瑞活的簡單,因此沒有尋常人的焦慮和小心翼翼。人家為了前途,在朝廷上都是謹言慎行,八面玲瓏。

海瑞這人活得多通透,看那位沉迷於煉丹升仙的皇位不爽,二話不說就上了一道《治安疏》痛罵皇帝,這是一種膽識,也是一種氣節。說他是大明朝的脊樑一點也不為過,不過這個脊樑有點不好當,容易被人戳著脊椎骨議論。

即便海瑞是民間老百姓心中的超級偶像,但在朝廷里他是一個極為卑微的存在。說句不好聽的,那些八面玲瓏,話不漏風的官僚們就像看著一個跳樑小丑似的看待海瑞,這簡直是一個神經病,沒有誰像他這樣做人的,簡直油鹽不進。

這是海瑞的複雜之處,這人活得太純粹了,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他也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據說臨終前,兵部按照慣例送來給官員置辦喪失的禮金,因多算了七錢銀子,這大概還是兵部懶得撥個整數,海瑞得知後要求家人將多出的錢退回去。

這種不近人情的作風,他既不要自己欠對方人情,也要人家欠他人情,凡事講究的就是一個一門兩清,誰也不欠誰的。海瑞這人把什麼事的界線都拎的清清楚楚,他和世俗是有距離感的,這種距離感不是為了保持什麼新鮮或者美感。

純粹就是潔身自好,愛惜自己一身的潔白羽毛。海瑞簡直不是人,而是一個神,因為只有神才不食煙火,不染世俗的風塵。作為一個俗人,誰身上沒有一點俗氣,惡臭氣、銅臭氣,偏偏海瑞這個傢伙身上沒有,像他這樣活實在未免太累,太無趣了。

也就不難怪有好事者要杜撰出一個「海瑞殺女」的故事來編排海瑞了,但究竟是在推崇海瑞還是在批判海瑞呢?這個還真有點不好說,這事還挺矛盾和複雜的。

海忠介有五歲女,方啖餌,忠介問餌從誰與?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豈容漫受僮餌?非吾女也,能即餓死,方稱吾女。女即涕泣不飲啖。家人百計進食,卒拒之,七日而死——《見只編》

按照海瑞那種剛直的性格,這事並非沒有可能發生。但由於正史都沒有記載,所以也只當它是野史傳聞。海瑞在世的時候就是一個名人,一個敢罵皇帝的人,在古代那種環境想不出名都難,倘若海瑞真的殺女,那這件事理所應當該讓輿論譁然。

無需我們幾百年後在這裡揣測,想必在那個年代也是一件社會性的大新聞,該是廣泛傳播。畢竟一個能罵皇帝說: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凈而無財用也。這事以及這頗具段子氣質的口吻即便在今天也是一件極具社會傳播性的談資。

海瑞殺女究竟是真是假,史書是否為了照顧他「盡孝似禽獸」的名聲故意隱去了這件事,如今來看一點也不重要了。不過這事還是值得讓人思考,做人到底是要做海瑞,還是要做魏忠賢,這還真不好回答,但估計很多讀者心裏面都有一把標尺。

最好的狀態當然是心裡供著一個海瑞,卻帶著一張魏忠賢的臉待人接物,不過話是這麼說,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畢竟很多人想要給自己心裡設條底線,但是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不知不覺中這條底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淡化了,不見了。

年輕時告誡自己要做海瑞,長大卻成了魏忠賢。這是現實給人的當頭一棒,電影《私人訂製》中有一句台詞說的挺好:

以為坐到這個位置上,就自然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曾經厭惡反感的官話,說的越來越真誠,阿諛奉承的話,聽的越來越順耳。

這句台詞確實富有一定的生活道理,表現了生活存在的矛盾。正因為這樣,所以才說海瑞是一個神,說他簡單,是因為這種人活的單純,活的理想,說他複雜是因為用世俗的眼光去打量他,他身上有那麼一些不切實際的因素。

換句話說,做一個魏忠賢很容易,但要做一個海瑞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以為做魏忠賢是最難的,其實每個人都擅長做魏忠賢,說一兩句違心的話,做那麼一兩件違心的事,臉紅一陣子自然就習慣適應了。

但是要做一個海瑞,就不是臉紅一陣子那麼簡單的事情,沒有強硬的價值觀作為支撐,人很容易在紛擾複雜的紅塵里迷失自己。實質上絕大多數人對海瑞的評價都是帶有一絲蔑視的,這種蔑視感來源於海瑞完全不通人情世俗的作風。

因此說他不會做人,完全不通世俗人情,可實際上只要動動腦子想想。海瑞這種人才活的純粹,活得洒脫,活得自由,活的有一種使命感,人家不高興就罵你一頓,管你是權貴還是皇帝,我壓根就不怕你,我也不怕有什麼損失。

這是大智若愚,在外人看來海瑞活得有那麼一絲傻氣,何必呢?何苦呢?這是世俗的價值觀,但海瑞偏偏就不按照人的方式活著,我就得為自己心中的那麼一絲純潔和神聖而活著,我也不在乎世人怎麼評價,「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字面意思好像是說即便敵人有成千上萬,我也不怕,照樣為了理想迎難而上。迎著敵人的刀槍前進很容易,人稍微有點勇氣就成。可如果要求一個人與千萬人背道而馳,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乍一看不管是面對敵人,還是背對敵人都是一種崇高,面對敵人需要勇氣,背對世人則需要獨自面對孤獨了。

可現實恰恰是,人們並不害怕面對敵人,因為他知道身後有無數的人和自己一起衝鋒;可朝著世人背道而馳,這就考驗一個人是不是敢說「天下皆醉我獨醒」了,按照規律,絕大部分人都是不敢的。所以說這是瘋子和神經病難得可貴之處。

如此一看,海瑞是個禽獸,是個神,但卻不像一個人了。還是那句話,情懷是陽春白雪,生活是下里巴人,究竟是讓自己一地雞毛的生活去為情懷買單,還是把情懷出賣讓生活變得體面一些,這就是各自的選擇了。

只是記住,別後悔,畢竟到最後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當然了,如果有人帶著一顆海瑞的心,卻還能活成魏忠賢的樣子,也算是成功了。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