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自己看重的軍事人才,為何會被諸葛亮冷藏,不得重用?

一斗書生說歷史 發佈 2019-12-15T18:55:45+00:00

《出師表》中,向寵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他是唯一被諸葛亮用完整一句話描述的人,「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出師表》中,向寵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他是唯一被諸葛亮用完整一句話描述的人,「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出師表》寫在227年,向寵死在240年,在長達13年的時間裡,向寵並沒有得到重用。諸葛亮後四次北伐,都沒有帶向寵出征的記載,諸葛亮臨終也沒有給向寵安排什麼重要的位置。

寫《出師表》的時候,向寵的職務是中領軍(類似於禁軍首領),後來也沒見提升。向寵最終死於一次鎮壓小規模蠻夷叛亂的戰鬥中,這樣的戰鬥其實也是非常邊緣化的任務。

一度被捧上天的向寵,後來為何不得重用?說起來,向寵的「由熱轉冷」和馬謖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三國志向朗傳》記載,馬謖失街亭後,曾經逃亡,當時擔任丞相長史的向朗和馬謖交好,向朗對馬謖逃亡知情不報,惹怒了諸葛亮。諸葛亮罷免了向朗的官職。

向朗何其人也?向寵的伯父也(「朗兄子寵」)。

諸葛亮是極其謹慎的人,他既然認定向朗有知情不報的大錯,也許就連帶對向朗侄子向寵的使用也增添了戒心。《三國志向朗傳》記載,在諸葛亮生前,向朗只被安排擔任光祿勛這樣的閒職,直到諸葛亮死後,向朗才被升遷為左將軍,「追論舊功,封顯明亭侯」。

向寵應該說是有些軍事才能的。在夷陵之戰中嶄露頭角,大潰退中,保持自己的部隊完整不受損,因此進入劉備的視野。《出師表》中諸葛亮對向寵的褒獎,也不會全是虛言。但是因為受到伯父向朗的牽連,向寵始終得不到統帥大軍的機會,最終窩囊地死於一次小規模的蠻夷叛亂。實在是高開低走,可惜了!

歡迎購買本人專欄《三國職場處世寶典》,洞悉三國智者如果解決職場難題。


關鍵字: