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動畫短片,不到 8 分鐘,沒有一句詞,卻讓很多父母淚目

桃李創天下 發佈 2020-02-26T07:16:27+00:00

不到8 分鐘的視頻,沒有一句台詞,卻讓無數父母悄然淚目。 導演說,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關於母性的故事,還是一個關於放手的故事。

在2019年2月25日舉行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禮頒獎典禮上,中國風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不到 8 分鐘的視頻,沒有一句台詞,卻讓無數父母悄然淚目。原來美食、家庭、親情都在一個小小的包子裡。 導演說,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關於母性的故事,還是一個關於放手的故事。

《包寶寶》

故事從一個移民加拿大的華人媽媽說起。

媽媽是個廚房好手,尤其擅長——做包子。只見她一撮,一揉,一卷,一蒸,一個香軟的包子就成了。


可惜,這份手藝,絕大多數時候,只是「孤芳自賞」。

他老公隨便抓起幾個包子塞在嘴裡,就去上班了。沒有鼓勵,也沒有交流。


但是故事卻在這時發生了反轉。

這天,當媽媽依然想像往常一樣,面無表情地往嘴裡塞進最後一個包子時……

哇~哇~哇~包子突然叫出了聲!


被嚇一跳的媽媽,趕緊吐了出來。只見包子滾了兩圈,慢慢生長出雙腳雙手,變成了「人」的樣子。


常常一個人在家的媽媽,驚嚇過後,感到非常開心。


開始陪著小包子玩。


給他餵食。


帶他買菜逛街。


寶寶慢慢長大,身高也一直在變。


像所有親密關係一樣,當兩個人長時間地走得太近,一定有一方先感覺到窒息。

隨著包子的成長,它的自由意志開始覺醒。它發現,媽媽的過度保護,其實是一種束縛。

所以它想逃。但是越逃,媽媽追得越緊。


他想逃離媽媽身邊,想跟著其他小孩玩。


擔心的媽媽,把他追了回來。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開始出現爭執。包子把媽媽拒之門外。


媽媽做飯示好,得不到回應。


最後只能再次看著包子和同齡人離開家出去玩。


終於有一天,包子回家時,不是一個人。

與它同行的那個女人炫耀式地亮出了無名指上的戒指。


媽媽呆住了。

更可怕的是,包子要和女友離開這個家。

媽媽不知如何反對,只能用力阻止包子開門。


最後,爭不過的媽媽,流著淚,一口將包子吃掉。


簡直童年陰影的動畫片,這裡給出了一個美好結局。

夢醒的媽媽,和回家的孩子,進行了一次和解。


總的來講,這個動畫像是不少家庭的寫照。

如何建立健康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那麼,與孩子相處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怎麼做才是合適的呢?

有人說,一段健康且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有分寸、有距離感的,是親而不密、孝而不順,是看似隨意卻又彼此在意,是各自獨立而心在一起,是我理解你的不容易、你也成全我的自由任性。

1

不要只為孩子而活

要為自己而活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過:「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若是一個媽媽完全為了孩子而活,這樣既束縛了孩子,也失去了她自己。更糟的是,有些媽媽為了家庭勞心勞力,付出了全部心血,甚至拋棄了自己的夢想時,到頭來卻沒得到孩子的感恩,還有可能因為束縛孩子而被埋怨。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中,一個十歲的小孩,用稚嫩的字體這樣寫到:

我的媽媽不上班,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電視劇,一邊看還一邊罵,有時候也跟著哭。她什麼事也做不好,做的飯超級難吃,家裡亂七八糟的,到處不乾淨。

她明明什麼都做不好,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兒,還天天叫累,說都是為了我,快把她累死了。和我一起玩的同學,小青的媽媽會開車,她不會,小林的媽媽會陪著小林一起打桌球,她不會,小宇的媽媽會畫畫,瑤瑤的媽媽做的衣服可好看了。我都羨慕死了,可是她什麼都不會。

我覺得,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誰想成為孩子口中「沒用的中年婦女」呢?孩子的作文讓我們深思。

所以,越是當了媽媽的女人,越是要活出精彩的人生。去往心心念念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追求心中的夢想,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只有媽媽昂首闊步走在前面,鬥志昂揚地活出自己,才能成為孩子心中的榜樣,才能讓他安心跟在身後,努力向前看齊,成為更好的人!

2

愛是及早陪伴

也是適時放手

網上流傳這樣一段話:

"我欽佩一種父母,他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這註定是每個父母都需要學會接受的一場「小別離」,也註定是每個孩子都要直面的一次人生挑戰。

愛是及早陪伴,也是適時放手。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自己的人生。接受分別的過程勢必伴隨著巨大的失落和痛感,但唯有放手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

3

與孩子互相尊重

又彼此獨立

最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互相尊重、彼此獨立。最好的親子關係,也應該像龍應台在《目送》中寫的那樣: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孝而不順,是你給我恰到好處的愛、不費力的付出、得體的退出,而我回報你同等的感恩與尊重。

我們大多都是初次為人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會有摩擦和隔閡、會意見相左、會忘了替對方考慮、會有短暫的分離。

但這些都沒關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為了營造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斷改進、慢慢努力。

4

作為爸爸

要付出更多努力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在《包寶寶》中,父親這個角色只有三個鏡頭。


在家庭中,爸爸因為各種原因缺席了孩子的教育,只給媽媽和孩子留下一個抓不住的背影。

只是,一個家庭想要幸福,想要孩子健康成長,爸爸這一角色就不能缺席。

因此,爸爸不妨這樣做:

多關心妻子,尊重、感謝妻子對家庭的付出。讓妻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她們會更有動力。

抽時間陪陪孩子。父親和母親在親子教育中,缺一不可。

跟妻子統一戰線。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一定要站在同一立場上。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編寫不易,你若喜歡,就去文章下方點讚轉發!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