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齊國是戰國七雄之一,為何山東簡稱卻是被楚吞併的魯?

照理讀史 發佈 2020-04-27T18:13:53+00:00

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十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有一個字的簡稱,什麼遼京津滬,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這個很好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大概是魯國,所以就簡稱魯了。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

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十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有一個字的簡稱,什麼遼京津滬,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這個很好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大概是魯國,所以就簡稱魯了。

但是長久以來也有很多朋友們,尤其是山東朋友說,其實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山東這塊地也屬於齊國,為什麼我們山東不能簡稱齊而要簡稱魯呢?

很多山東朋友們還說,我們山東從來就叫齊魯大地,你看齊還排在魯的前面,而且春秋戰國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齊國本身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封地。


而且後來那是大國,戰國七雄之一,到戰國末期的時候,跟秦國並稱東西兩地,是戰國時期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那叫齊不是顯得更有面嗎?

而魯國雖然歷史也很悠久,但是魯國在戰國七雄都沒排上,沒存在多少年就讓楚國給吞併了,簡稱魯似乎沒有簡稱齊前面大。

但是也有人說,雖然說魯國後期國力不行,但是魯國可是歷史悠久。第一,魯國是誰的封地?魯國是周公的封地,那是周天子的弟弟的封地,齊只是周天子臣下的封地。按地位上來講,魯國更貼近於周天子,屬於政治地位強的封國。

而且不要忘了,魯國誕生了一位大思想家——孔子,儒家對中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不單是我們中國,今天整個東亞實際上都被稱之為儒家文化圈的。


所以既然孔子是魯國人,那麼是不是我們山東簡稱魯更顯得有文化傳統?也有人說是這樣,這可能是當年的一個巧合。

清末民初的時候開始有電報了,有電報之後那是惜字如金的,一個字多少錢,因此清廷告訴各個省,每個省搞一個簡稱,這樣的話我們省點事。

當時直隸就是今天河北省說那我簡稱冀得了,因為冀和齊的音有點像,所以有人就建議說,那山東就不要簡稱齊了,還是簡稱魯比較好,不然容易在發電報的時候,電報員聽差這不就麻煩了嗎?

但是實際上也有人說,讀音問題不是大事,那還有吉林省的吉那和冀不是更相似嗎?人家也沒有改自己的簡稱,所以山東要簡稱魯而不簡稱齊,似乎跟讀音沒有大的關係。


山東真正簡稱定為魯是建國之後的事,建國之前咱們知道,我們黨有各種各樣的根據地,什麼豫皖蘇晉冀魯豫,那個時候我們對於山東就用了魯。

所以可能因為有這樣一個原因在,我們對山東就沿用了魯的稱呼,因為這個畢竟大家用了這麼多年很熟悉了。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人說戰國七雄這7個國家,在戰國後期說實話,打仗打的有點太慘烈了,各個地方的人都有了很多很傷痛的記憶。


因此我們在確定這個各省簡稱的時候,幾乎就沒有用戰國這些國家的名字,比如說河北那也是燕趙之地,我們也沒有用燕也沒有用趙,那麼所以山東我們就沒有用齊而用了魯。

當然原因一定也還是很多的,那麼今天您覺得山東是簡稱齊好聽呢?還是簡稱魯好聽呢?

原作者:李承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