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君子愛財 要取之有道

悟禪心語 發佈 2020-04-27T14:52:07+00:00

胡雪岩語錄:拿了會燙手的錢,即使再多也不能沾,否則會自取滅亡。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就是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所以,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


胡雪岩語錄:拿了會燙手的錢,即使再多也不能沾,否則會自取滅亡。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就是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所以,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

2008年10月,法國拍賣公司佳士得宣布,將拍賣本屬於我國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銅像。這一消息傳出後,在我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我國近百人組成律師團向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追求索回。但佳士得公司不顧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於法國當地時間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舉行公開拍賣。


針對這一事件,我國前任外交部長李肇星說:「說得輕一點,這種拍賣不能給拍賣者的祖國的好傳統帶來任何光榮,結果可能是恰恰相反。的確,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但是任何和文化有關的人是有祖國的。不管你是哪國人、你幹什麼事情,應該想想不要使自己祖國的名聲受到傷害。就個人而言,幹這種事情恐怕對個人也不一定真正有好處。中國有句話,叫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把這樣的文物、搶奪來的文物拿來拍賣,不能算『有道』。」

法國佳士得公司通過拍賣本屬於中國的文物而獲取利益的做法並不屬於君子行為,因為它嚴重違背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這和今天很多股市上的那些希望一夜暴富的投資者差不多,常常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發一筆橫財上。

商人重利本無可厚非,因為每個商人去經商的目的就是想賺取錢財,作為商人的胡雪岩也不例外,他也把利看得很重,不管是他開錢莊還是做生絲生意,他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賺錢,但是胡雪岩賺錢走的卻是君子之道,那些蠅營狗苟之類的燙手錢,他是從來不會沾手的。

19世紀20年代,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為了扭轉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開始向中國輸入鴉片牟取暴利,因為鴉片在中國具有巨大的銷售市場。但是鴉片的輸入對中國卻影響極為嚴重,它導致了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影響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同時,由於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很多的人都在吸食鴉片,嚴重腐蝕了清朝的統治;此外,鴉片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這種種影響導致了道光皇帝下了一道禁菸令,派遣林則除去廣東虎門銷煙。從此規定,在中國銷售鴉片是犯法的行為。

但是很多的商人卻因為銷售鴉片有利可圖,為了牟取暴利,紛紛非法走私鴉片,導致清政府對鴉片屢禁不止,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而胡雪岩儘管富甲一方,又有官場、江湖勢力做自己的後盾,生意遍及各個商業領域,但他卻從來不做這種像販賣鴉片一樣觸犯法律的生意,因為這種錢他不能賺。正像他自己說的,「為身外之物冒被囚殺頭之險,無論如何也不划算。」

胡雪岩和英國軍火商哈德遜做軍火生意,購買一批洋槍,本來是談好了的,而浙江炮局的龔家父子卻從中橫插一槓,想要和胡雪岩搶這筆軍火生意,但是龔家父子採取的手段卻不是正當的,他們父子倆是通過走後門買通黃巡撫的三姨太才獲得了這批軍火合同。像龔家父子這種行為就不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行為,他們這樣做典型地損害了胡雪岩的利益,違背了生意場中公平競爭的原則,同時也踐踏了人自身應該遵循的基本的道德準則。商場交易是應該重視互利互惠的。所以,這種錢,胡雪岩也是絕對不賺的。胡雪岩做生意一向崇尚光明磊落,走的是陽光大道,從來不會為一己私利而損害他人。

在這件事上,胡雪岩和嵇鶴齡最後想出了一個盤馬彎弓,引而不發的辦法,由嵇鶴齡給黃巡撫上一道說帖,說英國商人來主動和他們聯繫,要賣給他們一筆槍械,和普魯士人給的款式一樣,只是價格低,每枝只要二十五兩,同仁們已經討論,認為價格合適,請撫台大人定奪。

黃巡撫本來是想從這筆軍火生意中賺一筆的,但是怕人彈劾,就此作罷。而龔家父子由於黃巡撫這個靠山不支持他了,他不得不找到胡雪岩,願意和他共同做這筆生意,胡雪岩當即表示願意合作,並在利潤上讓龔家父子一些。最後做成了這筆軍火生意,胡雪岩和龔家父子都賺了一筆。

也許有人會認為胡雪岩是個傻瓜,龔家父子這樣的採取不正當手段和他搶生意,當他們輸了的時候卻又想和他合作一起做這一筆生意,他居然也答應,把這種已經就快要到自己手裡的錢硬生生地分給龔家父子。但胡雪岩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筆生意里的一部分錢是不能拿的,只能給龔家父子。為什麼呢?龔家父子也想做軍火生意,和胡雪岩就是同行,如果胡雪岩獨吞了這筆生意,那麼他就會得罪同行,得罪了同行是生意場中最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是同行,以後碰到的機會多的是,如果得罪了他們,那麼,他們就會想方設法來陷害胡雪岩,到時候胡雪岩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提防了。所以,這種錢是不能拿的,那麼就和同行來一起分享這種利益吧。

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胡雪岩在其一生的經商生涯中,始終都恪守著這條準則,不敢越雷池半步。

一日一心得:

生意場上,經商雖以賺錢為目的,以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掏」到自己的腰包里來為結果。但還要講究「道」。對於生意人來講,商人圖利無可厚非,不過,賺錢要走正道,要光明正大地從別人口袋裡「掏」來銀子,並且要做讓別人心甘情願地讓你來「掏」。這也就是所謂的「生財之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